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走出中世纪·群星闪耀的时代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思想解放
运动
资产阶级
革命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14世纪
宗教改革(来世幸福)
科学革命(破旧)
启蒙运动(立新)
资本主义制度
文艺复兴(现世幸福)
15世纪
单元解读
时空观念
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萌芽
新兴资产阶级
(工商业者、金融家)
先导
确立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呼唤人性光辉
壹
——文艺复兴
The Renaissance
拉斐尔
《雅典学院》
欧洲人为什么要解放思想?它被什么束缚住了?
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以神学为中心的
基督教神学
文艺复兴
5世纪
14世纪
17世纪
为什么能解放思想?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为什么意大利最先经历复苏的“春天”?
材料一:意大利之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其他原因。一些城市共和国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有雄厚的财力。这就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物质环境。其次,定居于这些富裕城市中,有不少博学多识的学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这些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贾,对来自各方的诗人、学者、艺术家,竞相延纳,加以庇护。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承袭罗马帝国东半壁的拜占廷这时在唤醒意大利人鉴赏古典希腊文化方面也起了独特的作用......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1/3—1/2,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的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
——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兰伦萨经济考察》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概括文艺复兴的背景
时间
背景
范围
精神内核
文艺复兴概况
1.经济根源: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2.文化因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3.人才因素:意大利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4.社会因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天主教会的神学信仰反思与怀疑
14-17世纪
意大利→欧洲各地
人文主义
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比特拉克《歌集》
你再不用期望我的言语或手势;你的意志已经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动是一种错误;我现在给你加上冠冕来自作主宰。
——[意]但丁《神曲》
……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
——[意]薄伽丘《十日谈》
但丁
由“以神中心”——“以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世纪的最初一位诗人。——马克思、恩格斯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人文主义内涵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文学、艺术、科学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大卫》、《创世纪》
《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
《哈姆雷特》、《李尔王》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冰冷呆滞
禁欲主义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提倡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文艺复兴的影响
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然而,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人性
传播人文主义,解放思想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推动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思想上:
经济上:
政治上:
积极影响:
2.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
1.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局限性:
误区警示:文艺复兴反对宗教信仰吗?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人)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一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
——王军、徐秀云:《意大利文学史》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他们反对的是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以及教会的贪腐现象。
在哪里最严重呢?
贰
——宗教改革
打破神学枷锁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宗教改革的背景
材料研习
材料1: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3: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人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材料4:“钱币落入箱底响叮当,灵魂脱离炼狱升天堂”。
——教士约翰·特策尔
材料2:由于神圣的罗马帝国大一统梦想包含了意大利,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当罗马教皇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奶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
思想
经济
政治
现实
文艺复兴使教会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王权和教权的矛盾,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引起社会各阶层反对
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导火索)
德意志地区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
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将世俗事务连同宗教事务一起置放在世俗权力之下,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作法……路德做了一件在德意志民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事情:将拉丁文的《圣经》翻译成德语。对于德意志而言,语言是这个民族最深刻感情和传统的积淀。
——《马丁·路德与德意志民族教会的诞生》
3.宗教改革的实质
上帝
教皇
因行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间接对话得救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教徒
直接对话得救
上帝
实质:否定教会的权威
4.宗教改革的深入扩展: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安立甘宗)
五个唯独
(Sola Scriptura)唯独圣经
(Sola Gratia)唯独恩典
(Sola Fide)唯独信心
(Sola Christo)唯独基督
(Sola Gloria)唯独荣耀归神
材料研习
5.宗教改革的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材料三: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这些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崛起在欧洲。
——易杰雄:《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
文艺复兴——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
(批判教会禁欲苦行)
现世解放
宗教改革——社会运动
因信称义
(批判教会精神独裁)
灵魂自救
人文主义
叁
认识自然
——科学革命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领域 国别 人物 著作 成就 影响
天文学 波兰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意大利 伽利略 /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物理学 英国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日心说
万有引力定律
思考:科学家们的思维有何特点?研究方式?科学革命有什么影响?
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巨大进步。
【学习聚焦】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肆
坚定“理性”
——启蒙运动
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文化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根本原因: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栓在人类脖子上的两道绳索,不解开其中的一道,就解不开另一道。——狄德罗
1.为何启蒙?——历史背景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反杜林论》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②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2.何为“启蒙”?——“启蒙”之义”
思考2:请据材料归纳“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含义。
①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③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洛克1632—1704
17世纪
产生于英国
18世纪
中心在法国
18世纪后期
扩展到欧洲和北美
伏尔泰1694—1778
孟德斯鸠
1689—1755
卢梭
1712—1778
康德1724—1804
亚当·斯密1723-1790
大卫·休谟1711-1776
苏格兰
德国
英国
3.何人“启蒙”?——代表及主张
启蒙运动的先驱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论法的精神》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社会契约论》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伏尔泰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以社会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最高权力是属于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卢梭《社会契约论》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反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思考3:请分别概括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找出其思想的内在联系?
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和直接民主制
公民取代臣民
法治取代人治
知识卡片:
在经济政策方面,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政府只需维持和平,建立和维持一个严密的执法体制,以及提供教育和其他最低限度的公共事业;政府无需干预一般的经济事务,可以放心地让每一个人有按他自己的方式来行动的自由,他自然地会对公共利益做出最大的贡献。自由的社会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现代经济学之父
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思考4:请概括亚当·斯密和康德的思想?
国家 思想家 研究领域 思 想 主 张
共同点 不同点
法国 孟德斯鸠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卢梭 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英国
德国 集大成者
亚当·斯密
政治
康德
①反对君主专制
②建立民主政治
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经济
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14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解放人性
信仰自由
保障人权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
科学革命
认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