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中举范进教学目标1、感知主要人物范进的人物形象, 概括其性格特点;
2、品味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描写,学习刻画人物的技巧,欣赏讽刺艺术;
3、客观公正的评价封建科举制度。作家作品介绍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微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本文选自第三回。
(1)第1、2段:写范进中举前穷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故事的基本脉络 ①(3-5)范进上集市卖鸡和喜极而疯。
②(6-10)治疯。
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2)第3--12段: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社会地位、经济状况 范进家境十分贫寒:住茅屋,吃小菜
饭,不知油腥味;乡试无盘缠,断粮三日,母亲饿
得两眼看不见。常被胡屠户辱骂。
可见地位卑微,
受人歧视。 中举前: 范进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邻人殷勤送
礼,胡屠户送肉送钱,张乡绅既送银两又赠房。
社会地位:众乡邻尊称其为“范老爷”,胡屠户称他
为“文曲星”、
“贤婿老爷”,
张乡绅前来拜会,
称兄联谊。 中举后:刻画人物的技巧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3:“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刻画人物的技巧------直接描写 :①语言描写:范进文中三次说“中了”,表现其梦想实现的复杂心理。
②动作描写:范进四次拍手、跌倒、飞跑、踹进塘里等动作,是一种抑制不住的疯狂,是热衷功名到了极点的心理的外在流露。
③神态描写:四次写范进的“笑”,表现了他的利欲熏心。细节刻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 ,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向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精心刻画人物的形象。
1、夸张手法的精彩运用
品读: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表现在哪些方 面,并找出例句。
A、范进喜极而疯,一个巴掌清醒过来。B、胡屠户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C、洗下半盆猪油。D、胡屠户在路上为范进扯滚皱的衣服“扯了几十回”。
写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等前后态度用了对比手法。A、范进的发疯过程(第五段)B、写胡屠户的虚伪、贪婪相。(第12段的动作描写)对比 讽刺手法: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是对假、丑、恶的否定,是一种特殊感情的表现形式,运用讽刺的目的在于揭露,揭露被讽刺者的矛盾所在,以及他的可笑可恶。
讽刺艺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直接描写(白描)等。讽刺有不同的程度,较低层次是诙谐的笑,较高层次是像火一样辛辣的讽刺。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对比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反语
3、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曲解赏析客观公正地评价封建科举制度 积极的一面:
消极的一面: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思考:本段的讽刺艺术又是如何体现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