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近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什么是近代化?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时局背景分析 《辛丑条约》签订图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有识之士,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你该怎么办? 魏源是主张如何救国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事件使得“师夷长技”这一思想由理论变成现实?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前期 后期 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自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求富”重点发展民用工业“师夷长技” 中国的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
——李鸿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化海防——“师夷长技”代表人物: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没有魏源)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性质: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 ),可以勤远略(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 )。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1860年12月(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前期)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事工业主要内容:创办近代
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主要制造枪、炮、子弹等军用品。权倾一时,谤满天下(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前期)(2)筹建新式陆海军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主要内容: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致远舰士兵合影(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前期)(2)筹建新式陆海军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的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主要内容:(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前期)(2)筹建新式陆海军(3)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70年代、后期)主要内容:创办近代
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清政府设立的
较早使用机器
采煤的机构。“汉阳造” 1896年湖北兵工厂仿德国88式毛瑟步枪并加以改进,定名为“汉阳式”步枪,俗称“汉阳造”。该枪坚固耐用,易于制造,是旧中国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湖北兵工厂也因此名扬天下。张之洞成立的湖北兵工厂 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是洋务运动时期规模最大的近代化民用工业,有大小10个厂,雇佣工人3000多人。兼营采矿、采炼和钢铁。汉阳铁厂的高炉汉阳铁厂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开平矿务局最早采用机器采煤的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前期)(2)筹建新式陆海军(3)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70年代、后期)(4)开办新式学堂 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主要内容:创办新式学堂 清政府1862年设立,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是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同文馆创办民用工业口号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
兴办新式学堂
筹建近代海军知识归纳: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惨败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原因:标志 三纲五常不能变,祖宗之法不能变,大清朝的统治不能变,自己的最高皇权不能变。——慈禧①外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的破产②内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中国的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的利器 ——李鸿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地位: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评价: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引进西方的机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应用)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1、交通工具的出现(1)轮船运输业的出现1872年,李鸿章派人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
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2)铁路的出现:唐胥铁路(中国的第一条自己的铁路)2、电报业的出现 1880年,天津电报总局成立(李鸿章)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状元实业家——张謇他是清末状元,却不贪恋仕途,毅然踏上“实业救国”之路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毛泽东张謇实业救国的背景:《马关条约》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
开矿,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张謇创办实业的情况大生纱厂(棉纺织业)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破产原因: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学习张謇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詹天佑与京张铁路清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地位: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影响: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内容小结一场运动:洋务运动四个代表人物: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两个口号:自强、求富三个内容:创办军事工业、筹划近代海防、创办民用工业一个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最终结果:失败,因为不改变封建制度出现了轮船、铁路和电报状元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工程师——詹天佑(京张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