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同步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下列山脉中,与其他三座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3.在图2.1-8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4.下列山脉不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天山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西北一东南走向
6.下列省区中跨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是( )
A.吉林 B.云南 C.内蒙古 D.山西
7.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 )
A.高山、高原、盆地 B.丘陵、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盆地 D.盆地、高原。平原
8.我国平原总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
A.1/10左右 B.1/20左右
C.1/5左右 D.1/3左右
9.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分界线上,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山是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B.天山是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C.巫山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D.大兴安岭是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分界线
11.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义是阶梯界线的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祁连山 D.巫山
12.下列山脉是省区界线的是( )
A.祁连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秦岭
13.下列山脉,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
A.昆仑山 B.太行山 C.武夷山 D.横断山
14.下列山脉不属于西北一东南走向的是( )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小兴安岭 D.阴山
15.既是我国地形区分界线,又位于两省之间的山脉是( )
A.天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武夷山
1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又是省区界线的是( )
A.秦岭 B.大兴安岭 C.武夷山 D.太行山
17.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的山脉是( )
A.阴山 B.大兴安岭 C.长白山 D.祁连山
18.下列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
A.横断山 B.大兴安岭 C.巫山 D.南岭
19.我国最雄伟高大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 B.大兴安岭
C.天山 D.昆仑山
20.下列省级行政单位属于秦岭分布的是( )
二、连线题
1.将我国地势、地形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连线:
A.山区多,平原少 ①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B.地形多种多样 ②耕地资源不足
C.地势西高东低 ③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D.阶梯状分布 ④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2.将盆地与其相对应的特征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A.塔里木盆地 ①纬度最高 a.新疆北部
B.准噶尔盆地 ②海拔最高 b.新疆南部
C.柴达木盆地 ③面积最大 c.青海北部
D.四川盆地 ④人口最多 d.四川东部和重庆
三、读图分析题
1.读图2.1一10,回答:
(1)若B处为太行山,则A为 高原,地面特点为 ,为 平原。
(2)若B处为大兴安岭,则A处为 高原,地表特征是 ,C处为
平原。
2.读图 2.1-11“我国沿北纬 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表中相应处。
数字
①
②
③
④
⑤
地理事物名称
?
?
?
?
?
(3)由图可知我国的地势具有 特点,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
3.读某高原观图(如图2.1-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该图是否正确:
(1)这是一幅 高原的景观图,这里的地表形态 、 ,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2)这里的民居形式应是 ,而图中的居民形式则是 ,在 高原上常常见到这种居民形式。故此图的 与 是不一致的。
?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D 5.C 6.C 7.A 8.A 9.B 10.C 11.B 12.A 13.C 14.D 15.C 16.D 17.B 18.D 19.A 20.B
二、1.A一② B一③ C一① D一④
2.A一③一b B一①一a C一②一c D一④-d
三、1.(1)黄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华北
(2)内蒙古 地面坦荡 东北
2.(1)略
(2)
数字
①
②
③
④
⑤
地理事
物名称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东海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人内陆形成丰富的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着巨大的水能。
3.(1)黄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土质疏松,植物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窑洞 蒙古包 内蒙古,景观 民居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主要考点】
1.掌握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
2.记住中国主要的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特点。
3.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有哪些。
【知识梳理】
1.我国西部地形多为 、 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 和 为主,地势总的特征是 高、 低,呈 状分布。
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___,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第三级阶梯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__________,包括______ 、 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南海的一部分。
6.我国的主要山脉多为 走向和 走向
7.我国的四大高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______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指______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的指_____ ___,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指_______ ___ 。
8.我国的四大盆地是___ 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
9.我国的三大平原是____ 、____ __、____ __,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______,
被称为黄淮海平原的是______ , 呈东西狭长的平原是_____ __。
10.我国的 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3,山区在发展 、 和 等方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 。但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11.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有____ 、 、_____ _ 。
【学习探究过程】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总体特征:
(2)三级阶梯的比较:
阶梯
平均海拔
地形种类及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界线
第二级阶梯
界线
第三级阶梯
(3)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种类及分布)
(1)山地
(2)高原
(3)平原
(4)丘陵
(5)盆地
山区面积广大
(1)分布
(2)山区的开发(优势与劣势)
(3)地质灾害
【挑战自我】
选择题
1、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是 ( )
A.高原、盆地和丘陵 B.高山、盆地和丘陵
C.高原、平原和盆地 D.高山、高原和盆地
2、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 )
A.南高北低 B.南低北高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山脉是 ( )
A.阿尔泰山 B.太行山 C.秦岭 D.昆仑山
4、我国最西面的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祁连山—横断山
C.台湾山脉 D.长白山—武夷山
5、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 )
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噶尔盆地
6、“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
7、第二级阶梯上,但没有绿洲分布的盆地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8、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
A.山脉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9、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是 (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10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
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平原面积约占20%
11、下列省区与所在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
A.广西——长江中下游平原 B.山西——黄土高原
C.新疆——东北平原 D.河南——东南丘陵
12、不属于山区的地形是 ( )
A.比较崎岖的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3、我国纬度最高的高原是 (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14.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 (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昆仑山 D.天山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省区名称:
K I N M
(2)图中四个省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有 ,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有 。
(3)图中山脉①②③,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分界线的有 ,属于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界线的有 。
(4)图中四个省区,地形以高原为主的有 ,以平原和丘陵低山为主的有 。
16.读图“沿东经89°经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山脉名称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
(3)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分别是:
A是 盆地,B是 盆地,C是 盆地,D是 高原。
(4)图中E是 洋边缘的 湾;在其北岸入海的著名河流是 河。
17.读图3,将图中字母和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空白处。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山脉名称:
A ,B , C ,D ,
E , F G ,H 。
(2)写出下列各山脉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A山脉北侧是 , 南侧是
E山脉东侧是 , 两侧是
F山脉东侧是 , 西侧是
G山脉东侧是 , 西侧是
18.“我国地势阶梯状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1)在图上标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名称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区名称:
① 高原 ② 高原 ③ 平原 ④ 海。
(3)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高 低,呈 状分布,这一方面有利于 上湿润的水汽深入内地,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 ,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东流入海,沟通了
交通,方便了沿海和 的经济联系,同时河流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梯形成了巨大的水流落差,使我国许多大河蕴藏有丰富的 资源。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势和地形》教案
课题:第二节《地势和地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能够在图上标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3、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4.让学生知道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和特点
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抽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的方法。
2.加强学生对地形特征及其意义、影响的理解能力
3.掌握通过列表记忆地理事的方法
4.建立辨证分析地理事物利弊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念,正确理解地理现象的利弊优劣和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点,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名称
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教学难点: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因素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读图画图、活动讨论
教学用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图片引入:幻灯片投影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讲授新课:板书: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先回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以一幅地形图为例让学生回答绿色、黄色、棕色、白色、蓝色各代表什么?
打开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海拔高度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部高东部低。板书:1、总趋势:西部高东部低
再让学生观察我国地形剖面图,同学们会发现一方面,我们发现我国地形总趋势是自西向东降低;另一方面,我们还发现:这种降低的趋势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阶梯状下降,这也是我国地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板书:阶梯状下降
那么,我国地形的阶梯有哪几级?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 2.1、2.2看一看。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陆地上自西向东有三级阶梯。板书:2、三级阶梯特点及分界线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看看这几级阶梯都有哪些特点,找同学回答第一级阶梯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三级阶梯示意图总结第一级阶梯位置、海拔高度、分界线,同样对于二三阶梯也找同学从以上几方面回答,老师来用多媒体展示总结。(教师边操作鼠标,边点击每一级阶梯,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掌握,效果较好。)
练习:通过做三级阶梯海拔、分界线的一个练习巩固刚才讲过的内容,再找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来画出三级阶梯分界线的简单示意图及山脉名称,其他同学在自己课本23页上完成。
过渡: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水能、交通有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活动,首先把班上学生分成三组,每一组分别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①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②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③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之间交通往来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利弊分析)
学生讨论5分钟,板书: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
对交通的影响:
教师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 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沛的降水。
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将长江、黄河、上的主要水电站的位置和三级阶梯示意图复合在一起,来说明我们对这些水能资源的利用。)
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知道: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基本特征对气流气候、水文河流流向、交通等等都产生重要影响。让我们再想一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哪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可引导学生沿着上面各题的思路反向思维,根据时间把握展开程度)(参考答案:气流难以深入内陆,干旱面积扩大;河流自东向西流;交通不便,不利对外交流)
对第一部分内容做一个简单的练习进行总结回顾。
二、地形复杂多样
以上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再来认识我国地形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地形复杂多样(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
让学生回答地球表面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然后带领学生一块查看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地形类型,可以看出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板书:类型齐全)不仅都有,而且它们纵横交错、相互交织(板书:相互交织),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此外,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板书:内部差异)。
具体认识一下我国地形区:
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板书: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让学生结合课本25页阅读四大高原图片及文字,回答他们的位置及特征,学生每回答一个高原后老师就通过PPT展示该地形区位置特征及景观图片总结,给学生留下一个形象、直观的印象。
总结: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黄土高原位于第二阶梯中部,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姿。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内蒙古高原第二级阶梯北部,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平原:集中东部,这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板书: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了解故由老师来用多媒体展示加讲解它们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在群山环抱之间还有一些盆地,主要的是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板书: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在我国东部还分布着一些丘陵:如江南丘陵,山东丘陵,地形起伏和缓,也有不少人口生活在这里(板书:丘陵:江南丘陵、山东丘陵)
做练习对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转承下课:在五种地形中,我国分布最广的是山地,那么,山地在我国是怎样分布的?各种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哪些影响?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下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讨论。
对本节课内容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看第3题的(2),下节课我们再来讨论。
结束新课: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即让同学们放松一下一节课的劳累,又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情怀,同时对青藏高原有进一步的了解。
课件51张PPT。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主页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观察:地图中表示不同海拔高度的颜色是否有明显地域变化?根据颜色明显的区域变化,可以把中国地势大致分为几部分?思考: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中国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与阶梯间的界线这样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响?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多高原、盆地第三阶梯:平原、丘陵为主思考假设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情况又将何?主 页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这些地形区周围被那些山脉围绕? 观察http://v.ku6.com/show/BhtUdiprYirD5FWW.html(一) 山地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列:
中列:
南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西列:
中列:
东列: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3.南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横断山脉雪峰山3.南北走向的山脉: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5.孤形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祁连山、阿尔泰山喜马拉雅山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阿尔泰山横断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阿尔泰山珠穆朗玛峰新高 : 8844.43米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 我 国 山 地 分 布(二)四大高原
青 藏 高 原1.青藏高原:
我国第一大高原,世界最高大的高原,多雪山、冰川。
青 藏 高 原内蒙古高原2.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坦荡开阔,草原、荒漠。
内 蒙 古 高 原黄 土 高 原3.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最深、最广的地区,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黄 土 高 原喀斯特溶洞4.云贵高原:多山,有喀斯特地形。云贵高原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内蒙古高原
黄 土 高 原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三)四大盆地
周高山环绕,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四周山岭、高原环绕,
内部多低山、丘陵、西有成都平原阿尔泰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1.柴达木盆地:在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2.塔里木盆地:
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有我国最大的沙漠。3.准噶尔盆地: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有沙漠。4.四川盆地:
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盆地,内部多丘陵,西部有平原。(四)三大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海拔多在50M以下,地势平坦我国第三大平原,
东西呈狭长形,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面积最大较低平、完整地势最低、河湖众多三大平原特征:(五)广泛分布的丘陵1.大多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2.主要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等昆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东南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下表中: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有利不利地形复杂多样
多种经营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返 回五种地形的比重——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山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主 页地势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行,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返 回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我国
的大江大河大多自西向东奔流入海。阶梯间落差巨
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