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安塞腰鼓》 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7.《安塞腰鼓》 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16 11:4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17.安塞腰鼓 第1课时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排比、反复修辞及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通过朗读并综合运用其他语言品味的方法,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3.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自测——互查——互教
1、字词我会读。
亢奋( ) 晦暗( ) 羁绊( ) 蓦然( )
冗杂( ) 烧灼( ) 戛然而止( )
2、你了解安塞腰鼓吗?请说说你课外时间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的安塞腰鼓吧?
3、请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
展示——反馈——导学
朗读、感知
1、认真地听:听录音朗读课文,用“ 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内容)。
2、美美地读:听了课文的范读录音之后,借鉴范读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读。方式不限,可自读,可读给别人听,可与同学共同揣摩朗读,可默读等,进一步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在反复诵读中悟出文章的好之所在。
3、会心的说: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例如:蓄势待发的后生们,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品词析句
1、改变文章的形式阅读,品味其中的语言节奏美、诗意美。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2、(多媒体显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请大家思考:“好”包含着什么?或者说作者想要歌颂什么?

3、你对文章的语言特色有什么感受?
4、语言运用了哪些方法,使人感到这种气势?
自测——反馈——点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捶起来就( ),( ),(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________;乱蛙一样,是______;火花一样,是______;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填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它( )着你,( )着你,( )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 )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 )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 )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 )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3.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是什么?
回顾——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