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地理星球版
八年级下
活动课 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课 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区际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例如人口的流动、资源的运输、信息的传播等,这既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也保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有效运行。下面我们以案例的形式,来探讨区际联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步骤一:选取案例,提出问题.
在我国,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大型工程有很多,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
八年级4班的同学们,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西气东输是比较典型的工程,而且时代性强。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目前还在建设中。
西气东输工程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三大经济带,具有典型性。
西气东输工程经过众多省级行政区域,连接数以百计的城市,惠及千家万户。
针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同学们提出来了以下两个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西气东输?
2.西气东输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步骤二:收集资料,整理归纳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广泛收集资料,并对其分类和筛选。下面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资料,从中可以归纳出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资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始建于2002年7月4日,2004年10月 1日一线工程全线贯通并送气,2011年6月30日二线工程全线贯通并送气。西气东输工程,通过管道运输的方式,主要将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及周边国家生产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往东部地区,形成横贯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天然气输送及供气系统。目前,后续工程还在实施中。
资料二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
起点 终点 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
一线工程
二线工程
读图,将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情况填写在下表中。
起点 终点 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
一线工程
二线工程
轮南
上海、杭州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
霍尔果斯
广州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广东
结合材料,归纳出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将我国塔里木盆地以及周边国家生产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往东部地区,形成横贯我国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经济地带
◎步骤三:分析原因,探讨影响
运用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是案例研究的关键环节。同学们在了解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时代背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当今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国家建设长距离管道线路的能力已经具备。
西部地区迫切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西部地区整体的经济水平低于东部地区,需要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43% 41%
16%
13%
6%
81%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天然气生产量 天然气消费量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天然气生产量
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2010年)
我国东、西部天然气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
归纳出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天然气资源丰富,产量大于消费量,需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天然气产量小而消费量大,迫切需要清洁能源。
1.增加财政收入
2.扩大就业机会
3.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4.促进西部城市、乡村使用天然气,保护生态环境;
5.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2.减少生活开支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促进环境改善;
4.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步骤四:概括总结,形成结论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气东输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合作共赢。
输出地
(西部地区)
输入地
(西部地区)
合作共赢
协调发展
资源
资金、技术
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资源
资金、技术
合作共赢、协调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调配资源分布不均状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步骤五:掌握方法和流程,举一反三
通过对西气东输案例的剖析,归纳案例分析法的思维方法和一般流程。
西气东输案例分析的思维方法
资源和市场的差异
区域差异
西气东输
区际联系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区际协调发展
原因
地理事件
结果
案例分析法的一般流程:
确定案例
总结归纳
收集资料
分析探究
提出问题
南水北调概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最高一级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个西北和华北,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南水北调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2.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3.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高了国内GDP。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
"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西电东送在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资额最多,从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总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这一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西部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减轻了环境和运输压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电东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