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如果信仰有颜色,
那一定是
中国红
我没有孟女士那么幸运,我们经历类似,但是结局有很大差异,中国给她提供强大的支持,同时在外交领域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孤立无援。
法国阿尔斯通前高管皮耶鲁齐
中国外交事业成就斐然
新中国四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949.10.2
1953年底
1954年
1955年
中苏建交
周恩来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中国,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程内容: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1.通过自主读文了解我国20世纪70年代三大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实。(重点)
2.通过分析材料认识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难点)
3.通过欣赏视频和阅读材料,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习目标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放声大笑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上空冉冉升起
思考:图片与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1.中国回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背景:
(1)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也是常任理事国;
(2)在美国等国家操纵下, 新中国被排斥在外,由台湾当局占据。
一: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5年顾维钧在联合国签字
后右二为共产党董必武
(3)新中国作了长期的努力。
年份 赞成 反对 弃权
1950 10 37 8
1955 12 41 6
1959 29 43 9
1962 42 55 12
1970 51 47 25
重返联合国经过
台湾占据着常任理事国席位
2、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1959年毛泽东与亚非朋友在一起
②亚非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③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
材料: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深陷越战泥潭。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思考: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联合国旗帜以及会徽
4、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意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必将对联合国有利,也对她自己有利”。
二、打破坚冰
——中美关系改善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什么对策?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1.中美建交
建国初期,中美关系紧张时的宣传画
外交孤立;
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
二、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 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②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可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因为越南战争,军事、经济实力受到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为了摆脱困境,尼克松试图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关系。
③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欲改善中美关系,增强对付苏联的实力。
中国方面(主观)
美国方面(客观)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需求!
材料研读:想一想,2.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3、中美建交过程
阅读课本86--87页,完成中美建交历程时间轴。
1971.4
1971.7
1972
1979
“乒乓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周恩来接见美国乒乓代表团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周恩来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中美关系
阅读课本86--87页,完成中美建交历程时间轴。
1971.4
1971.7
1972
1979
“乒乓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
拉瓦尔品第,我们消失了48小时,对外宣称的理由是我身体不适,但我们真正的目的地是北京。在华盛顿,只有总统和我的首席助手黑格知道我真正的使命。——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中美关系中的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今)
1971年,周恩来和基辛格
1972年,毛泽东和基辛格
2002年,胡锦涛和基辛格
2018年,习近平和基辛格
2019年,习近平和基辛格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原名海因茨·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inz Alfred Kissinger) 1923年5月27日出生于德国菲尔特,犹太人后裔,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 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前美国国务卿
外交“活化石”
阅读课本86--87页,完成中美建交历程时间轴。
1971.4
1971.7
1972
1979
“乒乓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中方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美方声明: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思考:两个时代的含义?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中美由敌对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时代
1972年,周恩来和尼克松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
阅读课本86--87页,完成中美建交历程时间轴。
1971.4
1971.7
1972
1979
“乒乓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4.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
①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②有利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
美国承认
“一个中国”原则
③推动了中日建交。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合作探究】
2021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簏、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杨洁篪(chí)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办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
————2021年3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请试着判断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并阐述你的理由(4分)
1、越来冲突紧张。理由:中美意识形态、国家性质的分歧;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美国干涉我国台湾、香港等内政问题。
2、逐渐缓和,走向合作共赢,在曲折中发展。理由: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等。
5.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追随美国的日本,促使日本积极谋求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中日两国政府签约仪式
时间:
1972年
人物:
田中角荣(日本首相)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注意:中日建交的时间早于中美建交!
阅读教材87、88页,并观看视频,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理念、目标、成就、特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四、全方位外交
1.时间:
2.外交政策:
3.外交原则: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外交策略:
(1)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
欧盟国家
中日关系
睦邻友好关系
政治经济合作
积极发展关系
稳定发展
逐步实现正常化
(2)积极参与全球外交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5.外交布局:
四、全方位外交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6.外交成就:
(1)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如: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四、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尊严来自实力
知识拓展: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实力)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国际环境)
4.中国外交家的智慧与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长在红旗下,生在春风里,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目光所至皆华夏,五星闪耀皆信仰。
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何其幸运,生于华夏,
愿山河无恙,祖国繁荣昌盛。
目标回归:
1.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三项外交成就?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时间?会议?
3.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1971、1972、1979)?其中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4.中日建交的时间?日本首相?
5.中日关系最大的障碍是?中美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中美建交的前提?中美两国关系的转折点?
6.说出三项新时期的外交成就?特点?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
7.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2年,田中角荣
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尼克松访华
2001年APEC会议,2001加入WTO,”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点: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外交布局
国家利益
外交事业的发展
1971.10
1971.4
1971.7
1972
1979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乒乓外交”
基辛格访华
尼克松访华
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未建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1.(2021·福建省·18)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升起,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这体现当时中国(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推动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改善了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2.(2021·浙江宁波·2)20世纪70年代,标志着中美结束长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3.(2021·江苏扬州·10)图5中人物口袋里揣着露出“PEKING(北京)”字样的纸张,手举乒乓球和球拍比着“胜利”的姿势。他可能在庆祝(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国和美国关系出现缓和迹象
D.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4.(2021·江苏宿迁·13)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发出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B.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D.与苏联争霸处于不利地位
5、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尼克松访华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 ④ ① ③ C.② ① ③ ④ D.① ② ④ ③
6.(2021·新疆·8)2021年4~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德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讲话,同联合国秘书长通电话、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两国核能合作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反映我国( )
A.顺应经济的全球化 B.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C.开展全方位的外交 D.注重新能源的开发
7.(202贵州黔东南·8)“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医疗科技全面领先世界
【拓展提升】
假如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请你就孟晚舟事件阐明我方的立场及依据。(运用课本知识,语言简洁,不少于100字)
参考格式:
第1段:该行为的内容、实质、影响、我方态度。
第2段:重申自己的立场(愿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主席
外交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