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强化训练 第六单元 (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附答案
【课内阅读】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重点段落品析(一)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
1.选词填空。
潜水 打水仗
第一句和第二句写的是孩子们( )的情景,第三句写的是孩子们( )的情景。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填一填。
(1)第一句用“刚下水的鸭群”来比喻( )的孩子们,表现了孩子们的( )心情。
(2)第三句用“水葫芦”喻指一个( )的孩子,表现了这个孩子的( )。
3.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一定是不会潜水,呛着水了。( )
(2)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机灵以及潜水时高兴的心情。( )
(3)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这时候显得很紧张,因为他怕有危险。( )
4.针对“水葫芦”中的双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示否定。
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
C.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
重点段落品析(二)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______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______,
钓竿上______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第一句诗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把______比作_______。这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______、______的特点。
3.与“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意思相同的一句
是( )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1)这首诗第一、二句是静态描写,描写的景物有垂柳、溪水、人影、鱼竿、蜻蜓。( )
(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中的“扑腾”是写孩子不小心掉到水里时的声音。( )
(3)“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描绘了鱼跃人欢的画面。( )
【课外阅读】《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怎么去奶奶家
是骑自行车
还是坐火车
或者乘公交车
还是坐飞机
当然了,要是我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就会骑着驴或者马
去看望奶奶
要是我们生活在未来
我们就可以坐火箭去
顺便在我们的太空服口袋里
装一颗星星送给奶奶
怎么去奶奶家
我们还可以坐轿车去
不过我们还是走着去吧
奶奶就住在
马路那头的
另一个街区里
1.奶奶家离“我们”(远 不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用横线画出来。
2.“我”想了哪些去奶奶家的方法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第19课《剃头大师》
重点段落品析:
最痛苦的事,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 lǔi)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 jìng)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到学校补习,下课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
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猩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 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歪了。
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齐,假装自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大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当作美味午餐--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又香又嫩的小人肉了,脚下忽然一阵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漉漉的
原来,我闯进了一堆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鞋子!我叫了起来,鞋子陷进了烂泥里,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在浑浊的泥水里摸,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
1.在短文中找出 ABB 式词语,积累下来。
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怎样闭着眼睛追眼前的小黑点的 请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我”假装自己在走高空钢索时,想象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 用通顺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第20课《肥皂泡》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 )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头着,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 )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度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从文中找出词语填一填。
( )的浮光 ( )的小球
( )的薄球 ( )的球面
( )的球儿 ( )地散裂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抬--( )
易碎--( ) 开心--( )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准确的读音。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面写肥皂泡,实际上写的是“我们”童年美好的梦想。
B.这句话连用了四个“那么”,表达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这句话写出了肥皂泡的脆弱,说明了“我们”的梦想像肥皂泡一样容易破裂。
5.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写下来。
例如:飘过树林,越过草地,落到美丽的小花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放风筝》
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哥哥拿着叔叔帮我们做的风筝,高高兴兴地来到体育场。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已经把风筝放上了天空,有的举着风筝正要放。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鹦鹉”,有“仙鹤”,有“蜈蚣”……就是没有“大蜻蜓”。我跟哥哥说:“快,快点让咱们的‘大蜻蜓’飞上天吧。”
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等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它那两对大翅膀微微地呼扇着,两只眼睛骨碌碌直转。
这时候,有一架飞机从西边飞过来。啊,我们的“大蜻蜓”仿佛比飞机飞得还高呢。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
一会儿,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奇怪地说:“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好漂亮啊!”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来一只美丽的“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那金黄色的“小蜜蜂”,翘着两只绿色的翅膀,好像在百花丛中飞来飞去。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尾巴一摆一摆的,好像在水里游。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闪着金光,仿佛在宇宙中飞行……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1.照样子写词语。
例:高兴——高高兴兴 端正——( )
稳当——( ) 干净——( )
整齐——( )
2.巧嘴巴会说话。(造句)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3自然段,想想“我”和哥哥是怎样把“大蜻蜓”送上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第21课《我不能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叠(diē dié)花篮 约(yuē diào)好
解释(zé shì) 歉(qiān qiàn)意
早餐(shí cān)
2、在括号里填入恰当词语。
伯伯家养的鸽子,( )的嘴巴,( )的眼睛,( )极啦!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从宋庆龄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课外阅读】《季羡林的故事》
季羡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却没有半点架子。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买去。”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获是无价之宝。"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他也一笔一画地签了 600本。
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在掏名片准备递给季老的一刹那,季老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松掏名片的时间,季老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后两次采访季羡林时,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做到这份儿上,真让人敬佩。"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架子”的意思是( )。
A.由若干材料纵横交叉地构成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
B.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
C.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D.架势、姿势
2.用横线画出描写季羡林外貌的句子。
3.季羡林为什么自己掏钱买600本《留德十年》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季老是个( )的人。(多选)
A.生活简朴 B.平易近人
C.关心青年人成长 D.待人接物周到有理
【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
重点段落品析(一)
1.打水仗 潜水
2.戏水 快乐 会水 本领强
3.(1)x(2)√(3)x
4. C.
重点段落品析(二)
1.绿玉带 染绿了 立着 鱼儿和笑声
2.溪水 镜子 山溪 绿玉带 静 绿
3. B
4.(1)√ (2)x (3)√
【课外阅读】《怎么去奶奶家》
1.画:不远。奶奶就住在马路那头的另一个街区里
2.很久很久以前,可以骑驴或者马;未来,可以坐火箭;现在,可以做轿车和走路。
3.“我”是个有奇思妙想的孩子。
【课内阅读】第19课《剃头大师》
重点段落品析:
1.liǔ jìn chà
2.示例:
他一会儿想写作业,一会儿又想玩游戏。
3 .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课外阅读】《走在回家的路上》
1.暖烘烘 软绵绵 湿漉漉 绿油油
2.画: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
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课内阅读】第20课《肥皂泡》
1. 五色 玲珑 娇软 光丽 轻清 透明 脆薄 无声
2. 美丽 仰 脆薄 快乐
3shān sǎn
4. 比喻 排比 C
5.这梦幻的肥皂泡还会飞到天上,与小鸟、白云一起玩耍:落到河里,与小鱼一起游戏。
【课外阅读】《放风筝》
1.端端正正 稳稳当当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2.示例: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
3.哥哥让“我”端端正正地举着“大蜻蜓”,他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等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开手。哥哥拽着风筝又跑了一阵才收住脚,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课内阅读】第21课《我不能失信》
1. 叠( dié)花篮 约(yuē )好
解释( shì) 歉(qiàn)意
早餐( cān)。
2.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
3. 宋庆龄是一个遵守约定,守信用的孩子。
【课外阅读】
1.c
2.画: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4.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