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3 09:5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汇报人:@语文老师 时间:1111111
作品作者
简介

作品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
鉴》,本文选自此书,《资治通鉴》是
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 权 劝 学
作品作者简介
孙权,三国字仲谋,
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鲁肃,三国时吴国
的军师。
吕蒙 ,三国时吴国
的名将。
2、给下列字词注音:
邪 涉 猎 孰 更 遂

shè liè
shú
gèng
suì
3、给下列句子停顿:
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博 士 邪?
非 复 吴 下 阿 蒙。
/
/
/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读课文 准确翻译
直译
组词
换字
意译
补充内容
调整语序
注意:人名、地名、官名、书名、
年号等专有名称不译
三读课文 准确翻译
留——
替——
调——
补——
删——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
不可不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
不可以不学习!”
蒙 辞 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当权
推托

调:调整语序
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 邪!
但当涉猎, 见 往事 耳。
译: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
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古时王侯的自称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历史
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军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译: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于是
从事
及 鲁肃 过寻阳,
译: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
与蒙论议,大惊曰:
译: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等到
经过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另外拭目相看,
译: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译: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另外
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知晓事情
于是
表承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通假字:
邪:通“耶”,
语气词“吗”
通假字
一词多义
于是,就

于是,就
终于
蒙乃始就学
去后乃至
肃遂拜蒙母
遂不可见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文言现象
词语积累
解释句中重点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 往事耳
4、及鲁肃过寻阳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推托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历史

重新
通假字:通“耶”,语气词“吗”
课文解析学习
成语学习与运用: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王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两门外语,可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熊猫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关键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以军中多务辞 (注意翻译顺序)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
二读课文,赏析对话美
本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同学们可在对话旁边作批注,感受这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然后上台展示。
助读资料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1、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2、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了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始终”;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
3、公元210年孙权劝吕蒙学习。
助读资料
二、故事中人物的简介
1、孙权:三国时吴国君主,有雄才,善用兵,亲贤士。对话时的年龄为28岁。
2、吕蒙:三国时吴国大将。16岁即入军营,以胆气著称,战功卓著,但颇为轻狂。赤壁之战后“拜偏将军,领寻阳令”。对话时年龄为32岁。
3、鲁肃:三国时吴国大将,能文能武,周瑜赞为“忠烈,临事不苟”。对话时年龄为38岁。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仔细听。
其他同学说一说:
通过____句(或词语),
我感悟到了一位______。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 ):“…………………………”
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 ):…………………………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
肃(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一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读了《孙权劝学》,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1)孙权劝学的角度
(2)吕蒙变化的角度
(3)鲁肃赞学的角度
(4)联系自己实际
(5)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