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第3节 做功了吗-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10章 机械与人第3节 做功了吗-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2 08:1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0章 机械与人
第3节 做功了吗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有了成效.
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两幅图中的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两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是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因此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物理学上就说力没有做功.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下面的三种情况没有做功: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即“徒劳无功”. 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2)物体虽然通过了一段距离,但物体在通过这段距离的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也没有做功,即“不劳无功”. 如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滚动,这时脚对足球没有做功.
(3)物体通过的距离跟它受到力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虽然有力的作用,物体也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离,这个力也没有做功. 例如人在水平面上推车前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车虽然通过了距离,但在重力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因而重力没有对车做功.
功的计算:
(1)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功=力×距离.
(2)公式: W=F·s
(3)单位:焦耳(J) 1 J=1 N·m
1 J的物理意义是:1 N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 m所做的功就是1 J.
用手慢慢匀速举起两个鸡蛋,升高1 m时,手对鸡蛋做的功差不多就是1 J.
在应用公式计算功时应注意:
(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2)公式中的F与s是对应的,受到力F作用的和移动了距离s的必须是同一个“对象”;“对象”移动距离的方向和它受力的方向必须一致.
(3)公式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的方向移动s的距离时,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
(4) 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例题讲解:
人拉着重为2 000 N的车子沿水平方向前进
5 m,人拉车的力做的功是多大?
解:人拉车的力做的功是W=Fs=2 000 N×
5 m=10 000 J=104 J.
这种解法对吗?想要算出人拉车做的功,还要知道什么?
若人用了400 N的力拉车子,拉力做的功是多大?
解:拉力做的功是W=Fs=400 N×5 m=
2 000 J.
杠杆可以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
(1)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
(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省距离.
(3)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在生活中不存在既省力又省距离的简单机械.
滑轮可以分为几类,使用时有什么特点?
(1)定滑轮使用时,不改变拉物体的力的大小,也不能改变拉物体的距离大小. 由功的计算公式知,使用定滑轮时,不能省功(实际上,由于摩擦的存在,需要做更多的功).
(2)动滑轮使用时,能省一半拉物体的力,但拉物体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由功的计算公式知,使用动滑轮时,不能省功(实际上,由于摩擦的存在,需要做更多的功).
在生活中不存在省功的简单机械,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
1.功的定义.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课堂小结
3.功的公式
  W=Fs.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功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N·m.专门名称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1 N·m.
5.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课堂练习:
1.奥运会举重冠军杨霞在比赛时,第一阶段把
100多千克的杠铃很快地举过头顶,第二阶段
使杠铃在空中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三名裁判
都亮出了白灯,这次举重成功. 关于她举重时
对杠铃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在第一阶段内没有做功
B.她在第二阶段内没有做功
C.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在做功
D.她在两个阶段内一直都没有做功
B
解析:对于杨霞是否做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杨霞是否对杠铃有力的作用,二是杠铃是否在杨霞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题中所说的两个阶段中,杨霞都对杠铃有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上. 在第一阶段,杠铃从地上被举过头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第二阶段杠铃在空中停着,没有移动. 所以,她在第一阶段对杠铃做了功,在第二阶段对杠铃没有做功. 故选B.
2.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 )
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
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
C.跳水运动员下落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

C
3.一位同学沿教学楼的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
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 ( )
 A.30 000 J  B.3 000 J
 C.300 J    D.30 J
B
4.重为G的物块在平直路面上受水平向右恒力F
的作用,由A经B到C,且AB=BC,如图所
示.已知AB段路面较粗糙,BC段路面较光
滑,则拉力F在AB段和BC段对物块做功的大
小关系是 ( )
 A.WAB>WBC   B.WAB=WBC
 C.WAB<WBC    D.无法判断
B
5.育华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 m高的定滑轮拉住
重100 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
移动4 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子的重量和
摩擦,他至少做了多少功 ( )
A.200 J B.300 J C.400 J D.500 J
A
解析:当人缓慢匀速拉绳子过程中,重物也可以看作匀速上升的. 又不计绳子的重量和摩擦,所以此时通过对重物的受力分析可知:重物所受拉力大小等于重物所受重力的大小为100 N. 人向右水平移动4 m的过程中,由几何关系可以确定定滑轮右侧绳子伸长了2 m,因此左侧绳子缩短了2 m,即重物上升了2 m.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知拉力做功W=Fs=100 N×2 m = 200 J. 故选A.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