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2 09: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好神仙
懒惰
奢侈浪费
在位30天
爱好木工
多疑惑
皇帝: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英宗 王振 司礼监
宪宗 汪直 锦衣卫
武宗 刘瑾 司礼监
熹宗 魏忠贤 司礼监
宦官专权
明神宗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帝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土地兼并
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
社会动荡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
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陕北连年灾荒
政治腐败
土地兼并
赋税沉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明末农民起义
李自成起义


主力军
1627年
1644年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京师,明朝灭亡
壮大队伍,进军中原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
提出均田免粮
建立大顺政权
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
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
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
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等。
均田:
免赋:
土地兼并
赋税沉重
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
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因此大大激发了农民的
革命积极性。
明朝灭亡
1644年
崇祯帝自缢煤山
灭亡时间
灭亡标志
被谁灭亡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崇祯帝
建立时间
1616年
建立者
努尔哈赤
建立民族
女真族
影响
明朝北部受到威胁
统治区域
东北
后金的建立
发展
女真
后金
满洲
1635

1636
皇太极
山海关
吴三桂
清兵入关
入关时间
1644年
背景
李自成推翻明朝,占据北京
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清
结果
李自成失利,后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清朝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明朝灭亡的原因
政治日益腐败,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后金的崛起,消耗了明朝的国力。
课堂小结
明朝的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爆发根本原因
失败重要原因
理解历史逻辑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逻辑,正确的是( )
A 政治腐败 人民负担加重 农民起义 阶级矛盾尖锐
B 人民负担加重 农民起义 阶级矛盾尖锐 政治腐败
C 政治腐败 人民负担加重 阶级矛盾尖锐 农民起义
D 农民起义 阶级矛盾尖锐 人民负担加重 政治腐败
C
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D.“均田免赋”
D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