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壹
贰
叁
掌握军机处设立的目的与职责
知道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掌握清朝实行文化
专制的目的、表现和危害
了解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及清朝实行该政策
的原因、表现
教
学
目
标
前221年
秦
前207年
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为控制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前202年
220年
汉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581年
907年
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还推行科举制。
960年
1127年
北宋
1271年
1368年
元
1644年
明
1912年
清
削弱相权
重文轻武
中书省
行省制度
废除丞相、
取消行省
厂卫制度、
八股取士
?
逐 步 强 化
新
知
导
入
壹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共存在155年。
康熙帝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绕开
学
习
新
知
直接原因
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雍正帝
学
习
新
知
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作用: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原因:军机处的设立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学
习
新
知
从教材中的这段话,你能分析出军机处有哪些特点吗?
简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快
效率高,执行快
严
保 密 性 强
学
习
新
知
君臣议政方式
君臣相对而坐
君坐臣站
跪受笔录
学
习
新
知
贰
就是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借以达到自已的政治目的。
文字狱最大的特征是“冤”,另一特征是“狱”,虚构罪名,处罚极其严厉。清朝文字狱可谓空前绝后,无以复加,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文字狱最为厉害,规模大,次数多,乾隆帝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
学
习
新
知
案例一 明史案
清朝统治者对明朝留下来的文人,一面采取招抚办法。一面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就在康熙帝即位的第二年,有官员告发,浙江湖州有个文人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里面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这时候,庄廷鑨已死去,朝廷下令,把庄廷鑨开棺戳尸,他的儿子和写序言的、卖书的、刻字的、印刷的和当地官吏,被处死的处死,充军的充军。这个案件,一共株连到七十多人。
学
习
新
知
案例二 吕留良案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吕在“华夷”之辩上捅到了雍正的痛处,当时吕已死去,心狠手辣的雍正却不饶他,于是吕留良被挫骨扬灰、吕氏满门抄斩。
案例三
学
习
新
知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巩固统治。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学
习
新
知
文 化 专 制 政 策
1.目的: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中国古代最大丛书——
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
2.措施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学
习
新
知
文 化 专 制 政 策
2.措施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四库全书》中,乾隆也查禁、销毁了大量的、有极高价值的图书,有人统计,销毁的图书有2629种之多,总数约有十万部;而且收录的部分书藉,也进行了修改、删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
学
习
新
知
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
朝代 事 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巩固统治禁锢思想
学
习
新
知
叁
1、官吏:结党营私,贪风更胜
顺治年间,很多地方官员就已经“贪污成习”,以致“百姓失所”。
康熙年间“大吏朘削卑官,卑官虐害军民,滥行科派。脂膏竭尽,甚至逃亡”。
乾隆时期大贪官和珅,贪污的现金资产折合人民币约268亿!坐拥21.5亿的豪宅!“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
构上呈现日益腐败的趋势。
学
习
新
知
2、军队:军纪败坏,军备废弛
满洲全民皆兵,大清统一后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当兵吃饷,京城旗人每月领4两银子外加120斤米,一家衣食无忧。
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堕地。
学
习
新
知
3、财政危机
相关史实:嘉庆元年时,国库存银5658万两,到嘉庆19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运转费用庞大。皇帝花费无度,财政虚耗严重。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而支出不断增多,出现了财政危机。造成国力越来越弱。
学
习
新
知
4、用地紧缺、贫富分化
相关史实:农民失去土地,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但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一半甚至七八成交给地主。还有许多巧立名目的额外剥削,如“送节钱”、“断气钱”等。沦为乞丐的农民数量极大。嘉庆时,北京城的乞丐就有10万多人。嘉庆元年的一个冬夜,露宿街头被冻死的竟达8000人。
学
习
新
知
社会矛盾
官吏贪污
用地紧缺
财政危机
军队腐败
学
习
新
知
肆
1、含义
(但不等于完全禁绝对外交流,如清朝关闭了其它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闭关锁国就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学
习
新
知
2、原因
主观原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客观原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根本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3、过程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
( 2 ) 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放开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学
习
新
知
4、影响
积极: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两百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学
习
新
知
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我们现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相比,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
习
新
知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官吏贪污
军机处的设立
文字狱(后果)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军队腐败
议政王大臣会议
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
财政危机
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南书房
用地紧缺
表现
影响
军机处
课
堂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