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件(11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课件(11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8:15:41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何时有?我端着酒杯问苍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天上仙境里,今晚是哪一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丽的 仙宫高高在上,我经受不住寒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词人在开篇就提出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他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流露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在月下起舞,身影跟随舞动, 天上哪比得上这人间好。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挂在 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眠的我。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应该对人有怨恨吧?可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圆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词人的忧伤。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唉!人有悲欢离合的各种境遇, 月也有阴晴圆缺的变化, 这样的事情自古都是难以圆满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愿世上的亲友能平安健康, 纵然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表明人生不会完美无憾,要有豁达的胸襟去看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宽慰之语,抒发了词人对亲友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胸怀。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词默写。
(2)难写字:宫阙(què) 琼楼玉宇 绮(qǐ) 婵(chán)娟
(3)易错字:阙(√)→阕(×) 清(√)→轻(×)
何似(√)→何时(×) 绮(√)→倚(×)
何事(√)→何时(×) 长向(√)→常像(×)
缺(√)→阙(×) 婵(√)→禅/蝉(×)
理解性默写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词人对远方的亲朋好友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谢 谢(共6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5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 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的时间之短;“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广大,有力地表现出愁绪的突兀而浓厚;“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溪云突起,红日已落在寺阁之外, 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道出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描绘了暴雨来临的征兆,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后一句常用来比喻大事件、大变故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傍晚,飞乌落入杂草丛生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呜叫着。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 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诗人将过去的禁苑深宫与现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进行对比。王朝的兴替,世事的沧桑变化,将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汀(tīng) 芜(wú) 苑(yuàn) 渭(wèi)
(3)易错字:洲(√)→州(×) 苑(√)→宛(×)
夕(√)→昔(×) 渭(√)→谓(×)
理解性默写 (1)《咸阳城东楼》中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使人顿感苍凉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谢 谢(共8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58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玉盘珍羞直万钱。 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停杯投箸不能食, 我却停下酒杯、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拔剑四顾心茫然。 拔出宝剑四下环顾,心中茫然。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与“金”“清”“玉”“珍”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用盛宴衬托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强化了哀痛的程度。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欲渡黄河冰塞川, 想要渡过黄河,寒冰却冻住了川流, 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郁闷和愤慨。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 闲来时像姜太公那样在碧溪上垂钓, 忽复乘舟梦日边。 忽而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 行路难啊,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历史人物姜尚、伊尹受到重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多歧路,今安在? 人生总是这么多的岔路, 如今我能在何处安身? 长风破浪会有时,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到那时我将扬起高高的船帆, 渡过茫茫沧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沉郁中振起,诗人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诗句展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理想和抱负造成的阻力,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在阻力之下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摆脱苦闷、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金樽 珍羞 投箸(zhù)
(3)易错字: 樽(√)→尊(×) 清(√)→青(×)
直(√)→值(×) 箸(√)→著(×)
乘舟(√)→沉舟(×) 歧(√)→岐(×)
长风(√)→乘风(×) 破(√)→波(×)
沧(√)→苍/仓(×)
理解性默写 (1)《行路难》中,诗人用比喻手法写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出自己壮志难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借用姜尚、伊尹的典故,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相信自己终会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个金融论坛上,一位企业家在发言结束时总结道:“转危为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让我们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勇敢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1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 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恰逢白露时节, 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使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融情于景,在客观实景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诗人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 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 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上句说弟兄离散,透露出诗人深沉的忧虑;下句写家也不存在了,家人的生死更是难料,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戍
(3)易错字:戍(√)→戌/戊(×) 雁(√)→燕(×)
长(√)→常(×) 休(√)→体(×)
理解性默写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绘边塞秋天凄凉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4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铛已震动, 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 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选取鸡鸣、茅店、残月、人迹、板桥、寒霜等富有特征的景物,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渲染出一幅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出行的艰辛,衬托出诗人思乡的深切。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 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 站的泥墙上。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成群的野鸭和大雁,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尾联描绘诗人清晨在征途中回忆昨晚出现在梦境中的故乡景色:成群的野鸭、大雁挤满了池塘,正在嬉戏游玩。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结合,同时“杜陵梦”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照应,首尾圆合。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铎(duó) 槲(hú) 凫(fú)
(3)易错字:铎(√)→译/绎(×) 茅(√)→矛(×)
槲(√)→解(×) 枳(√)→只/织(×)
陵(√)→凌(×) 凫雁(√)→浮燕(×)
理解性默写 (1)《商山早行》一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2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贾谊被贬长沙,居此虽只三年, 千秋万代,长给楚客留下伤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古人去后,我独向秋草中觅迹, 旧宅萧条,只见寒林披着余晖。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汉文帝虽是明主,却皇恩太薄, 湘水无情,凭吊屈原岂有人知?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以及欲求解脱而不得的苦闷。同时,诗人将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咏叹的主题。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沉寂的江山,草木摇落的地方, 可怜你,为何来到这海角天涯?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村日暮图,与“日斜时”映衬照应,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彩。“君”不但指贾谊,也是指诗人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诗人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进行强烈控诉,充满了对自身不幸遭遇的感慨、喟叹。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谪 宦
(3)易错字:谪(√)→摘/滴(×) 宦(√)→臣(×)
惟(√)→唯(×) 薄(√)→簿(×)
吊(√)→掉(×) 事(√)→时(×)
涯(√)→崖(×)
理解性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中,表现了贾谊被贬长沙,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中暗示国家局势衰败,怜人亦是怜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谢 谢(共6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早朝时一纸谏书呈给皇上, 傍晚就被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远,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 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诗人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足见诗人忧国忧民、一片忠心。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回顾长安,层云遮住秦岭,家园在哪里? 立马蓝关,大雪阻拦,马也踌躇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有所打算, 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自然景象表述愁苦悲戚的心绪,同时也蕴含着直言进谏后所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弊 瘴
(3)易错字:重(√)→种(×) 潮(√)→朝(×)
弊(√)→敝(×) 衰(√)→哀(×) 拥(√)→涌(×)
蓝(√)→兰(×) 应(√)→因(×) 瘴(√)→障(×)
◎(广东·2018)直接性默写整首诗。
理解性默写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信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抒发自己九死不悔的英雄之志,表达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谢 谢(共6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5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那样凄凉偏远的地方,我一待就是二十三年。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怀念老朋友时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 回到故乡就好像“王质烂柯”一样人事全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思旧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旁边有千帆驶过,病树前面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天听您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凭借这杯酒振奋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跳出个人遭遇和恩怨的樊篱,选取了“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这样两相对比的意象,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乐观地认为,自己虽然长时间遭贬,仕途坎坷,但前途总会是美好的,一切总会后继有人。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弃置 笛赋 烂柯 侧畔
(3)易错字:置(√)→自(×) 吟(√)→呤(×)
到乡(√)→稻香(×) 翻(√)→番(×)
烂柯(√)→烂/拦轲(×) 沉(√)→乘(×)
侧畔(√)→恻伴(×)
理解性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生活辛酸,流露出内心愤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物是人非的感触,表达了诗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既表现自己和友人共勉,又表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7 行香子 (树绕村庄) (宋·秦观)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绿树绕着村庄, 春水溢满池塘。 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前两句写词人在漫游中为一座春意盎然的小园所吸引,后三句写三种不同颜色的花,色彩绚丽,构成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词人徜徉于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 小桥矗立在溪水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一派大好春光。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前两句照应“豪兴徜徉”,进一步写词人怡然自得的情状。后三句仍特写春色一角,地点转到田野中。与上片写花不同,此处集中写活跃的动物:莺啼燕舞,蝴蝶匆忙;“啼”“舞”“忙”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写得更加淋漓尽致。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词默写。
(2)难写字:陂(bēi) 倚(yǐ) 徜(cháng)
徉(yáng) 飏(yáng)
(3)易错字:陂塘(√)→坡塘(×)
理解性默写 (1)《行香子(树绕村庄)》中词人运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小园鲜花绚丽多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动景,与上片“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相互呼应,使全篇结构匀称,意趣盎然。
有桃花红
李花白
菜花黄
正莺儿啼
燕儿舞
蝶儿忙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8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 无愁而勉强说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同首句构成因果关系,后一个又同下句构成因果关系。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思想表达完整。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最后一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尝遍辛酸后“欲说还休”的复杂况味。“而今”转折有力,显示时间的跨度大,反映了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识尽”写出了愁的多和深,包含许多复杂感受,表现了作者受到排挤、报国无门的愁苦。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词默写。
(2)易错字:层(√)→曾(×) 赋(√)→附(×)
强(√)→抢(×) 休(√)→体(×)
理解性默写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现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哀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谢 谢(共5张PPT)
第二部分 必考古诗词精析精练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66 无题 (唐·李商隐)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聚不容易,离别时也是难舍难分, 暮春时节,春风无力,百花凋零。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诗人以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爱情的艰难。连用两个“难”字,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写出了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受的煎熬,两个“难”字凸显了两人的深厚感情。
诗歌背诵 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至死才把丝吐尽,蜡烛烧成了灰烬, 烛泪才流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清晨对镜梳妆,唯恐云鬓增添白发, 夜晚吟诗,该会觉得月光凄冷。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莱仙山离这里没有多远, 想请青鸟替我捎去问候的书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人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春蚕自缚,蜡烛自煎,生命耗尽而心意不变。这两句常被用来赞美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备考提示 (1)名句的理解及整首诗默写。
(2)难写字: 炬(jù) 鬓(bìn) 殷(yīn)
(3)易错字:蜡炬(√)→蜡烛(×) 泪(√)→累(×)
吟(√)→呤(×) 蓬山(√)→逢山(×)
理解性默写 (1)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写出了年轻女子对镜自伤的形象及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
(2)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既然会面无望,只好寄希望于有青鸟作为使者,替自己去看望对方,为自己殷勤致意。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