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 4 课
《茎和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茎和叶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叶外部形态不同。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能吸收阳光,制造养料维持植物生存。
叶能蒸腾水分,维持植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描述凤仙花叶在茎上分布的样子,发现其生长规律。
能够基于观察及已有认知推测茎与叶的功能。
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得出结论。科学态度目标
对茎与叶的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尊重事实,能依据事实调整自己的想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茎和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利用实验收集证据验证推测茎与叶的功能,认识到植物的茎和叶形态各种各样,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凤仙花、测量纸、小刀、塑料袋、不透明卡纸等。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同学们,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根能够吸收水分,还能起到固定植物的作用。在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茎会越长越高,叶也会越来越多。那茎和叶对植物的生长,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二、探索
(一)观察凤仙花的外部形态特征。
(
1
)
让学生说出可以从植株的高度,叶片的数量以及不同角度观察凤仙花,并画出叶在茎上的分布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推测茎和叶的作用。
(二)探究茎的运输作用。
让学生说说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
播放演示实验:把去掉根部的植物凤仙花放入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去除根部的凤仙花、芹菜、白色洋牡丹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
果
观察以上三组实验,得出茎能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结论。
引导学生要从植物的内部结果来探索茎的作用,出示解剖茎的实验视频,
探究植物的内部结构。
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并从植物内部结果总结茎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大榕树、长满果实的波罗蜜,得出茎还有支撑植物的作用。
总结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分以及支撑植物的作用。
(三)探索叶吸收阳光、蒸腾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茎上的叶子的分布情况,提问它平展、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学生猜想:
叶子有吸收阳光的作用,这样长可以更好地吸收阳光。
叶子会通过蒸腾作用,像人一样出汗,向外排出水分。
视频引导学生实验验证。
选择一片叶子,然后用不透明的纸将它遮住,让它无法接受阳光,几天后,观察叶子前后的变化。
选择另一片较大的叶子,套上一个干燥透明的塑料袋。6 个小时后, 观察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析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叶子变黄,而没有遮住的叶子颜色还是正常的绿色的,说明叶子确实有吸收阳光的作用。
塑料袋的内壁会有小水珠,说明叶子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教师总结叶子具有吸收阳光,制造养分,以及蒸腾水分的作用。
学生回答:叶交叉、平展生长为了让每一片叶子都能充分接受阳光。三、拓展延伸
(一)认识不同形态的叶。
展示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图片。
学生说说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介绍三种不同植物的叶子形态特点,以及相应的生长的环境特点。
小结: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形态多种多样,这主要跟它们的生长环境有关。
(二)认识不同形态的茎。
展示向日葵、牵牛花、爬山虎、、西瓜、马铃薯的图片。
学生说说向日葵、牵牛花、爬山虎、、西瓜、马铃薯的茎有什么不同。
教师介绍不同植物的茎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茎是多种多样的。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茎和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具有支撑植物,以及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叶能够吸收阳光、制造养分,还能蒸腾水分;
不同环境中,植物的茎和叶为适应环境会演化出不同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