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在下列军种中,组建于1966年,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担负核反击任务的是( )
A.火箭军 B.陆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空军
2.2019年12月,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某军港交付海军。2021年3月,中国海军研制建造的新一代055型万吨驱逐舰——拉萨舰正式官宣亮相,舷号为10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海军
A.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 B.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成立于改革开放时期
3.《科技铸剑——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发展》指出:我国“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这说明了
A.加强军队建设的必要性 B.中国坚持走科技强军的道路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军事力量超过其他国家
4.“我军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调整组建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五大战区以及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实现历史性重塑。”材料反映的是
A.新时代的强军之路 B.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更好体现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诚信正义、立己达人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外交的胸怀。”首次让世界感受到中国这种外交胸怀的是(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6.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准备实行“一五”计划,国内需要大量资金,国际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外交方针政策,不再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方针,将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为五项行动准则。下面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
A.经济政策决定外交政策
B.外交政策受国内情况影响
C.意识形态是外交政策出发点
D.和平外交是基本国策
7.万隆会议之前,除朝鲜、蒙古和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亚洲民族主义国家是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5国。而万隆会议后到1959年,短短4年间,就有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由此可见万隆会议( )
A.推动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外交关系的发展
B.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C.提高了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地位
D.为中国在亚非地区的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8.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活动是(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B.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 美国在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部分
D. 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9.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梁回忆说:“那时的北京时间是10月26日的10点钟,通过以后……大家热烈鼓掌,鼓掌了两分钟,然后大家互相拥抱、握手、祝贺,有些非洲国家特别高兴,喊‘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此情境的出现是由于( )
A.中国和苏联等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D.中国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10.有学者对某大国关系有以下评论:“不是冤家不聚头、狭路相逢板门店”;“世纪之行大洋穿,人握手世界殊”。下列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尼克松访华 B.抗美援朝、田中角荣访华
C.抗日战争、重返联合国 D.解放战争、万隆会议
11.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下列邮票反映出我国的外交( )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出现了与各国建交的热潮
C.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13.邓小平认为:“这些东西(原子弹、氢弹等)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为“这些东西”献身的科学家代表有( )
A. 屠呦呦 B. 袁隆平 C. 邓稼先 D. 王进喜
14.“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202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在50年前的这一天( )
A. 成功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B. 成功研制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5. 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一批为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共和国勋章,其中袁隆平被授予勋章主要是因为他( )
A. 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B. 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C. 首次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 D. 首次培育出灿型杂交水稻
16.平昌冬奥会闭幕式通过地面投影、动态视频及机器人,“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科技手段讲述中国奇迹,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这反映了我国(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国民经济发展
C. 科技水平提升 D. 国防现代化水平提升
17.《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中国人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演变。民以食为天,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立足自身解决了温饱问题,由吃不上到吃饱,吃得起,中国人的胃口一天天好起来了。这说明
A.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国家全面放开所有食品市场定价
18.如图《三代人赶集》的漫画.这家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变化的根源在
A.爷爷能吃苦耐劳 B.爸爸贪图享受
C.儿子沉湎网络 D.改革开放社会进步
19.1981年,丁某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了征婚启事,这是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半个月中有270多人来信与他联系,8人来访,他最终选择与张某喜结连理,此后征婚启事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政府决定社会观念变化 B.择偶困难已成为社会问题
C.改革开放推动思想解放 D.寻找伴侣的途径发生变化
20.21世纪的中国,人民更加关注营养均衡、绿色食品、人居环境,积极参加健身、旅游,国家交通、通信不断发展……引起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老百姓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 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D.党和国家关心人民生活质量
二、综合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1960年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与毛泽东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发展走向问题”展开了一段对话。请根据对话完成探究问题。
【历史之惑】
蒙哥马利:“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一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
毛泽东:“你的看法是,那时候我们会侵略,是不是?”
蒙哥马利:“我觉得,当一个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它应该很小心,不进行侵略。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1)“蒙哥马利之问”反映了西方人内心深处的一种什么“历史逻辑”?
【释疑解惑】
毛:“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
(2)毛泽东的回答与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哪一外交原则是一致的?
(3)下列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论从史出】
(4)日益富强的中国为什么不会出现“蒙哥马利之问”所反映的“历史逻辑”?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材料二 (1996年)中国的导弹试验,虽说是精密而准确,但却暴露出其军事技术还停留在七十年代而未达九十年代的水平。因此,很难把中国说成是一种“威胁”。尽管中国的防卫力量很强大,但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也只能算是二流的军事强国。不过,忽视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是不明智的。 一一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学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
(2) 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军事技术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的科技成就。
(3) 依据材料三,指出青蒿素是属于哪方面的成就?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感想。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B 6.B 7.D 8.A 9.C 10.A
11.D 12.D 13.C 14.C 15.D 16.C 17.A 18.D 19.C 20.B
21.(1)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日益强大的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4)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近代中国饱受侵略和战争之苦,人民珍惜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2.(1)打破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绝不会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2)还停留在七十年代而未达九十年代的水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
(3)医药方面的成就;中国传统中医学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