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16 14: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5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板块:
军旗升起 起义军战斗旧址——省长公署。在贺龙、刘伯承等同志直接指挥下,起义军在这里英勇战斗,奋不顾身地冲进敌军指挥部,全歼守敌 。叶挺同志,前敌
总指挥兼国民革
命军第十一军军长
周恩来同志,
中共前敌委
员会书记贺龙同志,
起义军总指挥
兼国民革命军
第二十军军长朱德同志,国民革命军
第九军副军长刘伯承同志,军事
参谋团参谋长起义军进行通讯
联络的手电筒
和马灯
想一想:
1、上面的图片体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2、这次起义以前中共有没有自己的军队?
3、为什么我国把建军节定在这次起义的纪念日呢?
南昌起义1927.8.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武装、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第二板块: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想一想:
(1) 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损失严重。这说明了什么?
(2) 秋收起义的队伍为什么要开到井冈山?井冈山全景上面的图片反映的事件是?井冈山会师红军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想一想:
1、歌谣体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具有哪些革命精神?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你还知道那些发生在井冈山的红军故事?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第三板块:战略转移—— 伟大的长征材料一: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 ——《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1935年)
材料二:材料三:(1936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会宁地区会师,全国主力红军胜利地结束了伟大的长征。……经过长征的艰苦卓绝的考验与锻炼,路线觉悟大大提高了,在质量上是更坚强了。 ——成仿吾《长征回忆录》
思考:1、材料一中的“会议”指什么会议?结合课本说说这次会议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3、材料三反映长征的哪些史实?概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歌谣记忆:
“斩尽杀绝唯抵抗,南昌起义第一枪;
星火燎原根据地,朱毛会师到井冈;
工农红军共产党,战略转移艰险闯;
遵义会议正航向,会宁会师震四方。” 巩固练习: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毛泽东
诗中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几件大事?
2. 诗中的“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指长征过程中的哪件事?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过五岭、乌蒙山、岷山、金沙江、大渡河、雪山等BBC 众里寻它:
1.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广州起义
2. 南昌起义总指挥是( )。
A. 周恩来 B. 贺龙
C. 叶挺 D. 朱德
3.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始于( )。
A. 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BDD 4. 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朱德 D. 陈毅
5.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开始 D. 遵义会议
6. 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时间是( )。
A. 1933年10月 B. 1934年10月
C. 1935年10月 D. 193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