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4.4.4输血与血型同步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2 11:5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4.4 输血与血型
一、单选题
1.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浆是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25%
B.在三种血细胞中,白细胞的数量最多,体积最大
C.促进止血和凝血的血小板内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D.输血时,A型血的患者可以接受AB型血
2.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B型血的患者应输入( )
A.O型血 B.A型血
C.B型血 D.AB型血
3.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的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多少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
A.200-400 B.200-500 C.200-600
4.某市中心血库AB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血站无偿献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
B.对于严重贫血者,可输入血液成分中的血小板
C.AB型血的人需要大量输血时,最好输入O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5.甲、乙两人如果血型不合,输血时可能会出现( )
A.红细胞凝集成团 B.血细胞凝集成团
C.白细胞黏结在一起红细胞凝集成团 D.血小板会使血液凝固
6.成分输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严重贫血患者治疗时应输入(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7.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无偿献血
B.病人情况危急,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可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
C.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
D.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8.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有关献血的看法,不恰当的是(  )
A.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自身健康 B.每位自愿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
C.给献血者抽血时针刺入的是静脉 D.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9.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少量的什么血可以缓慢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 (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10.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C.血液是一种肌肉组织,可以将氧气及营养物质送到各器官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层时,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接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11.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对于某些出血性疾病的患者需要输入血小板
12.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献血时应选择正规的献血点 B.成年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C.一次献血不超800ml不会影响健康 D.献血所流失的成分是可以恢复的
13.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 ,今年的主题是“安全血液拯救生命”。下列关于献血和输血,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患有传染性乙肝、艾滋病等疾病的公民禁止献血
B.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C.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人可少量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4.2020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泸山突发森林火灾,本次火灾致使19名救火队员不幸牺牲,3人烧伤,为救治烧伤患者需要马上进行输血治疗。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由于血库缺乏A型血,为救治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B型血
C.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5.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血型的人都可输入少量O型血
C.AB血型的人可输入少量A型血或B型血 D.O型血的人可输入少量A型血
二、填空题
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___________血型系统,输血一般应以输_____________为原则。
17.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__型血,________型血的人,还可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
18.发现最早、与临床医学有重要关系的血型系统是( )系统,它包括 ______、_____、____和__四种血型。
三、综合题
19.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高度关注.
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15年8月13日早晨,有多名市民在医院排队等候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紧急情况下,一名重伤者接受了少量的A型血和少量的B型血后未出现异常反应,则该伤者的血型是_____型.
(2)某医院为了应急,备用了一种我国自主研制的白色人造血.这种血的特点是能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无血型之分,可长期保存,但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人造血能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说明其具有_____细胞的功能;假若某伤员大量输入了这种人造血,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哪些:_____.
(3)大爆炸造成的大火使许多遇难者的遗体被烧焦.为了鉴别遇难者的身份,最有效地的办法是进行_____鉴定.
20.回答以下问题: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
(2)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_____
(3)胚胎发育的场所是_____
(4)夜盲症患者宜多吃含_____的食物.
(5)安全输血以输_____为原则.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但是AB血型的血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是只能接受O型血。
【详解】
A.正常人的血液中血浆约占50%,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有运输作用,错误。
B.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白细胞的体积最大,错误。
C.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由分析可知,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型和O型血的人输血,错误。
故选C。
2.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
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的人还可以输少量的A或B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C符合题意。
故选C。
熟知输血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A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详解】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故选A。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健康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会有利于健康,明确献血的范围。
4.D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详解】
A.献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A错误。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错误。
C.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异型输血易发现凝集反应,C错误。
D.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D正确。
故选D。
5.A
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提此作答。
【详解】
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故选A。
6.A
输血时不一定都是输全血,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
【详解】
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可,A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
A.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能“找不到合适的血型的血时,给病人先少量输入其他人的血”,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输血原则上首先考虑给病人输同型血,C正确。
D.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30%(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体内血量的20%(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但是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B。
8.D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详解】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自身健康,A正确。
B.无偿献血是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每位自愿无偿献血者都是英雄,B正确。
C.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利于针头刺入,给献血者抽血时针刺入的是静脉,C正确。
D.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而不是任何人,D错误。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要求。
9.C
ABO输血血型:
A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A型,可以输给A型、AB型;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B型,可以输给B型、AB型;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A型、B型、O型,可以输给AB型;
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
【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可以输给O型、A型、B型、AB型。
故选C。
10.D
在血液的分层实验中,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如图所示:
【详解】
A.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B型的血,故A错误。
B.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都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故B错误。
C.血液中有血细胞和血浆等物质,具有营养、保护、运输等作用,属于结缔组织,可以将氧气及营养物质送到各器官,故C错误。
D.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分层时,上层是血浆,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层是红细胞,暗红色,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故D正确。
故选D。
11.A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详解】
A.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A错误。
B.人体ABO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正确。
C.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某些出血性疾病,应及时止血,而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故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D正确。
故选A。
12.C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详解】
A.献血时应选择正规的献血点,防止发生感染,A正确。
B.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成年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利人利己,B正确。
CD.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的更新,C错误、D正确。
故选C。
13.C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详解】
A.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带有疾病的公民不能献血,因为献血有可能会导致受血者患病,A正确。
B.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正确。
C.输血原则为输同型血,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是每个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D正确。
故选C。
掌握献血条件是解题关键。
14.B
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输血时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
A.安全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时才采用,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B错误。
C.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C正确。
D.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D正确。
故选B。
15.D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详解】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血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B不符合题意。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AB血型的人可输入少量A型血或B型血,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找不到同型血,O型血作为输血者如果输的较慢和任何血型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是万能输血者,可以少量的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病人,但是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的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ABO 同型血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会发生凝集成团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引发生命危险.
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类型和输血的原则,考查较为全面,注重基础.
17. O AB
【详解】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红细胞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的人还可以输少量的A或B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输同型血。
18. ABO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详解】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19. 200﹣﹣﹣300 AB 红 人造血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生物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的功能都是没有的,再者它跟人本身的血液也是不融合,还有就是容易造成后期反应迟钝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建议输入人造血的 DNA
【详解】
(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称为万能输血者。AB型是万能受血者,紧急情况下,一名重伤者接受了少量的A型血和少量的B型血后未出现异常反应,则该伤者的血型是AB型。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某医院为了应急,备用了一种我国自主研制的白色人造血。这种血的特点是能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无血型之分,可长期保存,但无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人造血能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说明其具有红细胞的功能;假若某伤员大量输入了这种人造血,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有哪些:人造血没有白血球、血小板、抗体、酶等生物物质,所以抗菌、凝血、免疫等的功能都是没有的,再者它跟人本身的血液也是不融合,还有就是容易造成后期反应迟钝的,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建议输入人造血的。
(3)大爆炸造成的大火使许多遇难者的遗体被烧焦,为了鉴别遇难者的身份,最有效地的办法是进行DNA鉴定。
20. 森林古猿 胆汁 子宫 维生素A 同型血
(1)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有肝脏、胰腺和唾液腺。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
(3)人体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4)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5)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详解】
(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2)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3)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可见,人体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
(4)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的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粗糙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经炎
维生素C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正常的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可见,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因此夜盲症患者应该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
(5)为了防止在输血时发生血液凝聚现象,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输血的原则, 胚胎发育过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