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2 22:0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练习题
选择题
1.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担任这一要职的人,往往都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的权力
C.加大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宰相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 文天祥抗元 D.戚继光抗倭
3.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4.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5.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争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其“议和”的不同点是(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朝要向对方交纳“岁币”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6.(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下列属于“他”的事迹的是(  )
A. 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元朝
C. 率军灭南宋 D.完成全国统一
7.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行政区域范围不同。如下这幅疆域图对应的朝代是(  )
A.周朝 B.元朝
C.唐朝 D.明朝
8. 结束了唐末以来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轮廓的朝代是(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宋代农业的发展使剩余农产品增加,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等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形的结构,草市作为乡村定期集市更加普遍。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宋代(  )
A.城市崛起 
B.草市繁荣 
C.商品经济繁荣 
D.农业迅速发展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下列所述属于当时的“商业革命”的是(  )
A.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B. 主商业区的东西两市与居民区分开
C. 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D. 出现晋商和徽商等携带重金的商帮
11.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宣政院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管理机构 ( )
A.新疆地区 B.西藏地区
C.台湾地区 D.岭北地区
12.今天生活中常见的邮政特快专递、菜鸟驿站等物流方式,早在元朝时已出现与此类似的雏形。下列文物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
1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中书省 
C.安西都护府  D.北庭都护府
14.有学者指出“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状况。”材料旨在强调三大发明(  )
A.改变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经济结构 
B.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C.标志着世界范围内近代化的开端 
D.摧毁了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5.小辉同学为宋元历史小讲堂搜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可以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
A.文学艺术的发展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中外交通的发达
16.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在地方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江南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江南水田耕作工具已配套,是唐代所不及的。如起秧有秧马……两宋作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期,也正好是复种技术(双季稻和稻麦兼作)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三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纸币出现的时代背景,指出纸币大量使用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这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为防止藩镇之弊、武将专横跋扈局面重现,实行怎样的政策
(3)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的职能有哪些
(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19、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620年,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道: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轱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它们是:印刷术、火药和磁铁(指南针)。因为这三大发明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第三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印刷术、火药和磁铁在文学、战争、航海方面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面貌和状态的
答案
1-5ABCCD 6-10ABBCC 11-16BCABAD
(1)农业生产技术显著进步,如秧马和复种技术的推广。
特点:港口都位于东南沿海,航程远,贸易国家多。原因:南方地区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海运贸易的发展和南方发达的水运,宋代鼓励海外贸易。
时代背景:农业、手工业、商业有了新的发展,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意义: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促进了经济发展。
18、(1)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制度有利于发现人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成为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或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重文轻武政策。
(3)管理行省内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供应中央。
(4)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言之成理即可)
19、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促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