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二课时 耳与听觉
砀山县民族学校 赵立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耳的结构与各部分功能,学会自主学习
(2)会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学会总结归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耳的结构”与课件,让学生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课件演示“听觉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耳的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2)通过对聋哑人的介绍,呼吁关心爱护残疾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课时学完“眼与视觉”的知识之后对“感受器和感觉器官容”内的延续,是神经系统知识完整性的充实。
学情分析
这节课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中耳、内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以动画、影片的形式展现适合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掌握。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教师当好“配角”就行了,此外,对学生进行爱心和责任心教育非常的必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耳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
2、难点:内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学习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耳的结构
三、探究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四、我会做
五、合作探究:听觉的形成
六、耳的卫生与保健
七、拓展延伸
八、作业
九、留疑激趣
PPT展示清晨的山林,小鸟在欢快的鸣叫。
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用什么听到的鸟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耳与听觉。
PPT展示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见听觉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我们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那么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要想了解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我们就需要先了解耳的结构。
活动:同桌之间互相观察对方的耳朵,能看到什么?
内部结构看不到,请观察课本图12-12.
PPT展示“耳的结构图”,学生指认出每一组成结构的名称。
耳的各部分结构有哪些功能呢?如果我们想听清远处的声音而又听不清楚时,我们通常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努力听清远处的声音?
这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
游戏:同桌互叫对方的名字,叫两次,一次不用手指堵外耳道,一次堵住外耳道,感觉两次听到的名字的声音的大小(两次都用同样的声音强度叫对方的名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外耳道的功能是什么?
请两名学生分别读课本85页第一段、第二段,其他学生随着朗读用笔在书上勾划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出耳其他部分结构的功能。
完成导学案第30页“耳和听觉”部分题目
我们了解了耳的结构和功能,那么听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组讨论、探究听觉的形成,各个小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组间完善。
师指导。
PPT播放“听觉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听觉的形成过程的理解。
每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根据PPT提示用耳的各部分结构的代号与箭头表示出听觉的形成过程路线,并到前台展示。
各小组代表把展示的成果在黑板上写出来。对于其成果予以肯定。
PPT播放“千手观音”舞蹈视频,介绍这21名聋哑人,通过介绍,呼吁关爱、帮助残疾人,关注健康。
活动: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
PPT播放“耳的卫生”视频
1、同学们请分析晕车、晕船会与内耳的什么结构有关?
2、为什么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
1、导学案第32页第3题
2、探究用两只耳朵听比用一只耳朵听的好处。
制定实验方案。
下节课展示。
春天百花盛开时,我们为什么用鼻吸气就能感受到花香?
吃食物时,我们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酸甜苦咸的味道?
温度低时我们为什么感觉到冷,温度高时感觉到热?
盲人摸象能够摸出大象的局部形状,这是为什么?
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想知道吗?
请听下节课分解。
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
鸟叫
用耳朵
学生认真观察并讨论,分组回答会出现的情况
转入对耳的结构的自主探究学习
看到耳廓和外耳道
认真观察图12-12
照图指认耳的结构
用手掌托在耳廓的后边
收集声波
学生按教师要求进行游戏,感觉两次声音的大小
传送声波
学生听读,勾划出重要内容
分组讨论,说出耳其他部分的功能
完成题目,小组进行成果展示
分组讨论、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观看视频,感受舞蹈者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进行活动,尝试提出保护耳和听觉的建议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为什么,产生疑问
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让学生认识到听觉的重要性,认识到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第二大信息来源
转入对耳的结构的学习
通过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耳廓的作用
通过此游戏来探究外耳道的功能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通过对“千手观音”舞蹈者的介绍,呼吁关爱、帮助残疾人,关注健康,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并引出耳的卫生与保健
把本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课外探究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通过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求知的欲望,产生想继续探究的兴趣
板书设计:
耳与听觉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二、听觉的形成
三、耳的卫生与保健
教学反思:
课件13张PPT。第2节第2课时
耳与听觉授课人 赵立根清晨的山林观察与思考:讨论: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 什么情况?◆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84页图12-12“耳的结构”,辨认耳有哪些结构?自主探究一、探究耳的结构你说的对吗?耳廓外耳道外耳位听神经半规管前庭耳蜗内耳鼓膜听小骨鼓室中耳咽鼓管锤骨砧骨镫骨听小骨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半规管:
前庭:
耳蜗:收集声波传送声波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二、探究耳的各部分功能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听觉的形成.mpg三、探究听觉的形成小组合作探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用下面耳的结构名称前的序号和“→”来表示听觉的形成过程。
①外界声波 ②听小骨 ③鼓膜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⑥耳蜗
⑦位听神经 ⑧形成听觉四、耳的卫生与保健如果你是五官科医生……病人:我的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
医生:1、
2、
3、
…
病人:我的孩子耳朵里有虫子等东西进去了……
病人:我游泳的时候,经常耳朵进水……
病人问你如何保护耳朵和听觉,你会告诉他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可能是外耳道堵塞了可能是鼓膜受损了可能是听觉神经出了问题耳的卫生.mpg拓展创新1、同学们请分析晕车、晕船会与内耳的什么结构有关?
2、为什么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
前庭、半规管堵住外耳道是为了防止强烈的振动传到鼓膜,把鼓膜震破。张开嘴,可以使鼓室的气压与外界环境的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不至于内外压力差太大把鼓膜震破。1、导学案第32页第3题
2、课外探究
探究用两只耳朵听比用一只耳朵听的好处
制定实验方案
下节课展示 作 业春天百花盛开时,我们为什么用鼻吸气就能闻到到花香?
吃食物时,我们的舌头为什么能尝出酸甜苦咸的味道?
温度低时为什么我们能感觉到冷,温度高时能够感觉到热?
盲人摸象能够摸出大象的局部形状,这是为什么?
留疑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