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4-15 17: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五年级导学案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分数乘法(一)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张丽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4页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的原理。
2、初步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述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能用完整而优美的格式书写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的原理。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学生独立自主学习P2-P3页中的例题和所有练习题,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一、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合作探究
二、展示自我,交流汇报
○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三、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备注:
○1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
○2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
○4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
○5提倡有创意的想法。
○6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
自我挑战
三、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
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
集体反馈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
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必做题:书上第4页4、5题
选做题:第4页的数学故事
课题
分数乘法(二)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预习和自学( 在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
1、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
2、互相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继续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
指名板演,集体讲评。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教师评价。
合作探究
2、 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
(1)组内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
(2)然后独立计算
(3)以小组为单位:订正,
集体反馈评价
自我挑战
第6页练一练1、
第6页练一练2、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
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必做题:第6页练一练3.、
选做题:第6页练一练4、
课题
分数乘法 (三)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张丽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9页
学生提供
长方形纸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1、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预习和自学( 在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
先读一读教科书第9页的一段话。
再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汇报小组重点进行汇报,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计算?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
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小组汇报
汇报小组汇报完毕,请同学们提问,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合作探究
3、折一折,涂一涂 (解决3/4×1/4-=?)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3/8×1/2 5/6×1/3
说一说:
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想一想:
此法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组内交流
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
自我挑战
二、巩固练习我最棒:
1、试一试:
1/4× 2/3 3/52/9 7/8×5/14
2、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提问: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
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题。
选做题: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7和数学故事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张丽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0-12页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独立做题
教材第10页2、3题
汇报结果
指名说出个别题的意义。
合作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第10-11页2、4、5、6、7、9、10题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师生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题中的现实意义,渗透环保意识
鼓励学生说出所列算式的含义
自我挑战
教材第11页11题
鼓励学生先估算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
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12页12、13题
选做题:教材第12页14题
课题
展开与折叠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孙海叶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若干个正方体,附页
学生提供
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学习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动手操作
活动1:由立体到平面。
活动提要:(1)请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

(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完成由立体到平面的操作过程。
活动2:学生剪好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观察,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活动3、由平面到立体。利用附页1,附页2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
二、做一做课本16页
1、 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

2、 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

小组活动1:由立体到平面。
活动提要:(1)请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
(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完成由立体到平面的操作过程;
小组活动2:学生剪好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观察,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3、由平面到立体。利用附页1,附页2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
做一做
1、 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

2、 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

布置课前预习22—24 页。
合作探究
交流自学情况    
二、汇报交流  
师:请各组的组长汇报一下  
组别  
  
展开图形  
总数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全班合计  
 ? 
 ? 
 ? 
  
 
三、小组展示成果,
(展示学生作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自我挑战
练习课第17页“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练一练
1、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说出与1号、2号、3号面对面的各是几号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2试一试。

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找出相对的两个面,并分别做上记号。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书上17页题任选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讲授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孙海叶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课本13-15页。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1、 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3、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让学生填14页表格
1、 说一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13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以小组为单位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集体讲评。
2、认一认。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13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小组之间交流。
3、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7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布置课前预习 13-15页。
合作探究
本组交流自学情况。
把本组解决不了的或讨论有争议的题分组交 流。
把集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写下来,由教师讲解。
自我挑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CM?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高与宽相等,长、宽和高分别多少CM?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
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课本15页练一练2和4题任选
课题
倒数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1、几个中国的汉字,“杏”“呆”“吞”2、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P24
学生提供
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倒数的例子
学习
目标
1、我能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我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
1、观察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
?
2/3×3/2= 2×1/2=
8/11×11/8= 1/10×10=
7/9×9/7= 7×1/7=
6/5×5/6= 1/5×5=
?
2、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 )
?
3、每个算式的乘积都是( )
?
二、通过实例讨论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
?
三、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倒数的例子
?
?
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有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会变成什么字?把“呆”字颠倒呢?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板书课题:倒数
?
合作探究
一、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
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小组内交流或展示。
?
二、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上面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
2、算式左边两个乘数的关系。(分子和分母互相颠倒)
3、倒数的概念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怎样描述上面算式的的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乘积是1 乘积是1

2/3×3/2=1 5/6×6/5=1 1/2×2=1 1/3×3=1
2/9×9/2=1 7/2×2/7=1 1/7×7=1 1/5×5=1
(分子分母颠倒) (分子分母颠倒)
四、知识拓展
1、0有到数吗?
2、举出生活中的倒数的例子。(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互为”两字的含义的呢?如互为朋友是指相互是朋友......
1、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
2、在展示环节中,学生有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
3、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及时鼓励。
?
4、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
5、主要让学生理解整数可以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
?
6、让学生理解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
?
7、1的倒数还是1。
?
?
自我挑战
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9 11 13/5 1 2/3
?
?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1、课本24页的练一练
?
课题
分数除法(一)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长方形的纸张,并折叠好这张纸的4/7。
学生提供
长方形的纸张、彩色笔
学习
目标
1、我能理解分数出发的意义。2、我能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我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图形语言,解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自我学习,动手操作
(一)、涂一涂,算一算
?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一张纸的几分之几?
?
1、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通过做课本26页的填一填,想一想, 你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
1、我们已经掌握了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分数除以整数怎样计算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一下。板书:分数除法(一)
2、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在组长的指导下,轮流进行交流和解惑。
?
2、组长记录交流情况,组员修正和完善自学成果
?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 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2、学生根据探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预设学生回答:
(1)、在第一题中,学生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得到4/7÷2=2/7,此时学生可能会得到什么?
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
三、交流解惑
1、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即:课本26页填一填,想一想。)
四、知识延伸
1、填一填:
( )×5=1/2 ( )×2=4/5 4×( )=1/4
2、试一试:8/9÷6= 4/15÷12=

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
2、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3、要给与回答预设问题的学生适当的奖励。
4、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质疑,教师点拨。
?
?
自我挑战
课本26页练一练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批改
3、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
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课本31页第二题
?
课题
分数除法(二)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1、 圆形纸片 2、一根两米长的绳子
学生提供
1、圆形纸片 2、一根两米长的绳子
学习
目标
1、我能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2、我会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推导过程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1、课前小热身
3/8÷5= 8/9÷8= 5/6÷5=
?
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并评价。
?
2、预习设计
分一分:
(1)、有四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每两个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
(2)、有四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每一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
(3)、有四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每1/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
画一画:
(1)有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截成每段长1/2米,可以截成几段?
?
(2)有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结成几段?
?
(3)有一根两米长的绳子,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3、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学习学习目标(2)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1、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板书:分数除法(二)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在组长的指导下,轮流进行交流和解惑
2、组长记录交流情况,组员修正和完善自学成果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2、学生根据探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预设学生回答:
(1)有四张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每( )张分一份,可分成( )份?
生1可能回答说:每(1/3)张一份,可分成(12)份。
生2可能回答说:每(1/4)张一份,可分成(16)份。
1、分层练习,完善认知(看情况定,需要展示的要展示)
三、交流解惑
出示一下题目:
4÷( )=4×2 2÷( )=2×3
4÷( )=4×4 2÷( )=2×2
4÷( )=4×3 2÷( )=2×( )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呈上这个分数的倒数。
四、知识延伸
课本28页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判。
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
?
?
?
2、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
?
?
3、要给与回答预设问题的学生适当的奖励。
?
?
?
?
4、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质疑,教师点拨。
?
?
自我挑战
课本28页练一练的第三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批改
3、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
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预留
作业
必做题:课本28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
课题
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应用题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一幅和课本相同的操场上的活动图
学生提供
?
学习
目标
1、我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解方程中,我能正确计算分数的除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1、借助课本29页的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1、学生自主交流,交流后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类似问题。
2、学生也可用算术方法解。
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在组长的指导下,轮流进行交流和解惑
2、组长记录交流情况,组员修正和完善自学成果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2、学生根据探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预设学生回答:
操场上打篮球的有( )。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 ),踢足球的有几人?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 ),踢足球的有几人?
学生不管用算术方法还是方程解,教师都应给与肯定。

三、交流解惑
1、课本30页第一题
学生上黑板演示,教师集体讲评。
2、课本第30页第二题
先向学生讲清“八折”的含义,即现价是原价的8/10.
四、拓展延伸
我的体重是爸爸的1/3,我的体重是29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
?
?
2、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
?
3、要给与回答预设问题的学生适当的奖励。
?
?
?
?
?
?
?
?
4、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质疑,教师点拨。
?
?
?
?
?
5、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
自我挑战
?
智力冲关我最棒:
?
星期天,妈妈用这月工资的2/3给小英买了一台电子琴,花了1500元。后来又给小英买了一身衣服,花了这月工资的1/5。妈妈共花了多少元?
?
?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课本30页的第三题
?
课题
整理与复习(一)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本单元的攻关练习题
学生提供
?
学习
目标
我能掌握本单元应该掌握的知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你学到了什么
1、请你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与同伴交流。
2、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
合作探究
基础知识面对面:
一、填一填。
1、甲数的1/3是14,甲数是( )。
2、60的5/6是( ),( )的8/9是72。
3、1除以一个真分数的商,一定比1( )。
4、18的1/2等于36的( )。
5、10是( )的倒数,2/3和( )互为倒数。
6、最小的质数的倒数是( )。
7、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3,甲数和乙数相比,( )大。
基本技能现场演:
一、计算
3/7×5/9 12÷5/8 2/3÷4/15
5/12×4/15 6/25÷3/10 7/20÷3/10
14/15-4/5 24×3/4 1÷2/3
二、买电视机
1、原价2600元(打八折)
现价?元教师2、原价2880元(打七折)
现价?元
型号和大小都一样,买哪一种便宜呢?
三、把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综合能力展示台:
一、小明有15张邮票,是小芳邮票张数的3/4.
(1)小芳有多少张邮票?
(2)小丽的邮票张数是小芳的3/5,小丽有多少张邮票?
二、东方小学五(2)班每周的课程表上共有30节课,其中语文课占1/5,数学课占1/6,体育课占1/10,音乐课占1/15,语文课、数学课、体育课、音乐课每周分别有多少节?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批改
3、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4、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
?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鼓励
?
?
自我挑战
?
?
课本38页的第五题、39页的第9题
?
?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本单本单元的单元测试卷
?
课题
数学与生活 1、粉刷墙壁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
学生提供
调查本班教室的长、宽、高的长度以及前后黑板的长、宽、高的长度
学习
目标
1、我能用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1)、小组合作一
?
1、教室前后黑板共有多少块?分别测量前后黑板的长和宽。
2、教室左右两面墙共有多少个窗户,多少个门?分别测量每个窗户的长和宽‘每个门的长和宽。(2)、小组合作二
?
1、左右两面墙(除去窗户和门)的面积分别为-----平方米和-----平方米。
2、如果想粉刷除地面以外的五面墙,那么需要粉刷的墙壁面积总和约为-------平方米。
(3)购买涂料
课本36页、37页上面的两个问题
我们今天要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劳动,要帮着学校粉刷我们班教室,那么我们需要调查那些数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板书:粉刷墙壁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在组长的指导下,轮流进行交流和解惑
2、组长记录交流情况,组员修正和完善自学成果
?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2、学生根据探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预设学生回答:
?
(1)要粉刷前后的墙面,除去门窗的面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指名学生回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计算
(2)购买涂料的包装和价格:两种
?
?
三、交流解惑
在以上有困惑的地方标上记号,并与小组讨论和交流
?
?
三、知识延伸
1、填一填:
(1)粉刷墙壁时,在无损耗的情况下,每平方米需要涂料0.5千克,如果学校长仓库需要粉刷的面积为60平方米,则共需要涂料( )千克。
(2)小明的房间长6米,宽4米,高3米,如果窗户和门的面积共15.2平方米,若想粉刷除地面以外的五面墙,则要粉刷的面积为( )平方米。
?
?
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
?
?
?
2、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
?
?
3、要给与回答预设问题的学生适当的奖励。
?
?
?
?
4、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质疑,教师点拨。
?
?
自我挑战
?
?
课本37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批改
3、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
?
?
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某仓库粉刷墙壁,仓库长50米,宽40米,高5米,门窗面积约为50平方米,如果想粉刷除地面以外的五面墙,这个仓库粉刷的墙壁面积约为多少?
?
课题
折叠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郭志芳
审核人
?杜秀玲、吕玉梅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提供
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以及课本99页至103页的附页
学习
目标
1、我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图形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
1、课本38页的想一想
?
2、课本38页的画一画
?
3、课本38页的做一做
?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将提前准备好的封闭的立体图形拿在手中,问学生它的形状像什么? 板书课题:折叠
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在组长的指导下,轮流进行交流和解惑
2、组长记录交流情况,组员修正和完善自学成果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2、学生根据探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预设学生回答:
?
(1)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
二、交流解惑
?
一个小仓库的形状就是你叠出来的样子,而它各边的实际长度是课本38页的图的相应长度的100倍,这个小仓库的面积是( )平方米。
三、拓展延伸
课本39页的第二题(建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此问题)
?
?
?
?
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点拨、鼓励。
?
?
2、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学生要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
?
3、要给与回答预设问题的学生适当的奖励。
?
?
?
?
?
?
?
?
4、组内交流,组与组之间质疑,教师点拨。
?
?
?
?
?
?
?
自我挑战
?
课本38页的第一题以及39页的2题
?
?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校对批改
3、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
?
5、教师巡视,帮助后进生完成作业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
?
临漳教研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体积单位换算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1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提供
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1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习
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知道相邻的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设疑激趣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问题:一个长方体,长0.5米、宽2分米、高6厘米,求它的体积。
认真审题,看清单位。
分组讨论,并展示出来。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3个得数都是它的体积,但因单位不同,结果也不同,它们是否相等呢?
今天我们探究体积单位换算后就知道了。
问题分三种来解决:
1用厘米作单位
2用分米作单位
3用米作单位
合作探究
探究发现
(一)猜想: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
(二)探究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探究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关系
(1)学生思考,动手操作:
(2)学生分组汇报.
2、想一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 =( )毫升
3、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讲解)
4、想一想:1立方米=( )立方分米
(三)体积单位的换算
1、口答,并说一说算法。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5升 = ( )毫升
4.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03立方米 =( )立方分米
3、小结: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4、学生独立试一试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小结: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取出1立方分
米的正方体,
量一量棱长,有两种方法计算
它的体积。
第一种:
1×1×1=1(立方分米)
第二种:
10×10×10=1000(立方厘米)
3和5也可以让学生总结
自我挑战
巩固反馈
填空,.
  0.9立方米=(  )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  )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书上51页2题,3题
课题
体积单位换算练习课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练习题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运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建立相关的空间观念,应用它们的进率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能正确选择单位。
3、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基本练习。
1、6.9立方米=( )立方分米 36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0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 )立方米=3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米8厘米=( )米 3平方米8平方分米= ( )平方米
3立方米8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一根铁丝长5(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5( )
一间客厅的面积是30( ——),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100( )
一瓶牛奶的容积是250( )
小组交流
分组展示
合作探究
实际应用
1、一个长方体金鱼缸,从里面量长是80厘米,宽是40里面,高是60厘米,缸内水面离缸口10厘米。缸内的水有多少升?
2、 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8米,宽1.5米,深8分米,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升?
3、公园要挖一个游泳池,长60米,宽12米,深1.6米挖出的土有多少立方米?将这些土铺在一段长800米,宽8米的跑道上,可以铺多厚?
要找出每道题的切入点再利用公式计算
自我挑战
要挖一个池面长50米,宽20米,蓄水2500立方米的水池,至少挖多深?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一个正方体的水箱,每边长4分米,把这样一箱水倒入另一只长0.8米,宽25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是多少厘米?
课题
练习四(可分两课时)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学生提供
书上52——53页
学习
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解答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知识归纳
1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分别有哪些?
2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
二、进行练习P52---53
1题求图形的体积
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题、利用长求它的宽和高,再求体积
3题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4、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块橡皮约10
一本词典约900
一个文具盒约0.35
一个用品约0.6
5、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

6先求谁的面积?说出计算过程。
7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并板示出来
分组讲解组员点评
教师点评最后
引导学生总结
合作探究
8、9、10题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变换单位。
尝试表面积、体积、容积的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出来并讲解,找生点评
自我挑战
填空
1、6.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3040毫升=(   )升(  )毫升
3、1立方分米60立方厘米=( )升
解答题
1、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是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多少米深?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P53,第九题。(必做题)
拓展:制作一个长13.5分米,宽12分米的无盖长方体水箱,要使这个水箱最多可装1296升,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选作题)
课题
有趣的测量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量杯、直尺等
学生提供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石块、水、直尺、盆子等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激趣导入: 如果让你求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你将做些什么呢? (出示一块不规则的石块)那么,我手里现在拿着一块石头,你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 我很想知道这块石头的体积,但我又不知怎么办,你们能帮我想出解决的办法吗?(学生稍做议论)
测量数据,并计算
合作探究
二、经历探索过程:
1、我要知道的是这块石头的体积,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指的是什么呢?(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
2、P54方案一:放入石块后,水面的升高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展示 合作交流

1、每组汇报各自的方法、结果。并让学生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依据。
2、总结各组都采用了什么测量方法。(使学生知道测量的方法是多样的。)
3、老师适时点拨
4、交流学习心得
四、知识拓展: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容器里水深15厘米。现放入一、一块橡皮泥后,水深18厘米,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每组写出各组的方法
自我挑战
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3分米,容器里装有水,水中沉有石块。将石块取出后,水面下降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P55、1题(必做题)2题(选做题)
临漳教研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框架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课题
体积单位换算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1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生提供
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1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学习
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知道相邻的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设疑激趣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问题:一个长方体,长0.5米、宽2分米、高6厘米,求它的体积。
认真审题,看清单位。
分组讨论,并展示出来。
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3个得数都是它的体积,但因单位不同,结果也不同,它们是否相等呢?
今天我们探究体积单位换算后就知道了。
问题分三种来解决:
1用厘米作单位
2用分米作单位
3用米作单位
合作探究
探究发现
(一)猜想: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为什么?
(二)探究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探究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关系
(1)学生思考,动手操作:
(2)学生分组汇报.
2、想一想: 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 =( )毫升
3、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讲解)
4、想一想:1立方米=( )立方分米
(三)体积单位的换算
1、口答,并说一说算法。
  8立方米=( )立方分米
  0.54立方米=( )立方分米
2、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1.35升 = ( )毫升
4.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7.03立方米 =( )立方分米
3、小结: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4、学生独立试一试
  34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96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5、小结: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取出1立方分
米的正方体,
量一量棱长,有两种方法计算
它的体积。
第一种:
1×1×1=1(立方分米)
第二种:
10×10×10=1000(立方厘米)
3和5也可以让学生总结
自我挑战
巩固反馈
填空,.
  0.9立方米=(  )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  )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书上51页2题,3题
课题
体积单位换算练习课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练习题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能进一步运用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建立相关的空间观念,应用它们的进率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能正确选择单位。
3、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基本练习。
1、6.9立方米=( )立方分米 36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0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 )立方米=3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米8厘米=( )米 3平方米8平方分米= ( )平方米
3立方米8立方分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一根铁丝长5( ),一块橡皮的体积是5( )
一间客厅的面积是30( ——),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100( )
一瓶牛奶的容积是250( )
小组交流
分组展示
合作探究
实际应用
1、一个长方体金鱼缸,从里面量长是80厘米,宽是40里面,高是60厘米,缸内水面离缸口10厘米。缸内的水有多少升?
2、 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8米,宽1.5米,深8分米,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升?
3、公园要挖一个游泳池,长60米,宽12米,深1.6米挖出的土有多少立方米?将这些土铺在一段长800米,宽8米的跑道上,可以铺多厚?
要找出每道题的切入点再利用公式计算
自我挑战
要挖一个池面长50米,宽20米,蓄水2500立方米的水池,至少挖多深?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一个正方体的水箱,每边长4分米,把这样一箱水倒入另一只长0.8米,宽25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是多少厘米?
课题
练习四(可分两课时)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体积单位(容积单位)的换算及应用
学生提供
书上52——53页
学习
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能解答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知识归纳
1说一说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分别有哪些?
2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
二、进行练习P52---53
1题求图形的体积
请学生看书上的图然后回答: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题、利用长求它的宽和高,再求体积
3题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4、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一块橡皮约10
一本词典约900
一个文具盒约0.35
一个用品约0.6
5、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说一说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计算方法。

6先求谁的面积?说出计算过程。
7让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两个图形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并板示出来
分组讲解组员点评
教师点评最后
引导学生总结
合作探究
8、9、10题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变换单位。
尝试表面积、体积、容积的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出来并讲解,找生点评
自我挑战
填空
1、6.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2、3040毫升=(   )升(  )毫升
3、1立方分米60立方厘米=( )升
解答题
1、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是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多少米深?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P53,第九题。(必做题)
拓展:制作一个长13.5分米,宽12分米的无盖长方体水箱,要使这个水箱最多可装1296升,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选作题)
课题
有趣的测量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李海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量杯、直尺等
学生提供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石块、水、直尺、盆子等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一、激趣导入: 如果让你求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你将做些什么呢? (出示一块不规则的石块)那么,我手里现在拿着一块石头,你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即不是长方体也不是正方体)。 我很想知道这块石头的体积,但我又不知怎么办,你们能帮我想出解决的办法吗?(学生稍做议论)
测量数据,并计算
合作探究
二、经历探索过程:
1、我要知道的是这块石头的体积,那么这块石头的体积指的是什么呢?(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
2、P54方案一:放入石块后,水面的升高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与石块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展示 合作交流

1、每组汇报各自的方法、结果。并让学生说明使用这种方法的依据。
2、总结各组都采用了什么测量方法。(使学生知道测量的方法是多样的。)
3、老师适时点拨
4、交流学习心得
四、知识拓展: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容器里水深15厘米。现放入一、一块橡皮泥后,水深18厘米,这块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每组写出各组的方法
自我挑战
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3分米,容器里装有水,水中沉有石块。将石块取出后,水面下降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P55、1题(必做题)2题(选做题)
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齐敬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56、57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我要学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情境导入
学生回答问题1后,在黑板上展示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是怎样的?
2·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56页图)
导语:春天来了,让我们去野外活动去吧!
合作探究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各小组口头回答问题1、2、3,并且相互补充,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所在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4、5,在展示区展示出线段图,并列出每一步算式
展示出综合算式,并得出结果
练习56页“试一试”,进一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算法
思考并展示出问题6
六、练习57页第2题
1·你从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2·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什么?
4·怎样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说说数量关系?怎样求摄影小组的人数呢?
5·把什么作为分的对象?这里的单位一是谁?
6·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课本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评出分数
纠正错误
作业设计
课本第57页“练一练”第3、4题
课后反思
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二)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齐敬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P58、59页教材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学会用画图分析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情境导入
学生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同桌交流
反馈评价
导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我们班的情况?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几个问题
1·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2·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又是什么意思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问题1、2、3、4反馈补充
学生讨论,说说估计结果,陈述理由,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各小组展示数量关系图(提示:线段图、条形统计图)
交流解决问题,展示出解题过程
对比观察,总结发现
对第四个问题,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思路,反馈总结
练习:59页试一试
初步感知
1·(出示图片或课件)这是一则有关第十届动物车展的信息:第一天成交量:65辆,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5
2·“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与上面的练习有什么不同?
3·“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是什么意思?增加了谁的1/5?
4·那么你能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在什么范围,并说说理由吗?
二、再次探究
刚才大家都估计了结果,你怎么把这个题目中的关系表示出来,让别人看懂你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
1·刚才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能够狠清楚地看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第二天成交了多少,看看和我们估计的结果是否一致。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种解题思路,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又有什么联系?从中你又能发现什么?
四、将第二个条件改为“第二天比第一天减少了1/5”后,问题该怎么解决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第59页练一练2、4题
评出分数
纠正错误
作业设计
第59页练一练3、4、5题
课后反思
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三)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齐敬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P60例题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学会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估算意识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情境导入
一、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导语:同学们,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节约用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刚家的用水情况。
一,出示例题
合作探究
思考问题1,小组交流。
二、结合问题情况进行估算,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尝试自己动手画图(线段图),并回答问题3四、思考,列方程,展示到各自的区域。
五、同学相互纠正,补充
六、各小组代表谈谈分数混合运算中运算律是怎么运用的。
七、对第五个问题自主找出等量关系,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计算
八,巩固练习:练一练第一题
一、出示问题: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
二、结核问题进行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和依据
三、引导学生尝试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四、同样的思路,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让学生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五、变题练习“比上月多用了1/7,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再分析题意。“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评出分数
纠正错误
作业设计
第60页练一练3、4题
课后反思
课题
练习五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齐敬霞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通过复习,我要更加熟练地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会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利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情境导入
同学回忆,复述我们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这个单元我们对分数的运算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到的分数知识和数学技能
合作探究
独立完成练习五各题
二、交流汇报
三、发现问题
四、讨论解答
第二题,求鸟笼的空间实际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第四题,拉拉队人数=全班人数—比赛人数
第六题,用方程解答
第七题,分析已知的信息,从具体的数字信息着手。
第八题,找出等量关系式,用线段图表示1、2中的数量关系
第九题,独立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计算练习
1、3/7*49/9-4/3 2、8/9*15/36+1/27
3、12*5/6+2/9*3 4、8*5/4+1/4
二、画线段图解答
庆丰米店运进1800千克大米,卖出5/9,还剩多少千克?
评出分数
纠正错误
作业设计
第63页第10题,11题选做
课后反思
课题
百分数的认识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孙丽芬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p64—66
学生提供
搜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应用的资料。
学习
目标
1.我能体会到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
百分数。
2.我会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会解释其意义。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其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预习自学p64,“比一比”的〈 1 〉。
?
思考一下问题:
?
1.、怎么用分数表示他们三个中球的可能性?
?

2、谁中球的可能性大?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
?

3、如果把它们的分母都变成一百好比较吗?试一试。
?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比一比”的〈 2 〉
?
二.自学“认一认”。
三.总结百分数的定义
?
?
?
一.同学们,我
们前面已经学过了有关分数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分数,百分数。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整理回顾自己独学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小组内交流独学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看情况定,需要展示的要展示)
完成p65“读一读,说一说”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四、知识拓展
我们学校现在的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2%,读作:﹙ ﹚,表示的意思是﹙ ﹚。
(三、四部分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学生交流、展示时,老师适时指导、点拨
?
?
?
自我挑战
?
?
P66第二题
?
?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必做题:p65__66的第1、3题。
选做题:p66的第2题和『实践活动』
?
课题
合格率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孙丽芬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合格率的教学内容。
学生提供
搜集生活中应用合格率的资料。
学习
目标
1、我会求百分率。例如合格率、优秀率、发芽率等百分率的解题方法。
2、能正确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会求百分率。
教学难点:会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课前复习
1、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
56/80﹦ 32/60﹦ 30/40﹦
2、我们全班实际有65人,今天出勤的是63人,出勤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例:甲牌的罐头抽查50箱,43箱合格。乙牌的罐头抽查60箱,50箱合格。哪种品牌的罐头合格率高?
?
1、合格率是什么意思?
2、怎样求合格率?
3、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4、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5、有疑问的地方做出记号。?
?
同学们听说过“ 合格率 ” 这个词吗?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什么是合格率,怎么求类似这样的问题。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整理回顾自己的独学情况,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
二、小组展示成果。
1、小组内交流独学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组长总结发言。?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完成书67页“试一试”可选作68页第3题。?
四、知识拓展
我校有49名教师,今天有一名教师因有事没到,我校今天的教师出勤率是多少?
1、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 在展示环节中,学生有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3、 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及时鼓励。
4、 ?
?
?
自我挑战
?完成书68页第4题。?
?
?
自我总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预留
作业
书68页第1、2题。
?
课题
蛋白质含量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孙丽芬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蛋白质含量的教学内容
学生提供
蛋白质含量的教材
学习
目标
1、我会解答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2、我会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百分数,并会叙述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教学难点: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黄豆中蛋白质含量约占36%,脂肪含量约占18.4%,碳水化合物含量约占25%。
说一说
36%、18.4%和25%分别是什么意思?
二、揭示课题。
根据上面的信息,250克黄豆中,蛋白质约有多少克?
1、怎样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一样吗?用什么方法?
2、列出算式后,怎样计算?能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吗?怎么化?
3、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
同学们喜欢吃黄豆吗?黄豆的营养很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36%…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整理回顾自己的独学情况,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
二、小组展示成果。
1、小组内交流独学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组长总结发言。?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250克黄豆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约有多少克?
2、把160%,0.8%化成分数和小数。
四、拓展延伸
养鸡专业户王奶奶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结果有5%的鸡蛋没有孵出小鸡,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教师适时板书:
1、 这个数×百分数﹦这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2、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再计算。
?
?
自我挑战
?
?
第一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相等吗?
?
?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
?
?
?
预留
作业
1、书70页的(练一练)
?
课题
这个月我当家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孙丽芬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这个月我当家的教学内容。。
学生提供
了解自家的支出情况。
学习
目标
1、我会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我会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法解答。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会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方程和算术两种方法解答。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自学本节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表格中各项数据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用方程怎么解?
3、根据条件写出等量关系式。
4、把等式中没有的条件设为x.
5、列出方程并解出来。
6、根据方程你会用算术法解答吗?
今天同学们当一回会计帮笑笑算算她们家这个月一共花了多少钱,同学们有兴趣吗?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整理回顾自己的独学情况,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
二、小组展示成果。
1、小组内交流独学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组长总结发言。?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把书上笑笑家的家庭支出统计表填写完整。
四、拓展延伸。
老师买了一件羽绒服按六五折出售的价格是260元,这件羽绒服的原价是多少元?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
1、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2、 在展示环节中,学生有质疑有补充。有点评。
3、 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及时鼓励。
?
?
自我挑战
?
?
?
完成本节后面的“练一练”。
?
?
老师巡视点拨。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
?
预留
作业
小红上个月买书花了15元,占总之处的20%,小红上个月一共花了多少元?
?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二)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主备人
孙丽芬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本节内容的教材
学生提供
教材
学习
目标
1、复习有关长方体、分数混合运算以及百分数的知识。
2、能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掌握有关知识点。
教学难点:提出数学问题。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揭示课题。
二、自己整理前面学过的知识。
1、长方体。
(1)??? 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 体积单位有哪些?
(3)??? 长方体的体积=?
(4)??? 正方体的体积=?
2、分数混合运算。
(1)??? 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分数混合运算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
(2)??? 整数的运算律有哪些?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吗?
3、百分数。
(1)??? 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 怎样求合格率、优秀率、成活率、出勤率等?
(3)??? 给了百分数怎么求合格数、优秀人数、成活数量、出勤人数等?
4、根据所学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很多知识,这麽多知识很凌乱,这节课就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一下。
?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
整理回顾自己独学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1.、小组内交流独学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表面积
体积
5cm
4cm
8cm


5.5dm
4dm


88d㎡
1.5cm

10m

22.5㎡
?
四、知识拓展。
1、植物小组在学校植物园里播下60粒向日葵种子,种子的发芽率为90%,有多少粒种子发芽?
2、把一块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面包切成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小面包,一共可以切多少块?
老师在学生展示时适时点拨、点评。
?
?
自我挑战
?
数77页“练一练”的第5、6题。
?
?
自我总结
?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
?
?
?
?
?
预留
作业
完成“练一练”的其它题。
?
课题
估计费用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和爱新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一次购物账单
学生提供
自己一次购物账单
学习
目标
1.我能了解估算费用的方法。2.我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对购物的费用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对购物的费用进行估算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1. 9+9+9+9+9=( )×( )
2. 45+68+55+32=( + )+( + )
3. 15+26+33+14+25+37+19=( )
4.笑笑去超市买了18.00元的火腿肠和12.00元的果汁,她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问:用哪种方法比较简便?怎样列式?
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计算。
合作探究
一.老师的购物账单如下:
洗发水 21.00元
洗衣粉 9.00元
牙膏 3.00元
饼干 16.00元
玩具小熊 18.00元
鸡蛋 24.00元
估算一下老师带了100元够吗?
小组展示估算的方法。
二.用学生自己准备的购物账单俩人交换进行估算。
三.分组练习80页试一试1.2.3题
一二组做1题。 三四组做2题。 五六组做3题
各组展示
根据预习中
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 加以点拨
学生讲解、点评。教师启发、引导。
自我挑战
估算下列结果。
(1)1.26+4.79+0.99+1.37+2.58
(2)0.33×990
(3)41.986÷6
先独立做
组内交流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学生跟随家长去超市购物,估算出花钱数。
课题
购物策略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和爱新
审核人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学生提供
学习
目标
1.我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最有利的购物策略。
2.我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同学们都有到商场或超市购物的经验,你见过哪些促销方式?
打折、赠品、抽奖……
现在有某种新品牌饮料大瓶装(1200ml )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 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
甲商店 买1大瓶送1小瓶
已商店 一律九折
丙商店 满30元以上八折优惠
要买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甲商店要-----元,已商店要------元,丙商店要----元,所以去------商店买合算。
要买1大瓶饮料和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较为合算?
甲商店要-----元,已商店要-----元,丙商店要----员,所以去-----商店买合算。
根据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
(3) 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应去哪个商店?
(4) 班里举办联欢会,有35人参加,每位准备 200毫升饮料,去哪个商店购买合算?
小组讨论,展示
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
自我挑战
酸牛奶1000 ml 9.70元,500 ml 5.00元,200 ml 2.60元
要买1升酸牛奶,有几种买法?
要买1.5升酸牛奶,有几种买法?
独立完成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学生到商店或超市调查优惠活动情况
课题
包装的学问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五年级
主备人
和爱新
审核人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准备两个长方体糖果盒
学生提供
准备两个磁带盒
学习
目标
1.我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2.能用所学的表面积应用到生活中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对所学表面积的知识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对所学表面积的知识灵活运用。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独立尝试
长方形的面积=( ) × ( )
长方体的表面积=( )
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5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有个糖果盒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5厘米,在这个糖果盒外包一层包装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生独立做完
生点评
合作探究
学生自学书上82页
学生分组展示。算出三种不同的方案
一种:20×15×2+20×5×2×2+15×5×2×2
二种:20×15×2×2+20×5×2+15×5×2×2
三种:20×15×2×2+20×5×2×2+15×5×2
总结出每种方法减少的面是哪个?
用老师准备的两个糖果盒包在一块,怎样最节省纸?
各小组拿出准备的两个磁带盒,怎样包装最合适。
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方法
老师点评
各小组展示
老师点评
自我挑战
做书上82页试一试
小组点评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
预留
作业
书上83页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导学案
课题
数与运算?
课型
自学展示
年 级
五?
主备人
崔美红?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理解简便运算的意义,提供针对性的习题。
学生提供
?
学习
目标
1、我能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以及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我能学会有关分数与分数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重点
难点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1、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数与运算.
2、学生先初读P93-P94 1-11题
3、结合习题用自己的话阐述数与运算的知识点,并展示给同学
4、其他学生补充并评论
?1、明确学习任务与方案
2、适时引导与总结
?
合作探究
1、学生独立练习,小组内交流与展示
2、各小组选代表展示
展示计算方法与技巧
展示解析应用题的方法与思路
3、各小组出示未解决问题
4、学生小组内解决
5、展示与评论
?1、辅导与查看
2、在小组展示中及时指导
3、结合疑难问题,出示针对性练习加以提高
4、引导学生做好练习总结
?
?
自我挑战
?1、一套衣服原来售价360,现按九折卖出。
(1)现在一套衣服售价是多少?
(2)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
2、某电器商场今年销售空调1200台,比去年增加了1/4,去年销售了多少台空调?
3、小丽家上个月水电气支出200元,占食品支出的20%,小丽家这个月食品支出多少元?
4、运动员小高进行投篮练习,他投出50个球,有11个球没有投中,投篮的命中率是多少?
5、某校今年种植比去年多20%,去年比今年少5公顷,去年植树多少公顷?
?自我考评
?
自我总结
?
?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预留
作业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制订。
?
课题
空间与图形?
课型
自主学习、
年 级
五?
主备人
崔美红?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合适的引导教学方法。
学生提供
?搜集有关立体图形的形状特征
学习
目标
我能根据长方体的形状特征,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难点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知识梳理
一、学生回忆对于长方体(正方体)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本节课所学的内容:1.长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的体积
?1.让学生浏览单元内容
2.记录知识点
3.汇报对知识点的了解
(10分钟)
?
合作探究
一,在小组讨论对知识点的了解
二、练习
1、填表:
形状



表面积
体积
8厘米
6厘米
5厘米
4分米
4分米
64立方分米
1.2米
1.2米
7.2立方米
2.我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把一块铁皮浸没到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了0.3厘米,这块铁皮的的体积是多少?
?1、各小组内讨论知识点
2、学生把练习1独立做完后,
3、分别说一下思维的过程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生活中的2题
5、小组内返回结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8分钟)
?
?
自我挑战
?基础练习
一、单位的换算
3/8吨=(  )千克  
12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2.5升=(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2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二、生活中的问题
1.一种长方体排水管,长2米宽和高都是30厘米,造这个排水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王老师买了两盒同样的化妆品(规格如下图)。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12厘米)
?1、各小组成员间自我展示,教师查看其展示过程
2、小组成员独立尝试后进行交流和探究,各小组选择代表全班展示
3、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质疑。
4、引导其他学生突破
(12分钟)
?
自我总结
?
?我学会了什么(             )
?
?
?
?(5分钟)
?
?
?
预留
作业
1、必做题和选择题(根据情况而定)
?
课题
统计?
课型
自主学习
年 级
五?
主备人
?崔美红
审核人
?杜秀玲、甘宁
学习
内容
教师提供
?出示三个统计表,分别针对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学生提供
?学习用具
学习
目标
我能提出问题、处理数据、作出预测,我还能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
难点
了解统计表格有什么特点,什么信息用什么统计图
学 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个案反思
?
?
独立尝试
?
?
?
?
?
?
?
一、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各小组成员独立尝试3个表,结合3个表的数字制成统计图
?1、明确复习的目标(2分钟)
2、出示3个表(1分钟)
3、查看学生的制图情况(4分钟)
?
合作探究
一、小组内各成员展示自己的制图思路和方法
二、小组长负责,结合组员交流选出本组的优秀制图代表
三、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优秀图表
四、学生结合制图提出数学问题,其他学生结合图表获取数学信息
1、?把握住引导时机
2、鼓励学生质疑
3、及时对学生反馈信息评价(20分钟)
?
?
自我挑战
?¤我最棒
1、某单位10名员工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分别是:87 85 95 93 89 92 42 95 88 91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来代表员工参赛成绩比较合适?为什么?
?巡视并指导(10分钟)
?
自我总结
?
?
?今天我学会了什么?
?
?
?
?
?
?
?
预留
作业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