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件(共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3 09: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臧克家
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 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
——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
2000年1月
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003年
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赫然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函寄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衰微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qiào


jiào
qiè


jiǒng

hán
kuī
jiǒng
shuāi
dié
dǒu
读准字音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来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不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
完全不一样。
词语积累
衰微: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赫然: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
的样子。
潜心贯注:
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
说法十分畅快。
弥高:
更高。弥,更加。
锲而不舍:
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锲,刻。
兀兀穷年:
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
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
的艰苦。
迥乎不同:
很不一样。迥,差得远。
气冲斗牛: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师:其实投影出来的这些四字短语,也都分别修饰了“说”和“做”。现在,我们不妨将它们一一归类。
师:这些词语中,对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修饰还有一些区别,我们来作个梳理。
小组合作:
研读目标:品味文章语言的诗意
研读路径: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成语、四字词和对句的运用,多义词的使用,饱含情感的叙述、描写和议论等。
研读成果汇报:以“我从文中 (字、词、句、段均可)品味到语言的诗意,
这个字(词、句、段)的诗意体现在 。”的句式进行班级汇报。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对句工整,节奏铿锵
用心炼字,语意凝练
他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
足部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他从唐诗下手,
专心埋头钻研,
很少下楼,
辛辛苦苦一年忙到头,
付出了自己全部精力。
仰之弥高,
越高,
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
越坚,
钻得越锲而不舍。
越钻研,
越起劲;
越钻研,
越不放弃。
学习了本文,相信同学们已被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震撼。下面,我们尝试用诗的形式,写下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歌。
写作要求:
选取文中的句子进行组合,自创诗句不超过全诗的五分之一;诗歌主题鲜明;字数不少于五行,题目自拟。
组装成诗,深悟精神
卓越学者闻一多
目不窥园,足不出户。
沥尽心血,钻探典籍。
十年艰辛,
终成三部巨著。
文化药方,
疗治衰微国运。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做了再说,
——为国寻求药方。
做了不说,
——十年钻探典籍。
说了就做,
——鼓壮志领游行。
敢说敢做,
——用生命践誓言。
闻一多,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哪两句话是对闻先生作为学者“说和做的高度概括?
研读第一部分
课文第一、二段
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
又向“古典新义”迈进。



文章围绕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哪几件事?选择的角度是什么?记叙的详略是如何处理的?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
研读第二部分
起先,
小声说
后来,
声音越来越大
呼喊
那么,他说的内容和目的是?
感受闻先生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革命斗争精神。
《最后一次演讲》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说出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
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闻一多形象
学习本文后,你认识了怎样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