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人物形象赏析 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3 10: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目 录
一、“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意图………………………………2
二、“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双向细目表……………………3
三、“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 …………………………4
四、“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参考答案及解析………………………12
“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意图
《全日制九年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的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我们的统编教材很好地践行了这个理念:(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思考与探究”)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根据小说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与同学讨论。(九下《孔乙己》“思考与探究”)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在近几年的中考阅读试题中,小说阅读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设题一般4到6题,分值20分左右。在人物形象上,以简答题的方式主要考查揣摩人物形象的能力和对人物及内容的感悟体验能力。如(2019年福建中考卷11、12两题)第11题“男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分值4分)第12题“我”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分值4分)又如(2020年福建中考卷11小题)文中写“我的表叔”对刻画李时珍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分值3分)
因此,此次的阅读教学作业设计,以“人物形象赏析”为切入点,开展以“立足课本,延伸课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分成四个模块:识记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物的情感变化、探寻景物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尝试引导学生能掌握人物的描写方法,能学以致用地在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物情感,最终能在习作中有所注重对人物进行形象生动的叙述。
“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双向细目表
易 中 难 能力层级
识记 理解 分析 运用 探究
活动一
一 √ √
二 √ √ √
三 √ √
活动二
一 √ √ √ √
二 √ √ √
三 √ √ √ √
活动三
一 √ √
二 √ √ √
活动四
一 √ √ √ √
二 √ √ √ √
“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设计
某中学初三(2)班开展“立足课本,延伸课外”小说阅读活动,“品读人物形象”专题小组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
(课前作业:20分钟)
活动一:识记人物描写方法
理一理,识记常识
人 物 描 写 方 法 正 面 描 写 ( ② ):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 细 节 描 写
( ③ ):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
( ④ ):对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的描写
( ⑤ ):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剖析
( ⑥ ):对人物表情的描写
① 对他人的描写
环境 描写 ⑦ 侧面烘托所写人物
⑧ 起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二、猜一猜,观文识人
1、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
3、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
4、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这是头年的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 )
5、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
6、见他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7、她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
8、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
9、“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
三、写一写,牛刀小试
(根据下面两张图片,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叙写一段话。至少使用两种人物的描写方法,字数150字左右。)
(课中作业:25分钟)
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读一读,析一析(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
2、“阿呀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故乡》)
3、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我的叔叔于勒》)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的叔叔于勒》)
二、读一读,品一品。(赏析加点词)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孔乙己》)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孔乙己》)
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故乡》)
三、读一读,拓一拓。
保护
叶倾城
电话响,是在医院工作的二姐,她说:“我在楼下。”
我说:“我们都在家,你上来呀。”
她说:“我昨天接诊的一个病人,今天确诊是新冠肺炎了,我两个同事已经倒下了。我
不回来吃饭 了。”
信息量太大,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只一再说:“你这是回自己家,我们不隔离你。”
她像没听见:“我把一箱橙子、一盒樱桃放在电梯里,我按了楼层,它上去后你接一下
东西。还有蛋糕券。最近,我就不回来了。”
电话断了。我看着一格格上来,简直像心提在嗓子眼儿一格格上来了。
门开了,电梯间地板上果然有水果和蛋糕券。我拿起来,蛋糕券上抬头是我二姐的名字,
落款是医院工会——半个月前,是她的50岁生日,这是工会的礼物。
我很惊慌。说来惭愧,我只担心我的姐姐,我只想问她:“你在医院,危险吗?"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是一部科幻电影。我被困在电影里,进退茫然。我当然不
是主角,只是一个龙套。但观众在哪里?
这部大戏,鸦雀无声。
我在微博上,看到二姐所在的医院向社会呼吁捐赠,我心慌慌地问她:“你有防护服吗?”
到了晚上,她才答我,其实是答非所问:“我们医院被确定为发热定点医院了,改造后
使用。看现在的形势,不知道封城会持续多久。你们干粮储备要丰富,别浪费。”
那句“别浪费”让我全身一紧。
我问她:“你会一直在一线吗?”
她答:“应该。”
我说:“那至少,你每天和我们说一句话,让我们知道你平安。”
她说:“没事儿的。”
我很想说“你是心内科的呀……”,但我什么也没说。
我知道这是灾难,也是职责, 她只是在做她该做的事。而我该做的,无非就是照顾好
家人。
封城多日,我反复问二姐:“你怎么样?”
也是隔了很久,她才答我:“别担心,现在武汉大多数医生都在看发热病人,全国各地
的医生都来支援武汉。正应了那句话——‘你不是 一个人在战斗’,没问题的。你安心待着。”
我问她:“医生被感染的情况怎么样 ”
她说:“没看到数据。”
我说:“那你的同事呢?”
她说:“所有发病的都恢复了。别担心。”
我真的很担心二姐。
当医院成为战场,她很自然地像她所有的同人一样,成为—线的战士。
我知道,她像岀现在新闻里的医生那样,毎天穿着防护服上班。
我二姐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医生,而绝大多数医生,都如她一样普通,却在各自的岗位
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并且,保持“随时准备着”的姿态。
我相信他们在大疫面前也心怀恐倶,却知道畏惧无济于事,故而,他们必须无畏,必须
温柔而坚定,必须在人群中高高地扬起头。
难以言说,这是生活,还是职责。
我想,像我二姐这样的人,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
我的二姐并不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娇小、微胖,雪白的小圆脸总是笑眯眯的,据她以
前的病人说, 像观音。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选自《读者》(有删改)
上文中作者是如何塑造“我”这个形象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课后作业:20分钟)
活动三:体悟人物的情感变化
温习课文填空。
在《故乡》中,“我”对闰土的情感变化: ,
闰土在“我”心中由 变成 。在《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因为 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裁断;在《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说他是 ,在范进中举后称他为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因为 而改变对于勒的态度,体现了这些人 的性格特点。
课外阅读拓展。
鱼儿跃出水面时
王宇坤
我从苏黎世准备飞回都柏林, 在逛机场免税店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中国导购姑娘,她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没有要购买任何东西的计划,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她,所以只能有礼貌地笑笑,想要找准时机离开。
她大概是读懂了我的面部表情,小声地对我说:“没关系的,因为我的经理在那儿盯着我,所以我必须要假装很认真地工作。”我被她这句很坦诚的话给“萌”到了,看了下时间,距离登机还很早,便决定在这里多“演”一会儿。
我一边挑选着货架上的巧克 力,一边跟她聊起天来。
姑娘说自己是四川人,是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去年毕业了,但一直没有找到雇主愿意提供工作签证的工作。在她不抱任何希望准备收拾东西回国的时候,她突然获得了一个工作机会,那就是来苏黎世机场做商品导购,因为她除了会英语 还会一点儿德语,所以很顺利地通过了面试。
我跟她讨论起瑞士的高物价, 住宿、饮食等方面的生活成本是开支的大头儿。她点头叹气,说为了 留下来只能忍了。在这里工作,经理每天都会像个班主任似的盯着她,为了那点儿可怜的业绩,有时候每天都要说烂嘴皮子,也只有几个顾客埋单。所以,生活逼着她修炼了一点儿“演技”。就像此时的她, 一边聊着和巧克力没有一丁点儿关联的东西,一边还能不断地拿起不同品牌的巧克力,假装在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
“没有想过回国吗,工作机会相比国外会更多吧?”
那位姑娘放下手中的巧克力, 整理了一下货架对我说:“也想过, 但后来还是决定在国外试几年。可能因为这几年适应了在欧洲的生活,让我突然回去,不知道会不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在这里生活虽然也不容易,但一个人平平淡淡的也挺快乐。只要自己想明白了要怎么走,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你说对吧。”
她冲我笑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那时候,我刚刚结束了硕士阶段所有的课程,只剩下第三学期的毕业论文,我似乎非常能理解她的心境。我对她说,我再过几个月交完毕业论文就打算回国了,虽然很迷茫,但不想让爸妈太牵挂、太担心,所以还是决定回去。
“是啊,当时在英国跟我一起毕业的那些同学们,几乎都回国了。我妈也催着我回去,电话里动不动就是谁家的孩子已经考上了公务员,她哪个同学的儿子进了大国企,某某已经买房结婚了……每次听到这些,我都想挂掉电话,打算一辈子都不回去了。”
我们都笑了,像是找到了人生中面临的同一个场景。
“干吗要跟别人比较呢?过得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生活。更何况我没觉得自己现在过得有多么糟糕。”姑娘说着又拿起一包巧克力, 假装向我介绍起来。
是因为我们活着的信条不一样吧,有些人需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下,而有些人更适合生活在无人的丛林里。那一刻,我看着眼前的姑娘,她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那感觉像是与一个充满希望的灵魂擦肩而过.
时间差不多了,我从货架上随便拿起了两包巧克力,以感谢她陪我聊了那么多。临走的时候,恰好遇到从后面走出来的经理,我微笑着对他说了句“那个姑娘真的非常专业”,紧接着看见那位经理对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这或许是在当下,我能做到的最无声息的善意。
当鱼儿们跃岀水面之时,我们以为那是危险的一跃,可对于它们而言,可能只是生命中某次不经意放肆的美丽。
可以是轰轰烈烈地绽放,也可以是安静地生活,去做你觉得对、觉得快乐的事情,然后坚持走下去。走在只属于你自己的那条路上,无论快慢。我相信,我们都会感受到那跃出水面之时的生命的意义。
默读上文,梳理“我”对导购姑娘的态度变化。
“我”的态度 原 因
① 未购买计划
陪她多“演”一会儿 ③
② 同样的求学经历
微笑地夸她专业 ④
(课后作业:20分钟)
活动四:探寻景物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读《孤独之旅》,找鸭群的成长变化,悟杜小康的成长。
鸭 群 杜小康
呈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 ①
一路觅食,有时朝天空叫几声 ②
临睡时心理、动作和神态 ③
长成真正的鸭 ④
品读下文,分析梧桐树在文中的作用
一棵会开花的树
扶南
自从我搬到凤凰路之后,就常常想起父亲种过的那棵梧桐树。
我出生的那一年,爸爸已经快30岁了,因为第一次做父亲,他又惊喜又慌张,抱也不会抱,喂也不会喂。在大家的笑声中,他魔怔似的骑自行车赶了 20多里路,买来一棵梧桐树的树苗。大家笑话他说:“买梧桐树苗干啥啊,它长大了是空心的,用处不大,连个好家具也打不了。”他笑呵呵地说:“你们懂啥啊,这叫‘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我这一生唯一和“凤凰”沾边的事,大概就是在父亲走后住在了凤凰路。想来真的挺惭愧,活到现在也没有做过一件让他骄傲的事。 我这人脑子活泛,胆子又大,脑子里冒出的都是些想要投机取巧的“鸡贼”念头,只有在写东西的时 候,脑海里的念想才能踏实下来, 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这也是我后来选择写作这条路的初衷。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写岀什么名堂,赚到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在我二十多岁的年纪,赤贫一直伴随着我。
继续说回那棵梧桐树。梧桐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年紫色的喇叭状花都会带着腥甜味儿挂满枝丫,每到此时我爸就会很开心,迷信般地相信这棵因我而生的树如此茁壮,是在预示着我的好前程。
大概是在七八岁之时,我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我爸看着梧桐树,怎么都不肯相信树长得这么茂盛,我怎么会得那样的恶病。确定为误诊的那天,我爸高兴得又笑又骂,说:“就知道不可能,你看那树长得那样好,我就不信孩子会得病。”在他心里,那棵树已经和我性命相关了。
后来,一场大冰雹让梧桐树断了生机,冰雹过后一段时间,梧桐树还能长出绿叶,第二年就彻底死掉了。这一次我爸是真的被吓住了, 一整年都把我看得很紧,哪儿也不让我去,生怕岀什么意外。胡思乱想了一整年,他突然得岀一个新的结论:那棵树是为我而死的,是替我挡了灾。舅舅知道后,一脸嫌弃地说:“快带你爸去算—卦,封建迷信害死人。”
再后来,那棵梧桐树被舅舅做成衣柜和书桌,摆在我的卧室里,一直用到现在。此刻我才突然意识到,这真的是一棵为我而生的树,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在我身边。
我想起三年级的那个寒假,我拿着“三好学生”奖状跑回家,想给爸爸看一看,可是那天他加班没回来,我就一直等啊等啊,直到睡着了他也没回来。第二天我一睁开眼就去找奖状,看到爸爸已经把它贴在墙上了。后来我想,或许我们这一生,耗尽心力,都只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承认吧。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拿着奖状等待爸爸回家的小女孩, 可是想着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树没了,可以换个形式继续陪在我身边,可爸爸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陪伴着我们呢?在他走后,面对家庭的琐事和压力,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甚至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个父亲。
或许这就是我和爸爸彼此陪伴的方式吧。原来那棵梧桐树早已在我心中开花了。
选自《读者》(有删改)
有人说,梧桐树是父女情感的依托。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请结合文本简析。
“人物形象赏析”阅读教学作业参考答案及解析
活动一:识记人物描写方法
一、①正面描写 ②外貌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语言描写 ⑤心理描写
⑥神态(表情)描写 ⑦自然环境描写 ⑧社会环境描写
解析: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方法,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人物的正面描写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包括对他人的描写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可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二、1、杨二嫂 2、闰土 3、菲利普 4、杜小康 5、范进 6、诸葛亮 7、刘姥姥
8、孔乙己 9、奥楚蔑洛夫
解析:这九个人物均出自课文,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学生只要在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都能判断出是哪个人物。
三、示例:谷爱凌注视着眼前长长的赛道,观众们注视着她。只见她缓缓滑行,突然俯冲加速,瞬间腾空而起,像一只轻盈的燕子飞翔在湛蓝的天空下,翻转,稳稳落地,在观众的惊呼声中豪取全场最高分。夺冠了,她幸福地用双手在头上摆出爱心造型,露出灿烂的笑容。那甜甜的笑容,传达着她享受比赛、纵情冰雪的快乐。
解析:人物片段描写可以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任何的渲染衬托。也可以用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刻画人物时,要凸显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点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和文化教养等。
活动二:分析人物形象
一、
1、外貌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闰土的苍老、凄苦、贫困。
解析:“圆脸已经变作灰黄”、“很深的皱纹”“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写出了闰土的苍老。“破毡帽、极薄的棉衣”写出了闰土的贫困。这些体现了闰土生活过得凄苦。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杨二嫂尖酸刻薄、自私、贪婪的性格特征。
解析:“阿呀呀……便愈有钱……”是语言描写,写出杨二嫂尖酸刻薄;”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是动作描写,写出杨二嫂的自私、贪婪。
3、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父亲知道于勒真实处境时的惊慌失措,体现他虚伪圆滑、唯利是图。
解析:“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是神态描写,“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是语言描写,神色言辞的变化是因为菲利普知道于勒的真实处境,一时惊慌,可见他心里只认金钱不认兄弟,体现他虚伪圆滑、唯利是图。
4、心理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的不满。
解析:“心里默念”是心理描写,“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说明我很在乎于勒叔叔,是同情他的;对父亲无视自己的亲弟弟,我表示强烈的不满。
二、
1、“排”、“摸”都是动词,这两个动作分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孔乙己虚伪、穷困潦倒,起到讽刺的效果。
解析:“排”字写出了孔乙己要显示自己付得起酒钱的心理,体现他的虚伪;“摸”字写出了孔乙己的吃力,体现了他的穷困潦倒。
2、“笼”有“笼罩、覆盖”的意思,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痛处被人戳创时颓丧的心态。
解析:众人嘲笑孔乙己没捞上秀才,让他颓唐不安,这是内心的痛处被人戳到了,“笼”写出了孔乙己颓丧的心态。
3、“寒噤”指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抖,写出了“我”对闰土的失望,体现了“我”内心的悲哀。
解析:闰土称呼“我”为“老爷”,让“我”震惊,说明闰土心中有很深的等级观念。我对他是失望的,为儿时的好友变成这样感到悲哀。
三、文本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担心亲人、热爱家人、关心他人的“我”。
“我”在文中的作用:以第一人称叙事,能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叙写“我”的善良,侧面烘托了二姐在疫情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坚守岗位、为他人的幸福不怕牺牲的美好品质,表达了对像“二姐”那样勇敢的人的赞美、敬畏。
解析:文中多处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对二姐的担心、对医护人员的牵挂;“我很惊慌”是神态描写,“我心慌慌”、“我很想说‘你是心内科的呀……’”是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对二姐和像“二姐”那样的人的担忧、牵挂。
以“我”叙事,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情感。“我”生活安定,是因为跟二姐一样的医护人员的保护,所以“我”作为侧面人物,衬托了二姐的品质,升华了本文的主旨。
活动三:体悟人物的情感变化
一、
思念——兴奋——寒噤——可悲 小英雄 木偶人 狗的主人是谁 现世宝穷鬼
文曲星、贤婿老爷 知道于勒是个撬海蛎的穷鬼 自私冷漠、趋炎附势、唯利是图
解析:“我”刚回故乡想着儿时的好友闰土,提起他“我”心情是兴奋的,但他称“我”
为“老爷”让“我”打了一下寒噤,为闰土的变化感到可悲。闰土在“我”心中也由少年英雄,变成了一个“木偶人”。奥楚蔑洛夫、胡屠户、菲利普夫妇因为人物身份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所以这些人都是嫌贫爱富、势利的人。
二、①有礼貌地拒绝 ②似乎能理解她的心境 ③坦诚的话“萌”到、登机还早 ④最无声息的善意
解析:在免税店导购姑娘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不想购买但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所以有礼貌地笑笑;她读懂了我的表情,小声地和我说因为经理盯着所以要假装认真工作,我被萌到了,而且登机时间还早,就陪她“演”一会儿;在国外的留学经历和家人的牵挂担忧,同样的处境让我能理解她的心境;最后我买了两包巧克力,并向经理夸导购姑娘专业,这是我能做到的最无声息的善意。
活动四:探寻景物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一、①不情愿 ②寂寞孤单 ③恐惧 ④坚强或长大了
解析:杜雍和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船赶鸭子,鸭群在船前形成了一个倒置的扇面形。杜小康就像这群被不停赶着的鸭子,相当“不情愿”。到了陌生的水面,鸭子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觅食,有兴致地朝天空叫上几声;杜雍和父子见到的都是陌生人,天地如此空旷,没有其他声音,鸭子的叫声让人觉得寂寞。空阔的的天地间陪伴杜小康的只有是寂寞的鸭声。月亮东升,鸭们将船团团围住,唯恐与这条唯一能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杜小康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涌到天边时,他第一回真正地感到害怕、恐慌。鸭们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羽毛变得鲜亮稠密;杜小康在暴风雨中寻鸭的经历,让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二、对于父亲来说,梧桐树就是“我”另外的一种生命形态,他把对“我”的挂念、期望、担忧都融入了这棵梧桐树上,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于我而言,梧桐树是父亲生命的延续,是父亲默默无闻的陪伴。“我”借梧桐树来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和感激之情。
解析:“我”出生时,父亲骑自行车赶了20多里路买了一棵梧桐树,说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梧桐树长得茂盛,父亲认为是在预示着“我”的好前程;“我”被误诊为肿瘤,他觉得树长得那么茂盛,“我”不可能生那样的病,后来梧桐树遇冰雹断了生机彻底死掉,父亲生怕“我”什么意外,认为梧桐树是为“我”而死的,是替“我”挡灾。父亲已经把梧桐树和我的生命关联在一起了。
梧桐树后来被舅舅做成了衣柜和书桌摆在“我”的卧室,直到现在。在父亲去世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棵为“我”而生的树,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陪伴“我”。文末“或许这就是我和爸爸彼此陪伴的方式吧。”这句话点题,抒发了“我”对父亲 的思念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