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一年级美术上册《12. 有趣的吊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一年级美术上册《12. 有趣的吊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5-23 22:3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吊饰》教案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以民间饰物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运用熟悉的美术媒材和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参与学习,设计制作一个小吊饰。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对民间饰物的欣赏与认识,欣赏吊饰的形状、色彩、图案等特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对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对作业难度的恐惧,激发创造的热情和表现的原动力,既贴近儿童的实际,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心理和理解能力。
教材内容虽简单,但要求教师要充分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运用《美术课程标准》中新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以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设计制作活动。学生通过“做一做”、“拼一拼”来参与吊饰的设计与制作活动,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最后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参与评价,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无暇,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本课教材内容简单,小吊饰也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小玩具,通过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小吊饰,让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合作学习中发展自己。
在学习此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圆圆、方方和尖尖》一课,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并具备了对一些几何形的表现和应用能力;学习了《生肖动物大聚会》和《可爱的小虫》,具备了对动物的一般造型能力;还学习了《节日的小彩旗》,掌握了剪、贴等手段进行图案装饰的初步技巧,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要创设良好的人文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合作的氛围,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协作精神;还要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给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剪、贴的手段制作吊饰;
2、感受吊饰的造型、色彩花纹特点,在探索中学习设计和制作吊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装饰生活的兴趣,感受合作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能运用纸材、点线面表现作品;会运用剪、贴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难点:能制作出生动活泼的吊饰形象;在剪贴过程中如何搭配色彩纸。
六、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水彩笔、吊饰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老师带来的小礼物,导入新课。
你拿到的是什么?(吊饰)
你的挂饰又是什么颜色 什么形状?(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花纹、材料去欣赏)。
2、同学们觉得这些吊饰好不好看啊?老师说说喜欢的地方,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动手制作吊饰。
3、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先来学习第12课有趣的吊饰,一起来看看如何利用我们手上的材料来制作吊饰?(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探究方法。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2页,欣赏课本图片,寻找制作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吊饰是怎么制作的吗?
2、交流吊饰的制作方法:请同学回答,老师拿出半成品示范:
①画出漂亮的造型。
②剪出画好的图形,添加装饰。
③将图形贴在长绳。
3、开拓思维
考考大家,老师在纸上剪一个图形,谁能跟老师剪出同样的图形呢?(2次),
谁能剪出与老师不一样的图形呢?(举手演示),
总结:除了这些图形,我们还可不可以制作出其他的小动物、小房子、小车子等造型呢?甚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刚刚剪出来的这些图形拼接出不同的造型。
4、小组讨论设计吊饰的图形,你们想制作哪些形状的吊饰呢?
小结:同学们想出来的造型非常有趣:有动物、植物、人物还有交通工具等,都非常有创意。
(三)创作体验,体验乐趣
1、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小吊饰,装扮教室。
2、指导学生制作,鼓励学生创新。强调: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四)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1、学生评价:说说你觉得哪一小组的作品最漂亮?为什么?
2、老师总结
(五)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制作漂亮、有趣的吊饰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做出更多有趣的吊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