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1章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21章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1 17: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八年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本节内容很感兴趣,并且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过程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灵活地掌握并运用知识。21cnjy.com
三.重点难点
1.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2.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讲解法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看图片,学生读诗,教师设问,引入新课。
导语:春末夏初,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雌蛙和雄蛙都能鸣叫吗?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1教育网
活动(二):【目标呈现】
展示目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活动(三):【探究主题一】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1.播放视频:蛙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基本了解整个过程,并有一个感性认识。
2.阅读教材第21-23页,小组讨论:
(1)蛙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发育时期?
(2)在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呼吸器官怎样变化?
(3)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其四肢和尾如何变化?
(4)蛙的幼体是什么?成体是什么?
(5)活动结束后,为什么要将蛙全部放回大自然?
3.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
4.师生梳理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学生板书。
活动(四):【探究主题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PPT展示图片和变态发育的定义。
师生总结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介绍其他的两栖动物。
师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
活动(五):【随堂练习】
1.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
2.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是( )
A.外鳃→内鳃→肺 B.内鳃→外鳃→肺
C.肺→外鳃→内鳃 D.内鳃→肺→外鳃
3.蛙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受精卵 ②有内鳃的蝌蚪 ③有后肢的蝌蚪
④有前肢的蝌蚪 ⑤有外鳃的蝌蚪 ⑥幼蛙 ⑦成蛙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⑤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②④⑤⑥⑦ D.①④③②⑤⑥⑦
4.下列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蟾蜍 B.青蛙 C.龟 D.大鲵
5.每年春末夏初,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这是雄蛙在( )
A.唱歌 B.求偶 C.捕虫 D.呼吸
6.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蝌蚪 B.卵 C.幼蛙 D.受精卵
活动(六)【布置作业】评测练习
活动(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蛙的生殖和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二.两栖类的变态发育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六.教学反思
通过对两栖类生殖发育的学习,认真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自主探究,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21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