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塔索规律的欲望。
2. 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初步学习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这是谁......(李晓燕),这呢?(李晓兰)发现了什么?看来大家都有一双特别会观察的眼睛,今天咱们的学习,就要用好我们的这个特长。看,下面有很多的老师来听课,大家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大家知道“我”是一个非常棒的小朋友!愿意吗?(请静息)
一、引入课题
1.引入
1. (出示毛巾)同学们,这是什么?(毛巾)这张毛巾很特殊的,请用你会观察的眼睛,仔细看看(多停一会儿),重点观察张毛巾上的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毛巾是绿色、白色、黑色依次排列、重复出现的。你们也有这个发现的同学,请举手。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师:板书:绿、白、黑,绿、白、黑,.绿、白、黑...
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些颜色(自由读)
师: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请仔细听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区别。(师分节读)
生:我们发现?(绿、白、黑重复)你们也有这个发现的同学,请举手。
师: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再来读一读。
3. 揭示课题:同学们,像这样有序的重复出现,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排列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齐读课题)
4. 出示例1
师:像毛巾上这样的颜色排列规律,生活中还有很多,请看,(出示例1)请仔细观察客厅里的沙发、窗帘、地毯、地板的颜色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1:沙发条纹的颜色很有规律......
生2:地毯的条纹很有规律.......
生3:窗帘的条纹很有规律......
师:同学们这些规律看起来好复杂哦,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先自己表示)
如果学生不能表达:如果老师用“1”表示红色,你准备用什么表示粉色。
师: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抽生回答并板书)
师:哇,同学们的办法真多。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的这些物体上颜色的规律,使这些物体看起来怎么样?
生:看起来很漂亮、舒服、很美。
师:是的,这样颜色有规律的排列会使物体看起来很漂亮。实际上,把物体像颜色这样有规律的重复排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这里的飞机很整齐吧!他们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嗯,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我们可以先把飞机分群进行研究?分群在我们数学上也叫分组。这里的每一组(手指着飞机),都是1,2,3,1,2,3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的。你们也发现了这样规律的同学请举手。
二、教学例2
过度:同学们,刚才分组的方法,找到了飞机的排列规律,那你能用分组的方法找到他们的规律吗?
1.出示例2
要求:
(1)先自己找到规律
(2)再根据自己找到的规律,在横线上填一填,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最后提交作业。
请同学们准备接收作业。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抽生上台讲解)你的发现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师:你能做一个标记,让大家看明白你发现的规律是什么吗?(做标记)
师:谢谢你,这样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你发现的规律是什么了。
师:同学们,这里的(1)(2)(3)题有什么相同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这里的数字、字母、图形,都是前面两个相同,后面一个不同,这样重复出现。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分别是用数字、字母、图形来表示的。
师:那你还能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这样的规律吗?(教师带着平板走到学生面前,平板和大屏幕同时展示)(截图发送,拍照上传)
小结:看来同一个规律我们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能出来。
2.过度:同学们,你们都很善于发现规律,真了不起!那你们能动手摆出规律吗?(点击出互动题板)?:
请看要求: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个黑色的圆和绿色的三角形,请你拖动黑色的圆和绿色的三角形,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第一方框中摆一摆。拖动黄色的三角形,在第二个方框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摆一摆。明白要求了吗?
利用互动题版,让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根据学生学生上传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摆的,引导学生说出规律。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来摆一摆的?
师:有没有和他摆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小结:哇,孩子们不仅善于发现规律,还能动手摆出规律,真棒!
3. 同学们,其实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非常的美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视频)
4.练习。
4.
三、巩固练习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完成,并反馈交流。
4、全课小结
同学们,其实数学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美丽的数学,让我们一起学好数学,一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