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之阅读理解要点和教学设计思路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抒情散文,也是一个“点线面体”结合得很好的写作范本。听了几次《秋天的怀念》讲读课,都感觉师生在文字的浅表处来回,难以深入文本的语言情境,更无法深入作者的生命情境。特梳理阅读理解要点和提供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一、理解文本的几个要点
1.“我”遭遇厄运:双腿瘫痪。
双腿瘫痪带给“我”的是沉重的打击(“暴怒无常”“砸碎”“摔”),带给母亲的又何尝不是如此?(“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面对打击,“我”肆无忌惮地对母亲发泄(“狠命地捶打”“喊”),而母亲却小心翼翼地护佑着我。(一系列动词,多次出现的状语“悄悄地”与“偷偷地”,状态“出去”与“进来”,表情“哭”与“笑”,“她比我还敏感。”)
——“母亲”的在场
2.“母亲”的境遇:绝症(“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艰难地呼吸”“最后一句话”)
面对折磨,母亲独自承受(“我却一直都不知道”“我没想到”“别人告诉我”)。
——“我”的缺席
3.比较:“我”和“母亲”对待厄运的态度;“我”和“母亲”对待彼此的态度。
4.文本的主体内容是三段描写,三段描写围绕“看花”展开,写出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亲情”主题);同时通过“我”的态度变化和情感变化,写出“母亲”对于“我”的意义(“生命”主题)。
——第一次,母亲从“出去”到“进来”;第二次,从“进来”到“出去”;第三次,母亲已永诀。
第一次,“死”和“活”;第二次,“落”和“开”;第三次,“懂得”。
第一次,母亲“哭”;第二次,母亲“笑”;第三次,?
——巧妙构思,真切描写
5.文本的略写内容是对“母亲”病情的追述、叙述和转述。
——点线结合,寄情于述
6.文本中3次出现的“在一块儿”和3次出现的“好好儿活”,凸显了“亲情”和“生命”的双重主题,“花”的“开”和“落”因此有了象征意义,“看”花开和“挡”叶落也因此有了象征意义。
——巧用象征,强化主题
二、几种教学设计思路
1.可围绕标题“秋天的怀念”,通过问题串的设计与落实深入文本:
谁“怀念”谁?——“我”怀念“母亲”。
为何“怀念”?——“母亲”于“我”的意义(感恩)、“我”于“母亲”的缺席(愧悔)
如何“怀念”?——看花+“在一块儿”+“好好儿活”。(瘫痪了,“我”陷入绝望;“母亲”走了,“我”为什么没有颓丧?)(亲情主题+生命主题)
为何是“秋天的怀念”?——“母亲”在秋天离去,菊花在秋天怒放。(亲情主题+生命主题)
2.可围绕关键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对文中四处省略号省却的内容进行合情合理的补充,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3.可假想如果“母亲”还活着,和“我”一起到北海看花,想象并写出“母亲”和“我的第三次对话,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最后,无论采用何种教学设计思路,其前提都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其路径都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现文本的秘密;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提升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达力。
再次强调《秋天的怀念》的解读要点和教学要点,这也是文本之所以感人肺腑和堪为典范的原因之所在:
双重主题:亲情主题(“在一块儿”)和生命主题(“好好儿活”)
双重情感:感恩(“母亲”的在场)和愧悔(“我”的缺席)
双重表达:描写+叙述
双重象征:开—活,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