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使学生能够在3-4米距离之内完成传接球。3.在游戏中增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意识。 场地器材 1.球场两个 2.篮球35个
教学内容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重点、难点 1.传球的重点:伸臂、翻腕、拨指; 难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协调用力的有机组合;2.接球的重点:伸臂、后引、缓冲。 难点:接球时缓冲的有机组合。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球性练习→游戏导入→传接球讲解、示范与练习→拓展提升比赛→放松小结
部分 时间 学习内容 组织与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准 备 部 分 2分钟 1.整队、检查人数。2.宣布本节课内容。3、加强本节课纪律和安全教育。 组织:▲▲▲▲▲▲▲▲▲▲▲▲▲▲▲▲▲▲▲▲▲▲▲▲▲▲▲▲ ☆☆:教师 ▲:学生要求:集合快、静、齐 1.集合队伍,宣布上课内容;2.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 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认真听讲上课内容。 1次
准 备 部 分 2分钟 1、球性练习(配音乐)①手腕拨球 ②单手肩绕环 ③胯下绕环④ 全身绕环⑤ 原地高低运球 图:××××××××××××××××××○○○○○○○○○○○○○○○○○○△要求:认真模仿老师动作,并且到位 1.组织练习队伍2.带领学生球性练习3.、边练习边提醒动作规范性 1.迅速排好练习队伍2.认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3.、动作到位有力 1次
准 备 部 分 4 分钟 2.抛接球抱团:自抛自接从抛1米高、2米、3米、高抛拍掌。惩罚:没有接住球的同学俯卧撑5次。 组织:▲ ▲ ▲ ▲ ▲ ▲▲ ▲ ▲ ▲ ▲ ▲要求:1、学生自抛球落地时要把球接住2、要按老师要求的高度抛球 1.讲解游戏规则以及方法2.组织男生先示范,女生观察3.先教师喊数示范,后选取学生4.观察并维持游戏秩序5.强调高抛时落点不能离自己太远避免相撞安全问题 1.认真听讲游戏规则2.积极参与游戏3.注意游戏的安全性 3-5次
部分 时间 学习内容 组织与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次数
基 本 部 分 16分钟 双手胸前传接球1.动作口诀:传球的口诀:“蹬、伸、旋、拨”接球的口诀:“迎、收、屈、缓”2、重难点:传球的重点:伸臂、翻腕、拨指接球的重点:伸臂、后引、缓冲传球的难点:蹬地伸臂、翻腕拨指的协调用力有机组合接球的难点:接球时缓冲的有机组合3.易犯错误(1)持球时两肘外展(2)接球时不缓冲 要求:1.尝试性练习的组织:四列横对散开,一、三排向后转。要求:带着问题进行尝试2.讲解、示范的组织:四列横对集合要求:积极思考,认真看教师示范3.练习1)、2)的组织:四列横对散开要求:准备姿势正确,持球准确4.练习3)、4)、5)、6)的组织:四列横对散开,一、三排向后转要求:体会传球时的蹬地、伸臂动作和接球时的缓冲动作组织队形:▲▲▲▲▲▲▲▲▲▲ ▲▲▲▲▲▲▲▲▲▲ 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尝试与观察2.教师讲解、示范3.组织学生进行练习3.巡视点拨,关注学习困难学生4.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巡视点评,参与实践4.参与展示与评价,点拨动作要点及练习中的需改进之处 1.学生积极思考,带着问题进行尝试与观察,探究互学2.学生观察、思考、记忆3.学生进行以下练习1)准备姿势、持球手型练习2)持球模仿传球动作3)两人一组模仿传接球动作4)近距离传接球练习5)中距离传接球练习6)自选距离传接球练习 每个练习2分钟
11分钟 拓展提升练习:游戏(一对四):面对面,四个同学为一组先一个同学分别传球给令外三个同学。然后轮换,只要其中一个同学把球传失了全组惩罚:全组上下蹲10下。 组织队形:▲ ▲ ▲ ▲ ▲ ▲ ▲ ▲ 要求:游戏中,尽量保持传接球动作不变形,并能做到快与准。 1、讲解游戏比赛规则。2、组织游戏比赛队形。3、监督游戏比赛过程,维持秩序。4、强调游戏比赛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1、认真听讲并遵守游戏比赛游戏比赛规则。2、注意游戏比赛的安全。 5次
结 束 部 分 5分钟 一、素质练习立卧撑跳(15×2组)二、放松组合:1、相互抖手放松2、意念深呼吸(配合柔和音乐)三、小结 组织队形:组织:▲▲▲▲▲▲▲▲▲▲▲▲▲▲▲▲▲▲▲▲▲▲▲▲▲▲▲▲☆☆:教师:学生要求:尽量让身心处于放松状态。 1、集队,领做放松操;2、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评价。 1、听老师总结并进行放松操练习;2X8拍/每组2、师生再见。 1次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 120 次/分 练习密度: 45%±5%
运动负荷表征 1.脸红(达到 )2.出汗(达到)3.气喘(达到)4肌肉疼痛(个别没达到) 教师课后反思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重难点突出了,让学生展现了自己,发挥了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学得高兴,玩得也非常开心。不足之处是激励太少,表扬的范围比较小,而对做得差的学生批评有点多。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在课前要做好调查,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认真地研究教材,考虑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