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3页(探索规律例1:杨辉三角)。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杨辉及其研究成果,能发现、会表述数阵(“杨辉三角”)中的简单规律。
2.经历了解杨辉及其探究数阵(“杨辉三角”)的过程,培育信息分享、数学观察及其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规律的能力。
3.在分享“我知道的数学家杨辉”和探究“杨辉三角”中,感受杨辉伟大的数学成就,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育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杨辉对数学的贡献;能发现并简单运用“杨辉三角”的排列规律。
难点是从多角度观察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最近,在抖音上有一款很火的弹珠游戏,大家有没有玩过?
生:玩过。
师:这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益智游戏。
(若有学生回答没有玩过,可补充:大家回家感受一下,不过一定要控制好时间)
师:在老师的童年时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我们也玩弹珠游戏,想看看吗?
(播放视频:手工弹珠游戏)
师:怎么样?(很有意思)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个简单的手工弹珠游戏中还隐藏着一个奇妙的三角数阵,(课件:动态呈现数阵)大家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三角数阵中的规律。(在黑板上贴上三角数阵图)
二、探究规律 ,认识数阵
1.认识三角数阵,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这个三角数阵,它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等待孩子观察、思考)把你的发现跟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1:斜着看左右两边都是1。(嗯,两斜边的数都是1。板书:标识斜箭头)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下一行比上一行多一个数。
师:你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从上往下)
师:嗯,从上往下依次多一个数,因此排列成了三角形。
师:其他孩子呢?
生3:每行中间各数都是前一行左右两个数的和。
师:你能选个数具体说一说吗?(在板书上标识相加线)
师:嗯,探索规律除了在观察中思考,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演示)还有什么发现?
生4:第二行按1、2、3、4的规律排列(斜着看),第三行按前后数依次加2、3……的规律排列(斜着看)
师:请你来能边指边说。
师:其他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发现?(PPT演示)孩子们看,从左往右看有这样的规律,那从右往左看呢?这说明了什么?(如果学生答不上,师进一步引导:再观察一下每行左右两边的数)(每行的数是左右对称的)(标识横箭头)
师:对,这个三角数阵还具有对称美。
(让学生充分交流,课件作相应演示,并将三角数阵完善到黑板上)
2.运用规律,续编三角数阵
师:孩子们,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三角数阵,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那你们能不能运用发现的规律将这个三角数阵继续往下,写出第5排的数呢?请大家拿出学习单按规律,填一填。
师:第5排都是哪些数呢?
生:1,5,10,10,5,1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思考?
师:是的,我们不仅要会找规律,还得灵活地运用规律。如果继续往下,你们还能不能写出第6排,第7排,甚至更多的数呢?赶紧试一试吧!
学生活动:续编三角数阵
师:好的,孩子们停一停,你们写到第几排啦?少的有XX排,多的有YY排,了不起。我们请写了YY排的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
孩子们运用刚才发现的一些规律给他们检查一下(等待学生检查),有问题吗?
在这个更大的三角数阵里,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越往下,每排的数越来越大。……
师:我们能不能把每个斜行和横排上的数联系起来观
察呢?
师:我们以第6行为例,仔细观察。(师在学生的数阵图中用红笔画出观察方向,若学生还有困难,再圈出第6行上的15,20,15,6),
引导学生发现:第6行的第3个数正好等于第二个斜行1、2、3、4、5的和;
第三斜行1、3、6、10相加也正好等于20;
1、4、10相加等于这里的15;
1、5相加等于6。
师:孩子们,这个发现很有意思吧?如果我们把这个三角数阵再继续往下写,能编写完吗?我们该怎么表示?(打上省略号)
三、渗透文化,感受神奇
师:孩子们,这个奇妙的三角形数阵其实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杨辉三角(板书杨辉三角), 它是世界数学史上,数与形巧妙结合的典范。
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微课(杨辉三角介绍)
微课内容:
杨辉三角在计算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从下图中你们能发现什么?
对,几个2相乘的积也就是杨辉三角所对应的第几行的数字之和。
继续往下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我们也可以发现几个11连乘的积正好是杨辉三角所对应的第几行的数,很有意思吧!
再来看看弹珠游戏中弹珠掉落的问题吧。
弹珠掉落的路径其实就与杨辉三角相似,弹珠掉入圆洞的路径数正好就是该点上的杨辉三角数。
师:同学们,杨辉三角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其实呀,它还有很多规律没有发现,到了中学乃至大学我们将继续研究它。
四、变式运用,拓宽思维
(一)在变式数阵中再探规律
师:人们受到杨辉三角的启发,还构造出了其他类型的三角数阵,我们一起看看。
师:这些三角数阵又有什么规律呢?请孩子们看到学习单第2
页,试着找一找,填一填。(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全班展示。(1和2略讲;重点交流第3种)
师:好的,大家都完成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看,在这个三角数阵中,你们找到了什么规律?(第5列上的数分别是哪些?左右两边的数也是对称的。)它虽然不是杨辉三角,却和杨辉三角有着相似的一些规律。
再来看看第二个三角数阵,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最后一个,谁愿意来交流?
(二)创编三角数阵
师:看来,不同的数排列成不同三角数阵,隐藏的规律也会不同。
会学习的孩子,一定是善于创造的孩子,在学习单的最后,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一个三角形,你们能不能也尝试着创编一个类似的三角数阵呢?(课件完整呈现四种模型)。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1.学生同桌为一组,自由构造三角数阵。
2.展示2学生作品,并请同学猜想作品中的规律。
师:好的,谁愿意来分享自己的创作?
师:我们一起来看,XX的创作有没有隐藏着一定的规律呢?(孩子,你是根据这样的规律来设计的吗?)
师:还有谁愿意展示?谁来找找这个三角数阵的规律?
师:孩子们很有创造力,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一一展示。课后大家再继续交流,好吗?
五、总结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认识了杨辉三角。(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
生:学会了多角度地寻找规律(会总结学习方法的孩子,一定是会学习的孩子)
生:我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是的,我们学好了数学,才能的运用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探索了三角数阵的规律,尤其感受到了杨辉三角的神奇。在数学的世界里,不管是数的排列,组合,还是图形的变换,问题的解决,都蕴含着奇妙的规律,同学们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就能探索出更多规律。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