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3.“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4.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
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
5.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6.下列各项中与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无关的是
A.在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B.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C.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7.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8.“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9.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右图中,福娃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假如你想欣赏更多的敦煌壁画,应该去
A.甘肃省 B.河南省 C.陕西省 D.四川省
10.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有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 武则天
13.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14.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5.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 B.唐朝 C.汉朝 D.南北朝
1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7.下列有关南宋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南宋的建立比北宋的灭亡早一年 B.南宋的建立者是赵构
C.南宋的都城临安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 D.南宋是被金政权灭亡的
18.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甚至定居 B. 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
C.沿海地区的农民长年出海经商 D.宋朝造船业发达
19.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
A 《天王送子图》 B 《洛神赋图》 C 《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0. 朱熹所说的“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今世”指的是( )
A.汉代 B.东晋 C.南北朝 D.宋代
21.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2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4.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 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 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5.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 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之风,一朝复振。──《旧唐书?玄宗下》
材料二: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不得志)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端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的是唐玄宗统治的哪一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什么?(4分)
⑵唐玄宗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复振?(4分)
⑶请写出材料二中,与材料一有因果关系的语句。(3分)
⑷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汪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子全之家。——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人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上(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杨州)有全吴之沃,鱼盐祀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侥,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叉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6分)
(2)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占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8.(12分)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请举例说明“繁荣与开放”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9. (13分)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之间的邻近,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⑴结合唐朝时中日交流的事实,你能举出几个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吗?(6分)
⑵唐朝高僧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曾六次东渡日本,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那些精神?(3分)
⑶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挥毫写下“温故创新”四个汉字。2008年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假如你有机会与日本中学生朋友交流,请你谈谈中日两国青少年应如何“温故创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