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第1章 数据与信息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 必修1 第1章 数据与信息 复习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5-22 20:4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学考复习资料
浙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
知识结构
一、数据与信息
1.数据
(1)定义: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
(2)表现形式: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2.信息及其特征
(1)定义:信息的一般定义是数据所包含的意义。在信息论中,香农给出的定义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
(2)特征: 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价值性等。
一、数据与信息
3.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1)数据经过解释后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2)通过归纳、演绎、比较等手段对信息进行挖掘,将万千信息中有价值的部分与已存在的人类知识体系相结合,形成知识。
(3)智慧是在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认识的累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远见,体现为一种卓越的判断力。
1.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它有多种表现形式
B.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我们在试卷上所看的文字就是信息
C.与物质、能源不同,信息不会因为被别人获取而发生损耗
D.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它可以继承和传递
2.关于数据.信息和信息系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数据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
B.信息系统是指由软件、硬件设施、通信网络、数据和用户构成的人机交互系统
C.信息系统对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等活动,本质上是对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D.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才能成为信息,所以在信息系统中信息不需要数字化转变成数据就能被存储和传输
B
典型例题
D
1.数字化
(1)定义: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2)设备:模数转换器(ADC)
(3)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
自然界的大多数信号,例如:
数字、文字、图像、声音……
二、数字化
模拟信号
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信号
在取值上是离散的
采样
量化
编码
二、数字化
2.采样、量化
(1)采样定理:当采样频率大于或等于被采样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得到的离散信号可以完整的保留原始信号的所有信息。
(2)采样频率:1秒钟内采样的次数。常用单位是kHz,Hz
(3)量化位数:表示采样后的一个信号点使用的二进制位数。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多,数字化后的信号越接近实际数据。
3.以下不属于数字化信息的是( )
A.扫描仪扫描的图片 B.胶卷冲印的照片
C.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的文字 D.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
2.关于模拟信号的采样量化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模拟信号,量化越精细,与实际数据越接近
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一般需要经过采样、量化与编码
C.传感器对环境中的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进行感知与测量,并转换成电信号
D.模拟信号以离散的、不连续的物理量存在
典型例题
B
D
三、进制
ASCII码 汉字 声音 图像 视频 条形码 二维码……
编码
二进制
计算机
十进制
十六进制
按权展开相加法
短除法
按权展开相加法
短除法
四转一
一转四
5.将十六进制数2FH的2倍转化成二进制数,结果是( )
A.1011110B B.1100000B
C.1000000B D.1011100B
6.将十六进制数AD转换成8位二进制数,再将该8位二进制数从左向右按两位一组依次分为4组,每组中的两位相互交换,得到新的8位二进制数,则新的8位二进制数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是( )
A.DO B.5E C. A9 D.65
典型例题
A
B
1.概念:
编码是信息按照某种规则或格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2.字符编码
(1)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半角字符),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属于机内码。
包括128个字符(0-127)
计算机用1字节存放 ASCII码,最高位为0,内码以数字开头。
Ord(“A”)=65D=41H=1000001B
四、编码
2.字符编码
(2)汉字编码——GB2312(国标码,全角字符):计算机处理汉字需要经过外码(输入码),交换码,机内码和字形码多种编码过程。
GB2312属于交换码,用2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内码以字母开头
英文字符和标点符号:可能采用ASCII码,也可能采用汉字编码
3.条形码和二维码
相对条形码,二维码存储信息量更大。
四、编码
4.多媒体编码
(1)容量单位换算:1Byte=8bit;1KB=1024B;1MB=1024KB; 1GB=1024MB;1TB=1024GB
(2)图像编码
①矢量图:矢量图放大不失真;
②位 图:基本单位是像素,放大会失真。
③未压缩BMP格式图像的容量计算公式:
水平像素*垂直像素*颜色位深度(bit)/8
④常见的颜色格式:RGB/8=全彩色=24位;
256色图=256阶灰度=8位;黑白图像=1位。
⑤常见的图像格式:.bmp(未压缩);.jpg(静态图像有损压缩);
.gif;.png(有透明像素)
四、编码
4.多媒体编码
(3)声音编码
①未压缩Wave格式的容量计算公式:采样频率(Hz)*量化位数(bit)*声道数*时间(s)/8
②常见音频格式:.wav(未压缩);.mp3(有损压缩);.wma(微软音频)
(4)视频编码
①PAL制式每秒25帧,NTSC制式每秒30帧。
②未压缩avi格式视频容量计算公式:每张图像容量*帧数*时间(s)
③常见视频格式:.avi(可以是未压缩,也可以是压缩);.mp4(有损压缩);.flv;.mov
四、编码
7.已知一张BMP图片的分辨率为1024X768像素,其中某个像素点颜色(白色)表达为RGB(255,255,255),则该图片文件的容量约为( )
A.288Kb B.288KB C. 2. 25KB D. 2.25MB
8.未经压缩的BMP图像文件a. bmp和b.bmp,其参数分别为160万像素、256色和40万像素、16色,则图像文件a.bmp与b.bmp的存储容量之比约( )
A.4:1 B.8:1 C. 16:1 D.32:1
典型例题
B
D
五、数据管理与安全
1.数据管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五、数据管理与安全
9.关于数据加密与安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数据校验是对数据的完整性的验证,是提高数据安全性的手段之一
B.采用数字签名是保护数据的保密性
C.对数据进行磁盘阵列、数据备份主要是为了数据的共享
D.对于某个系统内的共享数据来说,对用户下载该数据进行登录身份验证可有可无
10.下列有关数据管理与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系统停止工作时造成数据丢失,可通过容灾系统来解决
B.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能提高数据管理水平
C.数据安全就是保障数据不被损坏
D.数据的完整性可采用MD5校验方法来验证
典型例题
A
C
六、大数据
1.概念:大数据代表着信息量大、速度快、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需要特定的技术和分析方法将其转换为价值。
2.特征(4v)
(1)数量( Volume ):数据体量巨大
(2)速度( Velocity ):速度快
(3)多样性(Variety ):数据类型多
(4)价值(Value):价值密度低
六、大数据
3.大数据思维
(1)大数据分析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
(2)对于数据不再追求精确性,而是能够接受数据的混杂性。
(3)不一定强调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探求,更注重相关性。
4.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
(1)让生活更便利。
(2)让决策更精准。
(3)带来新的就业需求。
(4) 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11.大数据的特征可以被总结为4V特征,以下不属于大数据的4V特征的是( )
A.种类多(Variety) B.体量大(Volume)
C.风险大( Venture) D.速度快( Velocity)
12.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等特征
B.大数据要分析全体数据
C.数据校验可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
D.基于大数据技术,个别数据不准确会影响数据分析
典型例题
C
C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对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完成的
B.数据的定期备份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C.数字、英文字母、图像、音频、 视频等在计算机内部都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D.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数字化信息,也能处理非数字化信息
2.关于数据管理和安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网络管理三个阶段
B.磁盘阵列是为了保护数据安全采取的主动防护手段
C.数据加密、数据校验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D.保护数据安全首先需要保护存储介质的安全
随堂演练
D
A
3.一个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 1kHZ,量化位数为8位,双声道未经压缩的Wave格式文件,则其存储容量约为( )
A. 2.52MB B.20. 19MB C. 5.05MB D.40. 37MB
4.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数据量很大时,可以抽取部分数据作为大数据的数据源
B.对于大数据,不是不再追求精确性,而是能够接受数据的混杂性
C.大数据产生的速度快,处理速度可以慢一些
D.大数据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百利而无一害
随堂演练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