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9: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干预(yù) 贴切(qiē) 前沿(yán)
B.膏药(ɡāo) 剥削(bō) 堕落(duò)
C.狡辩(jiǎo) 扶植(zhí) 阻碍(ài)
D.枯燥(zào) 权威(quán) 趋势(qū)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武娟译的《植树的男人》一书。
B.《植树的男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植树的男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是微信转账?还是支付宝付款?他拿不定主意。
B.“诗有什么作用?”台湾美学家蒋勋说,“我常常觉得诗只是在最哀伤最绝望的时刻,让你有对生命的平静。”
C.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等。
D.2017年8月23日至27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迎接迎接智能社会》 为主题。
4.依次填人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侯乙编钟最具有科学价值的就是“一钟双音”。
。 。 。 。 。
①经声学检测发现,编钟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它的合瓦型结构
②“一钟双音”的发明和应用,是中国对世界音乐宝库做出的重要贡献
③这样的双音共存一体,又互不干扰,非常科学巧妙
④当敲击钟的正鼓时,侧鼓的振幅为零;敲击侧鼓时,正鼓的振幅为零
⑤编钟的鼓部有一个正鼓音和一个侧鼓音,相聚三度音程
A.①③⑤④② B.②③⑤①④
C.③②⑤④① D.⑤①④③②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
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6.学校“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现请你将本次大赛的相关事宜电话告知她。选出下列表述最准确、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
A.7月3日下午两点,在我校礼堂举行“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请您参加。
B.吕女士,您好!请您来我校参加“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
C.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届时请您光临指导。
D.吕女士,您好!7月3日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感悟人生”演讲比赛将在我校礼堂举行,请您必须准时到达现场!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人逸事 多多益善 B.阳奉阴违 出类拔粹
C.风口浪尖 招谣撞骗 D.强词夺理 不修边服
8.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闻一多以轻松活泼的口吻,揭露了反动派的虚弱本质,鼓舞人民坚持真理,追求光明。
B.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出苏轼泛舟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清代张潮所写的《核舟记》详细介绍了这枚由明代王叔远制作的桃核。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化石证明地壳运动。
D.中国文化崇尚“和”。“六尺巷”的故事传递着“和为贵”的真谛。“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家和万事兴”这些含义丰富的词语都饱含着“和”的思想。
9.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质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A.句子①删去“大约”。
B.句子②“全球”与“我国”互换位置。
C.句子③在结尾处加“的国家”。
D.句子④把“实现”改为“推进”。
10.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只要付出一个汉堡的钱,便可以得到一个作者在那段岁月所有的心思与时间。
②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但我们却可以构建不一样的精神世界。
③读书和旅行一样,是灵魂在别处的一次对话。
④如何拿智商来作乐?读书便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⑤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它能让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个世界。
A.④①②⑤③ B.⑤①④②③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二、综合性学习
11.某校团委开展以“亮我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校团委准备设计一张海报。请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海报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为了组织好这次活动,校团委准备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活动相关事宜。请你提前两天拟写一则简短的书面通知。
(3)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校团委准备举行“亮我青春风采”演讲比赛。下面是李强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衅。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①文中存在用词不当的语病,可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②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③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
三、语言表达
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 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3)你们完了,快完了!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14.为什么说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15.选文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
16.下句中加点词加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次讲演
①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②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③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④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⑤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⑥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我们有这个信心!
⑦“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⑧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⑨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⑩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⑾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⑿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大门!
17.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这篇即兴讲演的开头,演讲者是如何快速“抓住”听众的。
【链接材料】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的大会,闻一多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混入了国民党特务,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一演讲。
18.文章第②段称特务为“你”,中间第④段开始称“他们”,之后一直到最后都称特务们为“你们”,人称的变化显然不是随意的,是受到讲演内容的制约,试简要分析。
19.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分别完成下面两道题。
(1)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加点的副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2)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两个“恐怖”的不同含义)
20.请以第⑤段为例,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五、填空题
21.读对联,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题写的两幅对联,请写出此人具有哪些具体的兴趣爱好。
(1) 品韵方晓丝竹雅 执毫始觉草篆神
(2)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⑴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 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指出下列词语的感彩。
光明正大________ 偷偷摸摸________ 蛮横________
悲愤痛恨________ 挑拨离间________ 鼓掌________
制造恐怖________ 卑鄙无耻________ 光荣________
26.孙悟空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悟空”的法号是________给他取的,唐僧救了他之后,又给他取名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D
6.C
7.A
8.D
9.D
10.D
11. (1)【示例】张扬青春,放飞梦想(或:绽放青春,拥抱未来)
(2)
通 知
各班团支部书记:
校团委研究决定,将于4月25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会议,布置“亮我青春风采”活动相关事宜,请大家准时参加。
校团委
4月23日
(3) ① “挑衅” “挑战”。
②【示例】我们都要有义无反顾的勇气(意思对即可)
③将“提醒自己”后的“,”改为“:”
12.(1)反问句。当面责问特务,强烈谴责了反动派的残暴。
(2)祈使句。当面命令特务,揭露了反动派虚弱的本质,表现了自己大无畏的精神。
(3)感叹句。揭露了敌人的虚弱的本质,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
(4)反问句。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愚蠢。
13.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4.因为王阳明在院子里“格”竹子。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15.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16.不能。“惟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上的作用。
17.①面对当时特务对会场的捣乱,现场听众非常不满,闻一多忍无可忍,开始讲演,所以他的讲演是与现场的氛围高度契合的,没有开始演讲,情绪就感染观众;②闻一多先抑制情绪,简明陈述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转而痛斥反动派的卑劣行径,矛头直指特务的卑劣行径,迅速地抓住现场观众的情绪,引发情感共鸣。(意思对即可)
18.文章刚开始称特务为“你”,是闻一多为了表达自己当时对在场特务扰乱会场的无比气愤,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中间部分闻一多的讲演的对象是青年学生,所以称特务们为“他们”;后面的内容是对青年学生的鼓舞号召,更是对反动派的宣战,称自己和青年学生为“我们”,称特务“你们”,营垒分明,更易于表达内心感情。(意思对即可)
19.(1)“究竟”“竟”,这两个副词写出了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行径的无比悲愤。
(2)第一个“恐怖”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进步人士的暗杀、恫吓行为;第二个“恐怖”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内心的恐慌。
20.①语言平实、简洁,语意直露。讲演中语言表达完全使用口语,使人一听了然。“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②语气铿锵、气势如虹、发人深省,极易引发听众共鸣。如“你们完了,快完了!”③善于使用反问句、感叹句;对比、反复的修辞,增强语势。如“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等等。(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21. 音乐、书法 戏剧(京剧)绘画
22. 这句话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賦予自信与平和以人的情态 与动作,化虚为实,使语句生动形象。 这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适宜奥林匹克生存的良好时代喻为中午时分,将 奥林匹克精神的收获喻为金黄的麦穗,使语句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2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24.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
25. 褒义 贬义 贬义 中性 贬义 中性 贬义 贬义 褒义
26. 菩提祖师; 行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