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16 14:5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1《七子之歌》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情境导入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东海县西双湖中学:陈伟东海县西双湖中学3学习目标:1、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提出、含义、针对地区。
2、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理解中国收回香港、澳门的原因。
3、知道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目前关系发展情况。
4、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东海县西双湖中学41、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 ,____、____和_____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___________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2、_____年7月1日收回香港;_____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一国两制”针对____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____问题。
3、“________、一国两制”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完成下列习题。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台湾特别行政区19971999台湾香港.澳门和平统一东海县西双湖中学5构建知识体系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邓小平东海县西双湖中学6读图学史: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零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紫荆花 东海县西双湖中学7读图学史: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零点)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莲花东海县西双湖中学8读图学史:?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 ?? 200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访问团。9思考问题:1、香港、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们是从何时被分割出去的呢?分别介绍香港、台湾的历史沿革。
香港历史: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台湾历史:
1、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占台湾予日本,台湾与大陆分离。
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4、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0思考问题:2、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地回归祖国?
1、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
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关键。
3、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了群众基础。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1思考问题:3、“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什么地区提出来的?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上?
4、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台湾的方针、原则各是什么?台湾 香港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2史料研读(一):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邓小平会见她时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3材料三: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2、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4、谈谈你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感受?作为青少年,为了祖国的统一你应该怎么样做?“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 1997年,1999年。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百年耻辱得以雪耻,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
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5史料研读(二):材料: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组织都是民间组织)。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1)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先后哪两次事件被迫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解放战争后国民党逃往并占据台湾。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6史料研读(二):(2)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请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台湾和大陆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我坚信台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7迁移运用,矫正反馈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入联公投”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原则 D.坚持互利互补原则B B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8迁移运用,矫正反馈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互补互利
4、“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A.香港回归祖国? ???????????B.澳门回归祖国
C.台湾问题的解决??????? D.西藏和平解放
5、我们重新吟诵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澳门》钟的诗句:“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你记得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哪一年吗?( )
A.1984年 B.1987年 C.1997年 D.1999年CAD东海县西双湖中学19摇旗呐喊中 的陈水扁扁莲勾结图谋台独迁移运用,矫正反馈6、材料分析:材料一: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0材料二:江泽民讲话中说:“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这两者之间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迁移运用,矫正反馈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1迁移运用,矫正反馈材料三.“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在解放统一问题上,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摘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哪一位领导人提出了什么构想?运用这一构想,我国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问题?邓小平 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2迁移运用,矫正反馈(2)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什么?
(3)结合目前形势,你认为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因素有哪些?将来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有哪几种选择?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因素: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势力的阻挠 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3本课小结: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邓小平东海县西双湖中学24结束语25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歌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