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文档属性

名称 乡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16 11: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乡愁》说课稿
石花三中 余启鹏
一、说教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乡愁》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诗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二、说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准备采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阅读法、拓展延伸法等教学方法。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始终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诵读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美,节奏美。?基本掌握诵读的技巧。
合作探究法: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意象、诗歌的主题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加深理解。
对比阅读法:通过对比阅读席慕容的《乡愁》,让学生会用学过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拓展延伸法: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有关乡愁的古诗句。 三、说学法?
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本诗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颂读、品味、对比、拓展。指导学生“听”、“读”、“品”、“用”。?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1、我播放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导入新课来营造氛围,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思乡爱国的情感自然过渡到余光中的诗歌《乡愁》。 2、为了更好的理解诗歌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经历及其作品。从而顺利进入对诗歌的赏析。? (二)?诗歌赏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环节与学法相对应 即:“听”、“读”、“品”、“用” 第一个环节:听 听诗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听美好的诗能让我们陶醉。我将播放配乐诗朗诵《乡愁》,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中美妙的境界。?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诵的技巧。
第二个环节:读
在读这一环节中我首先配乐范读一遍给学生听,让学生现场感受诗歌的韵味。再请一学生朗读,最后齐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四个方面来处理这四个章节。通过读诗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也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人入胜的听和声情并茂的读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三个环节:品 第一步: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第二步: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那么这首诗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第三步:3、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诗人为何用他们来表现乡愁呢?
第四步:4、这首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每一节诗都是一幅简明而生动的画面。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话把这四副画面描绘出来。
第五步:5、这首诗歌虽然短小,但诗歌的语言却很优美,你能发现她美在哪里吗
第三个环节:用
第五步:6、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思乡的感觉呢? 请用“乡愁是......”的句式说一两句来表达出你心目中的乡愁之情。
设计理念: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欣赏行为,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六个步骤让学生从诗的线索、意象、情感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诗人所描绘的四幅画面表达出来。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用具体的意象表达出心中的乡愁。从而让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感情上得以升华,更深层的理解诗人从“家愁”到“国愁”、从“爱家”到“爱国”的思想感情。这样就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对比阅读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我国女诗人席慕容也写过这样一首乡愁诗,请大家和余光中的乡愁对比读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幻灯出示席慕容的《乡愁》)提示:可以从形式、意象、表达方面去比较。
(小组阅读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会用已学过的阅读诗歌的方法对比阅读席慕容的《乡愁》,从而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 “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验学生平时对古诗词的积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善于向我国优秀的古文化吸取营养。 (五)唱响诗歌
?同学们,在乡愁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四个意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么美的诗歌大家想不想唱啊!下面大家就一起欣赏这首歌,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首诗。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简洁、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和领悟诗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生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家愁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死别愁???????????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国愁??
六、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由于体验的缺乏有可能读不出哀思的的语调及层层递进的感情。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第三和第四节的分析中实时指导学生对这两节的朗读。
2、学生对诗歌的美理解不够。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一张”“一枚”等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等?形容词的评析来品味诗歌的美。??????? 七、说课结语
各位专家,在本节课我设计的“听”“读”“品”“用”四个环节始终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展开,体现了循序渐进、科学性、创造性原则,始终置学生于主题地位,力求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对于它的内涵绝非一两节课能够讲尽。考虑到这些我决定设计让学生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乡愁的诗词、散文、小说。课后阅读《余光中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