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74~7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能够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与特点,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使学生经历借助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发展运用统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的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统计方法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与特点,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具准备
绘制统计图用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下面的北京降水量统计图:
提问:从中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指名交流。(有最多、最少,增加多少,下降多少)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我们不光可以看到每个月的降水量的多少,还能很明显的看出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师:我们在来看看在这张统计图中,横轴表示……,纵轴表示……, 单位长度是……。
2、出示常州市降水量统计图。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从这张图中你又获取到了哪些信息?
同桌交流。
3、合并统计图
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看谁反应快。
北京市6月份的降水量是多少?
常州市3月份到4月份的降水量是怎么变化的?
北京市和常州市的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师:你有什么体会?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预设:
(1)学生想不到。
(2)生:把两张图合并起来。
回顾: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看来啊,把这比较两张统计图有困难时,可以把它们合并成一张。
4、学生动手制作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北京市各月降水量统计图,你能在这张基础上把常州市的加上去吗?画之前先想一想:我们原先是怎么来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描点、表数据、连线)
学生动手制作。
收集资源:
(1)没有区分北京市与常州市的。
(2)区分了,但没有图例的
(3)无统计日期的。
(4)完整的。
比较。(重点交流“图例”)
师:说一说,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指名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较单式与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便于两组数据的比较)
二、生活中复式折线统计图
1、说一说生活中用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指名交流
2、男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指名交流 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按这样的趋势,男生长不过女生啰?
三、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同桌讨论制作方法,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
说一说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四、练习
1、出示常州、悉尼各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出示1958-2013年平均气温统计图。
你知道吗?
南北半球气温差异的原因: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间做往返运动,即太阳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就为夏季,因为离得近。当太阳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就为夏季,此时,南半球离太阳直射点远,获得的热量少,就为冬季。反之亦然。
2、哪个保温杯保温效果好?
五、总结。
数据:
北京市2013年各月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 6 9 22 36 74 179 177 53 23 8 2
常州市2013年各月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7 54 79 90 105 170 174 128 94 57 53 33
13~18岁男女生平均身高
年龄 13 14 15 16 17 18
男 156 163 169 173 176 177
女 157 160 161 162 163 164
常州市2013年各月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5 9 15 20 25 28 29 23 18 12 6
悉尼市2013年各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24 23 22 19 17 14 13 14 16 17 20 22
悉尼市2002~2012年各月平均气温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23 23 21 19 16 13 12 14 17 17 21 22
陶瓷保温杯保温效果
时间 2小时后 4小时后 6小时后 8小时后 10小时后 12小时后
温度 87 77 68 60 54 50
不锈钢保温杯保温效果
时间 2小时后 4小时后 6小时后 8小时后 10小时后 12小时后
温度 89 80 72 65 6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