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20: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孤帆(fán) 真挚(zhì) 朝霞暮霭(ǎi)
B.渲染(xuàn) 灵魂(hún) 富丽堂皇(táng)
C.遥望(yáo) 意境(jìng) 浮光掠影(lüě)
D.惆怅(chóu) 造化(huà) 颐和园(yì)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怡情(yí) 惆怅(zhàng) 信手拈来(niān)
B.劝诫(jiè) 真挚(zhì) 昧同嚼蜡(jué)
C.统筹(chóu) 寂寥(liáo) 诸如此类(zhū)
D.狡黠(xié) 契合(qì) 目不忍睹(dǔ)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和煦 葱茏 杜绢花
B.雄姿 膘悍 千里马
C.静谧 璀灿 萤火虫
D.澄澈 空灵 水墨画
4.下列加点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意蕴(yùn) 譬如(bì) 一幅画(fú) 瞬息万变(shùn)
B.违背(wéi) 逝者(shì) 悲哀(āi) 信手拈来(zhān)
C.流露(lù) 含蓄(xù) 擒住(qín) 目不忍睹(dǔ)
D.怆然(chuàng) 深巷(xiàng) 散碎(sǎn) 惟妙惟肖(xiāo)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挚(zhì) 宇宙(zhòu) 柏树(bó)
B.惨淡(cǎn) 意匠(jiànɡ) 赋予(fù)
C.渲染(rǎn) 惆怅(chánɡ) 碧空(bì)
D.熟悉(shú) 朝暮(cháo) 朴素(pǔ)
6.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她的温声细语在耳边流淌,仿佛阳光穿透浓荫,撒下一地的色彩斑澜。
B.让我们以志向为矛、以坚韧为弓,持之以恒地捶打命运这堵厚实冰冷的墙。
C.读书可不求甚解,但不可潦草应付;可咬文嚼字,但不可吹毛求次。
D.一阵暖风熏过,花儿们抖落一冬的沉闷,相互拥抱嘻闹。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
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
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
①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②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
③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④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
⑤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
A.②③⑤①④ B.④②③⑤① C.④⑤②③① D.②③④⑤①
9.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C.去冬以来,各校开展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广大学生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D.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10.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接一点。(径直,爽快,不绕弯子)
B.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这里专指绘画)
C.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附着,依附)
D.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快的景象。(这里指极其美好)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闽杭中学开展“走上辩论台”综合性学习活动,八年级(1)班举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的辩论赛。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假如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给这次辩论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开场白。
(2)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要靠他律。”
假设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观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三、语言表达
12.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被称为“山歌之乡”。这里的山歌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根据地有力的宣传武器。《打支山歌过横排》就是其中的代表歌曲。请结合上述介绍和山歌特点,默唱曲谱和歌词,想象《打支山歌过横排》呈现的画面,先用一句话点明歌曲的寓意,再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歌曲的画面。要求将你所领悟到的寓意融合到画面内容的描述之中。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
遐迩
①“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这样的标语何来文明?大过年的,迎面就是这样一句,你即使不骂娘,心里也不好受,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再有“硬道理”的宣传,以这样野蛮的言词说出来,能取得好效果吗?正如有评论所言,这是在宣传,还是在诅咒?有人说,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我则以为不会有好的效果。言简意赅的时事标语,确实可以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
②“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这都是什么标语啊!古人发明汉语是为了交流的,不是用来侮辱同胞的,用这样的标语防御疫情,简直就是语言暴力,甚至触犯法律。在疫情面前,在灾难面前,白衣天使在前方“浴血奋战”,某些人却在后方阉割文明。疫情面前,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人们本来就不好受,宣传应该好好说话,要有温情有温度。这么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是一种语言瘟疫,是在拉退文明进步的车轮,不但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给疫情防控添乱。
③这种粗俗粗暴的标语,或许能震慑人,但对疫情防控没有一点好处。然而,有人说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有人非常肯定非常赞赏这种粗俗的语言。真是社会的悲哀。是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疫,让国人如临大敌,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不能依靠野蛮的战术,不能依靠原始的战术,不能添乱,更不能违法用语言伤及国人,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智慧,依靠科学,避免接触,科学隔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④著名诗人、著名杂文家彭俐在杂文诗中说,“病毒,让一切变得透明”,是的,大疫来临确实很考验人,但是,我以为“病毒”暴发并不代表某些人的恶劣天性粗鄙天性也要释放出来,不文明并不能成为救世良药。文明标语多得是,干嘛非要用粗俗的呢?就不会好好说话吗?比如“不聚餐不聚会就是最好的防疫”,“今年过年不串门,拜年最好用微信”,“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战胜最严峻的疫情”,“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御”等等。这些文明标语不是更能让人接受吗?
⑤粗俗粗暴的标语的出现,又何尝不是走极端的野蛮防疫呢?泼妇骂街式的、地痞流氓式的标语,折射出的是某些人素质的低下和法治观念的淡薄。这些语言垃圾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心,不仅不能起到提醒、倡导和防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逆反理,适得其反。
(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4期,有改动)
13.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4.粗俗的标语为什么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请结合全文回答。
15.请判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6.请为当前的疫情防控,拟一则文明标语。(不得抄袭文中引用过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4月20日,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该项调查已连续开展十七次,自2019年8月起开始在55个城市抽样,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21270个,其中成年人样本为16232个,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为5038个,有效采集城镇样本15756个,农村样本5514个,城乡样本比例为2.9:1。
下图是对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8年的38.4%下降了1.7个百分点;有4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8年的40.2%上升了3.3个百分点;有10.6%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8%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9%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来源:2020年4月20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大多数人们选择数字阅读,似乎是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必然趋势。人们忙于工作、学习、社交,“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充满了整个生活,可利用的碎片时间少之又少。数字阅读非常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们的焦虑感。随着内容逐渐精品化,数字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呈现平稳、有序、快速发展态势。
纸质书爱好者则认为,触手可及的真实性、阅读带来的满足感和独特的收藏价值都是数字化阅读无法给予的。大多数读者对纸质书有着长久的习惯和认同。如今社会浮躁,纸质书更容易让人进入平静、专注地沉浸式阅读,没有了其他社交软件的干扰。这也证实了为何在数字化阅读时代盛行,纸质书的需求量依旧庞大。
数字化阅读和纸质书都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两者各有所长,不存在谁取代谁。如今的读者,更多的选择两者兼具。数字化阅读更加便捷,纸质书适合深度阅读。愿意选择哪种方式阅读,读者有无限的自由度。作为普通读者,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方式阅读。只要愿意读,就是好的。
(来源:2020年4月21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研究人员徐升国表示,首先,数字阅读还处在发展之中,需要有效地完善和引导,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深化。同时,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深度阅读时代的内容支撑,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低俗化、娱乐化的内容泛溢成灾。其次,不可无视数字阅读的缺点而盲目乐观,以至于在政策和舆论上认为深度的阅读、纸质的阅读都已经是过时的方式,而一味地倡导碎片化的阅读。最后,尤其在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依然需要有效地引导人们以深阅读为主要方向,而不是以浅阅读来替代深阅读。对未成年人来讲,培养纸质图书的阅读习惯仍然是当前数字化阅读背景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方面。
(摘编自张中江《浅阅读时代的“深”思考读书如何才能不支离破碎 》)
17.根据材料内容,说说2019年我国国民阅读情况的趋势是什么。
18.材料二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9.结合材料内容,请简要回答作为中学生,应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
五、填空题
20.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其逸情也,最见于独处悠居之时。( )( )
(2)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烂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意。( )( )
21.指出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
(1)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 )
(2)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扬扬地掠过了海燕……( )
(3)这胜利的预言者叫了:——让暴风雨来得厉害些吧!( )
22.请结合语境,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漫步水乡同里古镇,走上古朴典雅的渡船桥,绿水悠悠,小船静卧,暮色渐近,飞鸟相还。渡船桥的桥联很精彩,联云:“春入船唇流水绿,人( )渡口夕阳红。”正是眼前之景,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读后让人涌起思乡之情。
23.叶圣陶先生是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童话集( )。
24.填空。
(1)培根,_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_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马南邨,原名_______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________。
25.美丑对照原则是指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请你从阅读过的中外名著中找出类似的例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巴黎圣母院》,既塑造了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纯洁善良的钟楼人卡西莫多,与其对照也塑造了面孔阴森、灵魂邪恶透顶的副主教弗罗洛;《__》,既塑造了__,与其对照也塑造了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B
6.B
7.A
8.B
9.D
10.B
11.(1)示例:路越走越宽,理越辩越明。“走上辩论台”,爱拼才会赢。感谢大家参与辩论赛,我们今天的辩题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下面先请正方代表发言。
(2)示例一: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 示例二: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示例三: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但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12.《打支山歌过横排》描绘的画面有两个:一个是昂首挺胸走路的画面,一个是红花开、红日照的画面。寓意是盼望红军来、盼望过上好日子。
13.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
14.①粗俗的标语不文明,不科学。②疫情面前,人们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不愿接受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③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必须依靠现代科学和现代人的智慧,粗俗的标语野蛮原始,不起作用。
15.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证了不文明的标语对防疫宣传不起作用,从而有效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
16.防控疫情全民参与,抗击肺炎人人有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7.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18.数字化阅读和纸质书各有所长;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适合的方式阅读;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愿意读,就是好的。
19.虽然数字阅读快速兴起,但纸质阅读并不过时;纸质阅读是一种进行深阅读的方式,中学生正处于培养阅读习惯的阶段,需要以纸质阅读为主要方向,重视纸质阅读。同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等数字化阅读,作为纸质阅读的补充。
20. 逸—怡 悠—幽 烂—滥 意—议
21. (1)反问 (2)拟人 (3)比喻、拟人
22.归
23. 倪焕之 《稻草人》
24. (1)英 作 《随笔》 《新工具论》 (2)邓拓 《燕山夜话》
25. 药 大义凛然、英勇献身的革命者夏瑜 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康大叔
示例二:大卫·科波菲尔 貌似严肃却善良正直的婆姨贝西凶狠贪婪、极端冷酷和残忍的继父摩德斯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