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考生须知: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 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大约四五千年前,中国大陆上出现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早期文化。有一处文化遗存分布在 长江下游至钱塘江流域,其中的古城总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有着水利系统、宫殿、祭 坛以及鲜明的城乡体系。该文化遗存是
A.河姆渡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良渚文化 D.龙山文化
2.唐王朝为了发展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册封”是其处理民族 关系的重要方式。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中,曾被唐王朝册封的有
①骨力裴罗 ②大祚荣 ③松赞干布 ④耶律阿保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 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宋朝相应调整了土地政策,下列选项体现宋代土地政策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C.“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4.有学者写诗描写某运动,“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满清。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 恼对南京。”据此判断,该运动为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5. 公元前 8—前 6 世纪,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众多城邦国家的是 A.古印度人 B.亚述人 C.古希腊人 D.阿拉伯人
6.1 世纪,基督教产生与巴勒斯坦地区,下图对应巴勒斯坦地区的是
7.中世纪西欧的封臣效忠封君:“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 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 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最关键因素是
A.农奴 B.武器 C.爵位 D.封土
8.有一位历史人物,在他 12 岁时(1492 年)①到达了美洲;在他 17 岁时(1497 年)②率先在 北美的纽芬兰岛登陆,为英国插上了第一面海外殖民的旗帜……③(他自己)则让人类拥 抱了整个地球。横线上依次应填入
A.哥伦布——卡伯特——麦哲伦 B.迪亚士——卡蒂埃——巴伦支
C.哥伦布——卡伯特——塔斯曼 D.德雷克——哈得逊—麦哲伦
9.下列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西欧重商主义的盛行 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0.当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在侵略计划上踌躇不前时,英、法、美、苏的行动往往” 恰到好处”地将法西斯国家向战争方向“推着走”。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和平主义 B.反战运动 C.绥靖主义 D.孤立主义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 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
①诛异姓诸侯王,封同姓诸侯王 ②颁布推恩令
③设立五经博士 ④设立刺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据《宋书》记载,刘宋时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 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表明当时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方商业更加发达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3. 下图为《盛世滋生图》(局部)它再现的“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大定之治” D.“康乾盛世”
14.一位历史学家写到:“《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 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的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 他们不安。”对于该说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五口通商让清政府感到不安 B.政府开放了内河航行的权益
C.清政府缺乏国家平等的观念 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15.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
①《—千零一夜》 ②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 ③玛雅文字 ④《查士丁尼法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 表 1 为 16 世纪年均出口到黎凡特和里斯本的胡椒(单位:吨)这说明
(注:里斯本是大西洋贸易重要城市;黎凡特是中东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传统商路依然重要
C.奥斯曼帝国保护贸易 D.商业革命并未出现
17.人们在回顾文艺复兴时发现,彼特拉克、但丁等是基督徒;拉斐尔创作了一系列圣母形 象;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创作《哀悼基督》等雕塑作品。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 文主义者
A.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B.运用写实手法创作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主张延续古典文化
18.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 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中国热”的出现表明
A.中外交流开始触及文化领域 B.中国是启蒙思想的源头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深远 D.中国历史文化领先西方
19.下图漫画《下一个!》(1904 年)把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描绘成一只章鱼,章鱼的头 好似储油罐。章鱼的触须不仅仅指向工业设备延伸,还缠住了国会和白宫。画面最前方 描绘了企业家惨遭鱼肉的样子。它可用来说明
A.垄断组织的影响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西方民主的没落 D.跨国公司的蔓延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
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是因为它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 19 世纪未 20 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具有不平衡性,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领导者 是旧式统治阶级,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产生这 一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 B.社会阶级结构的差异
C.人民群众是否支持反帝斗争 D.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 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用“以工代战”形式参战并收回—些主权
B.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D.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23.“在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不通过资本主义或西方模式而走向现 代化的—条新道路”。“它”最有可能是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十月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埃及民族独立运动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国际秩序的变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召开雅尔塔会议 D.成立联合国
25.1943 年 11 月,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决定立刻对日作战的 基本策略。这三国指
①中国 ②苏联 ③美国 ④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第 26 小题 18 分,第 27 小题 17 分,共 35 分)。
26.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 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 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 1787 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 力分配。除了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 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 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 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 体构想(任举两例即可),并结合所学,概括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作用。(10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 1787 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问 题”而创建的制度和原则,并指出前一制度的运行模式。(8 分)
27.现代化是对科学和技术益处的信赖,更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具发展史比人类文明史还长,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所谓工业革命, 其实就是把散在的工具汇集成机器,并把它装备到现代工厂之中从事大生产的进程。机器是 工业革命的“王后”……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 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 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的工业企业 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 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 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 6 卷
——《剑桥中国晚清史 1800——1911 年(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现代工厂”开端的标志。写出与工业革命直接相关的 “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的发明。结合“图景”,概括指出这一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8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9 分)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D D A B C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C B B A C A D
题目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B B A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7分,共35分)。
26.(1)代表及构想:伏尔泰——君主立宪制(或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卢梭——直接民主制(或共和政体)。(每点2分,共4分)
作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足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6分)
(2)联邦制(2分)、三权分立原则。(2分)
联邦制的运行: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4分)
27.(1)标志: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厂; (2分)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2分)
影响:实现了生产力的大飞跃,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4分,其它言这有理也可)
(2)方式:注重科学试验;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分)
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成果更多、更重要;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各国工业革命进程格局特色,存在交叉进行的现象。(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