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1 17:09:58

文档简介

定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奏响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凝聚起“一起向
未来”的澎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各地奥运健儿齐聚五环旗下,相互尊重、彼此
激励、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完美演绎了“更快、更高、更强一更团结”的奥林匹
克新格言,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为世界播撒了和平与友谊的种子,激
发了人类增进团结、共克时艰、一起向未来的强大力量。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舞台上,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臂膀,
展现出更为开放自信的风采。赛场内外,有全力比拼,更有温暖互动,书写了一
幕幕动人篇章。
与团结和友谊同行
与奥林匹克同行,感受赛场精彩的同时,也是在感受团结和友谊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
求。我们应该牢记奥林匹克运动初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
相待,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
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坚守和平、发展、公
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赛场内竞争激烈,彼此激励;赛场外拥抱祝福,沍相尊重。北京冬奥会、冬残
高±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奥会赛时,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对梦想的追求,鼓舞着每名运动员追求卓越的雄心;比赛中全力拼搏,赛场
外的友谊之花更为鲜艳。
体育的语言超越国界,真挚的交流打动人心。速度滑冰赛场,中国队小将阿
合娜尔·阿达克冲过终,点线后,向同组出发的9岁德国老将佩希施泰因伸手表
达敬意。
冬奥赛场上,各国各地区运动员书写的冰雪故事超越胜负,带给人们更多感
触。“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努力拼搏,才站上冬奥会的赛场,所有的运动员都应
该彼此尊重。”尼斯卡宁说。
一个个感人时刻,搭建起团结友谊的舞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为促进
各国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更团结”的奥运精神熠熠闪光。
中国文化展现独特魅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好”红彤形的问候,出现在冬奥会开幕式晶莹的冰面上,这是中国人
民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传递的友谊。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冬奥舞台上与世界共享。中国民俗、中国文字、中
国熊猫、中国美食…中国文化带来不同凡响的体验与惊喜,以独特的魅力和感
召力赢得了四海宾朋的喜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
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劲举亦,为世界打开了又一扇观察中国的窗口。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弹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旋律。
奥林匹克之光与古老深厚的“中华文化交相辉映,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更
多色彩,也给百年变局中的世界注入了更多前行动功6
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次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北京冬
奥会见证了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树立的新标杆,也见逆了中国人民的饱满热情
和不懈努力。
虎年新春,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联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老虎象征
着力量强大、生气勃勃、勇气十足、坚韧不拔、果敢无喂。这些都是我们今天面对
前所未有之挑战所需要的品质。”
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共2页)
Quark夸克
t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定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C(C项“公平开放地办赛”的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2.A(B项“更能体现”于文无据。C项体育竞技一元文化观念是世俗的观点,而非古奥运会。D项中“最重要”说法错误。)
3.C
4.①材料一首先提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展示了“和平、团结、进步”的奥运精神这一主题,②采用并列式结构,③主要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从赛场内外的团结、友谊,中国传统文化展示的开放、包容,一起向未来的口号的内涵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证。(本题4分,答出1点1分,2点2分,3点4分。如果学生答论证方式、论证语言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1)北京冬奥会传承了奥运在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国际社会层面的人文价值。(2)北京冬奥会提出的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向世界传递的团结、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宽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展现的传统文化等,赋予了奥运人文精神更丰富的内涵。(4)北京冬奥会展现的很多精神,已经超越体育层面,成为面对挑战所需要的的普遍品质。(本题6分,学生能答出北京冬奥会对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传承、创新的任意三点就可以得满分。)
6.答案A(为了表现“落后”错,是为了突出远离喧嚣的宁静。)
7.D(本文的主旨不是要进行中西文化比较,而是对作者所生活时代的思考。)
8.①通过墓志铭的介绍反映了山村居民朴素自然的人生观,②透射出作者的生死观是朴素的,在朴素中见深刻,③语言上选用常见词句,平平静静地叙述。(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满分)
9.①山村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纷争,环境清幽,给人审美的愉悦;②作者借山村墓碣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理解和同情;③作者身处战争中面对人类大规模的死亡,在山村的宁静和山村人质朴幽默的墓碣诗中获得心灵的慰藉,表达对朴素安宁生活的向往。④在苦闷的岁月里,从山水的风景中得到慰藉,学会坚忍。(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学生如能对应审美愉悦、生命思考、灵魂栖息结合文本答出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10. D 11. D 12. B
13. (1)过了几个月,就下命刘观巡视河道,而让顾佐取代他。不久把刘观逮捕下狱。
(2)过去张堪在这里为政,百姓有十分幸福康乐的民谣(传颂),你们要好好地努力啊!
14.①整顿官风、祛除贪腐;②让百姓休养生息;③君主作风务实(能接纳谏言)(一点一分)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闾为里门,阎为巷门,且闾阎为百姓所居之地,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
B.“那个时候最有名的贪官是刘观”,原文为“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 今日贪者”“ 莫甚刘观”可见太宗时贪者是方宾。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阅”,经过……时间;“巡阅”,巡视;“寻”,不久;语义1分
(2)“昔”,过去,以前;“谣”,民谣;“尔曹”,你们;“勉”,努力。
参考译文:
文本一
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献《籍田仪注》,皇上阅览后,对身边的侍臣说:“先王制订了耕田的典礼,天子率群臣亲自拿着耒耜等工具去耕种,最可贵的是有务实的决心罢了。不这样,三推五推,对事有什么帮助呢!”侍臣回答说:“先王考订的籍田制是符合礼制和文献的,这实在是苍生的福气啊。”户部启奏青州借用官粮赈济灾民,要求反复勘验数目,然后供给。皇上说:“百姓饥饿无食,应当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烧的人一样,一旦有需求就应立即拨付给他们。”
三年六月,皇上宣告朝臣说:“对于贪官污吏该怎么办?”杨士奇对答说:“贪污风气从永乐末年开始,现在更加严重了。明太宗曾经多次染疾不上朝,阿谀逢迎之臣,就贿赂成风,公开行贿、受贿毫无禁忌。”杨荣说:“那个时候,只有方宾有贪污之名。”皇上立即回头问杨荣说:“当今贪污最厉害的是谁?”回答说:“没有比刘观更贪的了。”杨士奇说:“风纪端正严明是用来约束百官的,风纪官如果这样了,那么不才的御史大夫就会效法,御史奉命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下属官员都会效仿他。”皇上叹息说:“除恶务本,但如果罢免了刘观,谁来取代他的职务呢?”杨士奇说:“通政使顾佐清廉公正很有威严。”杨荣说:“顾佐担任京都府尹,对下属管理很严厉,政治清明,革除了很多弊端。”皇上高兴地说:“顾佐竟然是这样好的人选!”过了几个月,就下命刘观巡视河道,而让顾佐取代他。不久把刘观逮捕下狱。
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兴盛衰落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盛衰问题,完全能够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兴盛多是由于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户口的衰落往往是因为大兴土木和兵戈四起。汉武帝沿承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承隋文帝之后,开元也是十分兴盛,后来出现了安史之乱,难道不是凭借富庶繁荣而不知对百姓休养生息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征伐轮台,隋炀帝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死后朝代的衰颓流转,都完全可作为后世引以为戒的教训。”
九月庚戌,农历初一这天,皇上到达蓟州,把州官叫进来告诉他们说:“这个地方是汉代的渔阳郡,过去张堪在这里为政,百姓有十分幸福康乐的民谣(传颂),你们要好好地努力啊!”又把老年人召进来明确告诉说:“今年谷物丰收,不要有其他的担忧,要好好教育子孙,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不要贪图安逸温饱,而自暴自弃。”
四年春,皇上召见大学士杨溥并明确告知说:“我每每想到创业艰难,守成更是不易,早晚忧虑。所幸当下百姓稍微安康,不过担心的祸乱产生在没有意料的情形中。近段时间以来众臣喜欢说一些歌功颂德的话,让人十分厌烦,爱卿要好好地辅佐我啊。”杨溥叩头称谢说:“我一定不会忘记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皇上说:“直言指出我的过失,就是最好的报答。”杨溥再次叩头答谢说:“要得到直言并不是难事,能接受直言才是最困难的。”皇上说:“是。”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文本二
论赞:(宣宗)即位以后,官吏非常称职,政事太平,粮仓丰盈,百姓和乐。大抵是明朝建立到这一朝经过了六十年,百姓的安然美好的气象渐渐地呈现,蒸蒸日上有太平盛世的景象了。
(节选自《明史·本纪九》)
15.D(以景为主,情为辅错)
16.①相同之处:一个“碧草自春色”字,一个“花自落”,都是乐景衬哀情,让人倍觉凄凉与冷落。
②不同之处:
杜诗以青草自绿,自己无心欣赏,更深刻地表达了对诸葛亮怀念的心情,同时为下文抒写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和感叹其壮志未酬之情作铺垫。(学生如果答“杜诗以青草自绿,无人光顾,衬托出自己的寂寞之心,同时为下文抒写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和感叹其壮志未酬之情作铺垫。”也可以得满分。)
李诗以花自开自落,无人欣赏,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17.(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18.B[解析]无出其右,没有比得上的。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多指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此处是对宋画、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评价,故选“登峰造极”。酣畅淋漓,形容非常舒畅,痛快。强调文艺作品笔意流畅,情感饱满并得以充分抒发。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表达充分。语境强调“青绿”特点的表达展现,应选“淋漓尽致”。娓娓道来,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此处强调舞蹈生动地演绎画卷,故选“娓娓道来”。生机盎然,指充满生机和活力。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联系前文语境“有无相生”,应选“生生不息”。
19.A[解析]对应“青绿”,先说“青峰”,再说“绿水”;按照观察顺序,先说“发髻”,再说“眉眼”;按照逻辑顺序,先说“利落甩袖”,再说“隐入画中”。
20.在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上,《只此青绿》以翩跹舞姿勾勒如诗如幻的山河图景,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营造千年梦境,激活了观众的传统文化基因(或:观众的传统文化基因被激活了)。(5分。每句1分,语序1分。)
21. ①这次“点燃主火炬”没有引燃过程
②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正是绿色奥运理念的体现)
22. 例:①一片藏在地下的“雪花”被拉起,②火炬手登上台阶,③把手中的“飞扬”火炬插入这片“雪花”的中心,④随后主火炬缓慢升起,⑤在高空完成360度旋转。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文说到和以往的火炬相比,本处应填的就是这次火炬的特点,根据后文最后一棒进来,把它往上一放,它就是主火炬,可以看出这次的点燃火炬没有引燃的过程,所以可填“这次‘点燃主火炬’没有引燃过程”。
第二处,根据前文这种点火方式比以往节省了99.99%的能力,而后文张艺谋认为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所以本次火炬的点燃方式体现了环保理念,所以可填“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原文“开幕式上,冬奥会旗随着6名旗手进入鸟巢体育场……地面上的大“雪花”从平面翻转54度,正式登台亮相”可知,这是“雪花”登台亮相的环节,即一片藏在地下的“雪花”被拉起。
由原文“随后,火炬手登上台阶”可知,这是第二个环节,即火炬手登上台阶。
由原文“把手中的‘飞扬’火炬插入这片‘雪花’的中心”可知,这是第三个环节,即火炬手把手中的“飞扬”火炬插入这片“雪花”的中心。
由原文“研制团队利用悬挂在威亚上的执行机构和地面装置的流畅配合,完成主火炬在40米高空的360度旋转,实现了‘火’与‘舞’的完美融合”可知,这是最后的环节,即主火炬缓慢升起,在高空完成360度旋转。
23.设题初衷:本题选材的大背景是当下对美育的强调和倡导,是忙碌的世界人们对自然美、生活美的习焉不察;小背景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展示的中国文化中在普通中发现美,在平凡中感知美的传统:孔子赞叹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和乐之美;陶渊明眄庭柯以怡颜;王羲之在兰亭雅集时,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冯至在消逝的山村中获得生命的哲思;贾平凹借秦腔表达力与美……以及自己被封闭在校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利用早晚遛遍了校园的角角落落,见证了校园整个春天的美,每天被美包围、被惊艳、被感动,不能无动于衷。在平凡中发现美,用美的发现滋养精神,鼓舞人生,这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
立意提示:学生能联系所学从寻求普通生活、自然中的美出发就是符合题意的文章;如果能进一步探讨这种美的发现于当下的意义或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特质关联就是切合题意的文章。
阅卷标准参看高考阅卷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