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类型 主要内容 地位
明代
药物学著作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末
科技著作
全面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末
农业科学著作
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的经验、科技和农学的创新成果
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天工开物》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
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注重实践
宋应星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徐光启
注重经验总结,实用性强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重农思想
明长城的选址特点
处于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连接线
位于崇山峻岭当中
位于北方国境线
修建的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功能
军事防御工程
明长城的组成
城墙
城台
烽火台
主体
可多面攻击敌人
传递敌情
长城的意义和寓意(长城精神)
历史价值: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秦长城
明长城
秦长城 明长城
目的
起止
建筑 材料
功能 象征意义 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土筑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
防止游牧民族袭扰的军事防御工程
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纽带,见证了古代建筑技术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1406—1420
明成祖
元大都
修建基础
修建时间
修建者
组成
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皇城、内城、外城
北京城
元大都
明朝北京城
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观南北。
体现了皇权高度集中与威严
明紫禁城平面图
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宫殿
重点
地位
紫禁城
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都是明代的大型建筑工程
都是为了强化统治、巩固皇权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戏曲
中国古代主要文学形式发展线索
小说创作在明朝处于黄金时期。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对大众文化艺术的爱好和需要不断增长
书名 作者 朝代 主要内容 评价
罗贯中
元末明初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的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优秀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
明代中期
以玄奘西行为原型,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体裁:都是章回体小说
内容:都是反封建
迎合市民生活
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
历史小说:以历史题材为基础,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
历史著作:准确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小说与艺术
书法名家:董其昌
绘画名家:徐渭。
《牡丹亭》
地位
内容
作者
艺术形式
汤显祖
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戏剧
课堂小结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名著
明长城和北京城
小说和戏剧
李时珍:《本草纲目》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演义》
徐光启 《牡丹亭》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汤显祖 《水浒传》
课后活动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