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3 10:4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八下语文教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梳理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2.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精神。
3.解题
“格物致知”是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总结为理性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重点字词】
㈠字音字形。(17个)
1.肇(zhào);2.瞭望(liào);3.缅怀(miǎn);4.探察;5.儒家(rú);6.格物致知;7.埋没;8.宣告;9.探讨;10.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11.检讨;12.清谈;13.特地;14.袖手旁观;15.不知所措(cuò);16.彷徨(páng huáng);17.激变;
㈡词语释义
1.肇:发生;引起。
2.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3.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推广它到四海的边界(代指全天下),流传它到万世之后。
4.清谈: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7.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8.激变:急剧变化。
【课文重点】
㈠思维导图
㈡主题归纳
这篇演讲词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例子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㈢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文章开头简洁明了,直接转入演讲的问题。然后解释《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是实地的探察,即实验。
接着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再阐明现代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最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表达良好的愿望。
2.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有机结合
⑴如列举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至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儒家对实难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⑵如通过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㈣重点问题掌握
1.探究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平天下”,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讨。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类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
②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二是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③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对格物致知应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3.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4.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5.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6.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7.“大都”“往往”“常常”在文中有何作用?
“大都”指明了范围,“往往”和“常常”则指出了频率上的多。这些词语突出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普遍性,语言准确严密。
8.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无可辩驳。
9.《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做实验得到知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只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10.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