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 7 课
《种子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种子的传播》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7 课。本课的重点是:认识种子传播的方式,建立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本课与本单元第一课相呼应,整个单元从种子来到种子去,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完整认识。通过学习不同形态特点的果实或种子的传播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建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课共安排了四个活动:1.动物传播,观察苍耳和野葡萄的果实,发现其特点,推测出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动物传播;2.风力传播,观察蒲公英的果实,通过和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融合比较,推测蒲公英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风力传播;3.弹力传播,通过视频演示凤仙花传播种子的过程, 了解凤仙花果实的结构特点,了解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弹力传播;4.水力传播,通过观察椰子树果实的结构,认识椰子树用水流传播种子的过程。通过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蒲公英等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一些了解,但没有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进行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经历了凤仙花的种植和生长过程的观察,所以学生对凤仙花种子的传播比较熟知,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知道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包括动物传播、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和弹力传播。
能依据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
意识到植物的生存、种群的延续与环境息息相关,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
1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认识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课件、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频,提出问题:小米同学身上粘的是什么?为什么会粘在她身上?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苍耳的兴趣。
二、认识动物传播的方式
观察苍耳果实的特点。苍耳有钩刺,容易粘附在动物身上,果实里面有种子。
介绍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带钩刺的果实通过粘附在动物身上把种子带到远处, 掉落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的过程。
解答导入时的问题:原来苍耳粘在小米身上是为了把种子传播到远处。
小结: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
观察野葡萄和苹果果实的特点。
介绍野葡萄和苹果传播种子的方式。野葡萄和苹果用自己鲜艳的果实来吸引动物的注意,用美味鲜甜的果实引诱动物来吃,但是果实里的种子很坚硬,在体内不能被消化的,就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动物无意中就帮助了野葡萄和苹果传播种子。
小结:像苍耳和野葡萄这样利用动物把种子带到远处,以此来传播种子的方式,称为动物传播。
完成探究记录表。
三、认识风力传播的方式
小米遇到了新问题:蒲公英为什么有绒毛呢?
观察蒲公英果实的特点。
蒲公英的果实成熟以后,冠毛会张开,冠毛很轻,可以乘风飞行。
猜测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蒲公英的果实有绒毛状附属物,很轻,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飞翔,把种子传播到远方。
小结:像蒲公英这样传播种子的方式称为:风力传播。
拓展: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更多和蒲公英一样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植物。
完成探究记录表。
四、认识弹力传播的方式1.观察凤仙花果实的特点。
播放用手捏凤仙花果实视频,观察视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凤仙花果实的特点:很薄、很脆、易开裂。
2.揭示凤仙花传播种子的方式。
播放凤仙花传播种子的视频,揭示凤仙花是靠果实爆裂将种子弹射到远处的。3.介绍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油菜果实成熟后,干燥的果皮在阳光下烘烤,
常常会自动爆裂,果荚里的种子会被弹射到远处。
小结:像油菜和凤仙花这样,靠植物体自身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这样的传播方式称为弹力传播。
完成探究记录表。
五、认识水力传播的方式
小米的探究学习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妈妈提出新问题:刚才讨论的都是陆地上生活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那么生活在水边或水里的植物靠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呢?小米对椰子展开了探究。
观察椰子的特点。椰子表面有一层厚厚的纤维,能够浮在水面上,果皮泡水不容易腐烂,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揭示椰子树种子的传播方式。成熟的椰子从树上掉进海中,漂浮到陆地上, 种子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
小结:像椰子这样靠水流来传播种子的方法称为水力传播。
补充探究记录表。六、总结拓展
总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动物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
播、弹力传播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和果实的结构特点有关。
完成以下课后小任务:
课后继续探究你感兴趣的植物,完成探究记录表。
根据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做一个果实模型,模拟种子的传播。
附:探究记录表
种子的传播方式探究记录表
传播方式 结构特点 植物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