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讲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位置、范围、气候特征,让学生结合图片和材料进行学习。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位置及名称。
3.掌握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极地地区的丰富资源,认识极地的科学考察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3.南极的自然资源概况。
(二)教学难点
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具。
●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教师 复习前面所学的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北极圈、南极圈(导入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讲授新课)
板书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位置、范围
读图 教材P.60图7-40和P.62图7-42要求学生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教师 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小结
板书 1.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4)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板书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 (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阅读 教材P.62《南极洲》和P.64海上浮冰》、《南极冰盖》。
提出 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
讲述 浮冰陆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在水下部分的体积巨大,所以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浮冰撞毁而沉没。
板书 二、气候
活动 阅读教材P.63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要求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小结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活动 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
(课堂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特征,大家要掌握两极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
●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位置、范围
1.北极地区
2.南极地区
二、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