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题精讲精练
一、考点分析 从近3年的高考来看,所考篇目侧重于先秦散文和唐宋诗词,其次是辞赋、骈文和曲。笔者对近3年高考的50多套试题所考查的名句名篇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名篇如《劝学》、《赤壁赋》和《师说》3篇一直都是考查的热点;诗歌如《诗经》《锦瑟》《蜀道难》则紧随其后,《滕王阁序》(赋)和《离骚》(辞)次之。名篇如《离骚》在近2年一共被考查了9次,《诗经》则为10次,《劝学》则高达12次。 从考查的内容看,那些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强的句子,则更是重点中的重点。以韩愈《师说》为例,近3年高考中被考查的有以下6个句子:(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2)是故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4)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爱其子……惑矣。(6)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这几个句子均是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可见,在关注名篇的同时,考生们还应该关注重点句子。 名句名篇考查的高复现率提醒考生,同属于高考指定背诵篇目,考查时仍有轻重之分,应有所侧重,合理安排时间。同处一文之内,句子的轻重亦有区别。名句名篇材料出处以教材为主,适当兼顾课外。另外个别地区考查课外的篇目数量越来越多,如2010年高考上海卷和安徽卷均涉及课外篇目,所以日常也要注意对课外名句名篇的积累。 考生复习时既要落实制定篇目背诵,也要对课外名句名篇有所涉猎;在突破容易写错的字和句子的同时,更要从整体上把握篇章的含义。 二、真题再现 (一)填充型 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2010年北京卷) (1)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雕栏玉砌应犹在,______。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李煜《虞美人》) (6)山映斜阳天接水,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答案](1)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2)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5)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6)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解析]均选自课本,难度较小,但仍要注意:首先本小题是限做题,只需选4小题即可;其次,填写的字字形相对容易,但“骸”、“鹜”还是要特别关注。 2 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2010年上海卷) (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2)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韩愈《师说》) (5)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______。(《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余鹦鹉粒,______。(杜甫《秋兴》) [答案](1)孤城遥望玉门关(2)吴宫花草埋幽径(3)梧桐更兼细雨(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最喜小儿无赖(6)水尤清冽(7)而知也无涯(8)碧梧栖老凤凰枝 [解析]上海卷难点在于考查的篇目范围较广,2010年高考仍然延续着3(高中教材)+3(初中教材)+2(课外)的命题思路,基本上以考查诗歌、散文为主。答案文字较为平易,也就是说把中学阶段要求背默的文段默熟就可以拿到满分。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10年福建卷) (1)既见复关,______。(《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荀子《劝学》) (3)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屈原《离骚》) (4)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韩愈《师说》) (5)挟飞仙以遨游,______。(苏轼《赤壁赋》)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解析]六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臾”、“堪”是常被误写的字。《诗经》《离骚》《劝学》《师说》《赤壁赋》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这些重点篇目。 (二)理解型 (1)(2010年湖北卷)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屈原《离骚》)“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2)(2010年四川卷)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3)(2010年四川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作过渡,由现实进入梦境。 [答案](1)春与秋其代序少无适俗韵乍暖还寒时候早岁那知世事艰(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解析]2010年高考的理解型默写,仍对正确默写诗文有所要求,如韵(为左形右声,右边是匀而非勺)、度(通假字,注意意义与字形有别)。其次是理解有不同的要求,第(1)题为根据相同的文体特点,做综合的默写;第(2)题为根据手法与信息,提取文中相应诗句;第(3)题则考查对篇目整体写作思路的把握,写出过渡句。 (4)(2009年四川卷)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______,____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5)(2009年四川卷)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6)(2009年湖北卷)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 [答案](4)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6)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解析]2009年高考,四川等省综合理解型默写,注意“脉”、“鬓”等字的书写,考查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同一主题的综合考查,如(6);对篇章内容理 (三)情景型 “情景预设型”,顾名思义,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分析,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转化为自己理解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是如何设计“情景”的,据此搜索记忆中的积累句子来填写。 (1)(2010年四川卷)陆游《书愤》“______,______”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2)(2010年江西卷)《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 __,______。 (3)(2009年四川卷)萄子《劝学》说:“______;____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4)(2008年江西卷)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2)摄提贞于孟陬兮 唯庚寅吾以降(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解析]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情景型默写有两种出题形式:一是预设了情景,并给出要默写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难度较小,其实质是填充型默写;二是描述诗歌内容,写出相应的诗句,难度相对较大。此处的(1)到(4)均属于后者。 三、模拟精选 1 (2010届广东省梅州揭阳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苏轼《赤壁赋》)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2010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高三语文试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李煜《虞美人》) (3)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其身正,______;其身不正,______。(《论语·子路》) 3 (山西灵丘一中2010届高三模拟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其行廉,故死而不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_____,______”(《登高》)和“______,______”。(《登岳阳楼》) (3)《离骚》一文中以博大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 (贵州省兴义市清华实验学校2010届高三11月月考)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 (3)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 (4)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5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深圳宝安区高三9月调研考试)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6 (广西玉林高中、南宁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博学之,审问之,______,______,笃行之。(《礼记·中庸》) 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 (2)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与酒有不解之缘。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欣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______”;曹操在《短歌行》中感叹,“何以解忧,______”;杜甫在《登高》中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悲叹,“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而李白则在《将进酒》中痛饮狂歌,“烹羊宰牛且为乐,______。” 7 (上海市十四校2010届高三联考模拟考试)默写。(任选6空) (1)位卑则足羞,______。(韩愈《师说》) (2)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故______,金就砺则利。(苟子《劝学》) (4)_ _____,不成器;人不学,______。(《礼记·学记》) (5)阳春布德泽,______。(《长歌行》)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7)______,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 (陕西省丹凤中学2010届高三试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柳永《雨霖铃》) (5)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何有与我哉!”(《论语·述而》) 9 (广东顺德伦教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今宵酒醒何 处?______。(柳永《雨霖铃》)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茕茕孑立,______。(李密《陈情表》)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0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五校调研模拟考试)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孟子》) (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______,______。”(《论语》)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蜀道难》) 四、新题点睛 (一)填充型 1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______,______。(《诗经·氓》) 2 _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 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6 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7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8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韩愈《师说》) 9 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10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二)理解型 1 杜甫的《旅夜书怀》尾联“______?______”以形象的比喻描写自己的处境,漂泊之意跃然纸上。 2 《醉翁亭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中景色,其中描写琅琊山四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李清照的词作《一剪梅》以“______”一句领起全诗,点染出一片清秋景象。 4 (1)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尤其是与亲友离别时,诗人愈发感慨。苏轼是“______,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5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自己的择师标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7 《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并批评后人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 8 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一诗中,作者用“______,______”作对比刻画出一幅安静宜人的山中黄昏图。 9 杜甫的《蜀相》“______,______”一联,表达出对孔明等事业未成、壮志难酬、抱憾而终者的痛惜与追念。 10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沉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 (三)情景型 1 有人借酒消愁,你可以用李白的两句诗来告诫他:“______,______。” 2 善于写作慢词的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______,______”,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亲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3 古人喜写雪景,描绘了意境迥异的雪景图,如柳宗元《江雪》中的“______,______”,描绘了一片孤寂风雪;杜甫《绝句》中的“______,______”,却写了透进窗中的寒意。 4 白居易《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才貌双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 苏轼《前赤壁赋》中有两个描写明月升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 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以极为细腻的笔触,用“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7 陆游《书愤》通过“______,______”一联,塑造了一位渴望一举收复故土,不识世道艰险的人物形象。 8 韦庄在《菩萨蛮》(其 )上阕“______,______”二句,写出让他流连忘返的江南美景。 9 李煜在《虞美人》中用“______?______”写出极富动感而又无穷无尽的“愁”。 10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在写到梦登天姥山时听到熊的咆哮、龙的吟啸及泉水冲击岩石所发出的声音时,就用“______,______”来表现声音之大。 参考答案 [模拟精选] 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3)歌窈窕之章徘徊于斗牛之间(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2(1)别有幽愁暗恨生(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长风破浪会有时(4)无案牍之劳形(5)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6)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3(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2)万里悲愁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4(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2)为人性僻耽佳句(3)暗香浮动月黄昏(4)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降人才5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6(1)慎思之 明辨之 畏途巉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使人听此凋朱颜(2)亦足以畅叙幽情 唯有杜康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杯两。盏淡酒 会须一饮三百杯7(1)官盛则近谀(2)山光悦鸟性(3)木受绳则直(4)玉不琢 不知道(5)万物生光辉(6)阡陌交通(7)人无远虑8(1)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2)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3)无边落木萧萧下(4)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5)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9(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4)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10(1)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4)畏途蠼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新题点睛] (一)填充型: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2、惟草木之零落兮3、一夫当关万夫奠开4、万里悲秋常作客5、只是当时已惘然6、秋水共长天一色7、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戍卒叫 函谷举10、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二)理解型:1、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3、红藕香残玉簟秋4、但愿人长久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5、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6、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8、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9、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10、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三)情景型:1、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2、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3、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4、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5、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6、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风荷举7、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8、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9、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0、虎啸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