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巩固卷(总分76分)
一、文学常识(5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是由西汉 编订而成的一部 体的史册,记录了 。题目中的“讽”是 之意。
二、原文默写(9分)
1.暮寝而思之,曰:“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
2.群臣吏民 ,受上赏; , ; ,闻寡人之耳者, 。
三、给下列字注音(8分)
邹( ) 间( ) 市朝( ) 期( )
寝( ) 朝( )服衣冠( ) 昳( )
四、.通假字(2分)
孰视之:
五、古今异义词(8分)
⑴朝服衣冠 古义: 今义:
⑵今其地方千里 古义: 今义:
⑶闻寡人之耳者 古义: 今义:
⑷时时而间进 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12分)
孰 ①我孰与徐公美 美 ①吾妻之美我者
②孰视之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朝 ①朝服衣冠 修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②乃重修岳阳楼
间 ①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时时而间进间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七、解释下列加点字意思(8分)
1. 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2. 朝服衣冠,窥镜。服: 窥:
3.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 孰:
4.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 私:
5.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蔽:
6.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7. 能谤讥于市朝。谤: 讥:
8.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
9. 闻寡人之耳者。闻:
10.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
11.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12.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四境之内:
八、翻译下列句子(16分。4、7题各3分,其余各2分)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 徐公何能及君也?
4.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5.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7.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九、内容分析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各段段意。(3分)
2.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十、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评卷(总分38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之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令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测评题一(25分)
1.上文选自( )体的历史著作《 》,编订者是 。(3分)
2.下列释义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邹忌讽齐王(婉言进谏)形貌昳丽(光艳美丽)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齐王纳谏(直言劝告)
B。朝服衣冠(穿戴)孰视之(通“熟”,仔细)何能及君(比得上)私我(偏爱)
C。客之美我者(美丽)谤讥(诽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期年(周)
D。王之蔽(受蒙蔽)皆朝于齐(朝见)莫不私王(没有谁)间进(间或)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2分)
5.下列对本文语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
B.“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急急回答,唯恐不能表白感情,似乎战战兢兢。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
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盛气凌人的倨傲。
6.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7.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说说他的意思,并说出一个反义成语。(3分)
8.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间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9.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3分)
测评题二(13分)
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 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形貌昳丽 昳丽
⑵暮寝而思之 寝
⑶王之蔽甚矣 蔽
⑷时时而间进 间
2.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A.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 吾妻之美我者
D. 暮寝而思之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 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有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
巩固卷答案
一、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用暗示、比喻
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二、1、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受下赏
三、zou jian chao ji qin zhao guan yi
四、五、六答案略
七、1、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服:穿戴。 窥:照。
3、明日:又过了一天。 孰:通“熟”,仔细。
4、美:认为…….美。 私:偏爱。
5、敝:受蒙蔽。
6、面刺:当面指责。
7、谤: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讽刺。
8、间:间或、偶尔。
9、闻:使……听到。
10、孰:谁,哪一个。
11、地方:土地方圆。
12、四境之内:全国范围之内。
八、翻译:略
九、内容分析:
1、(1)段:进谏的缘起 (2)段:进谏的内容
(3)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2、全文写了邹忌用自身感受的设喻,讽喻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修明政治,使齐国国富民强的故事。
十、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巩固测评卷答案
测评题一答案
1、国别体 战国策 刘向
2、 C
3、翻译:略
4、察纳雅言(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
5、D
6、“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7、门庭若市:形容家里人来人往,热闹的跟市集一样。 门可罗雀
8、“门庭若市”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9、示例1: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很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示例2: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测评题二答案
1、略2、B 3、略 4、齐威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利国利民。今天的人们也应该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采纳正确意见,使自己不断进步。(2分)例如:班长要管好班级,就应该广开言路,让同学们从不同方面提意见和建议,以采纳合理部分。(1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