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2 22: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学习目标
1.列举并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及发射时间
2.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和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3.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1、“两弹一星”的含义?
人造地球卫星
一星
两弹
核 弹
导 弹
原子弹
氢 弹
通信卫星、气象卫星
资源卫星、军事卫星
……
导弹
能打
能打到
能打准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2、新中国为什么要下决心发展“两弹一星”?
【材料研读】
材料1:1950年11月30日,美国合众社报道,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 ……1953年年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
——唐国东:《翱翔太空:中国载人航天之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30页。
材料2: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材料3: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999年)
提高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
保卫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
3、研制“两弹一星”科学家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思考探究】
烤土豆
睡帐篷
1958-1962年经济状况
材料:由于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苏联撕毁了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将重要图纸资料全部带走,并停止提供原来订购的配套设备,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陈广胜,王翠主编:《中国历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30页
环境艰苦
经济困难
设备落后
专家撤走
“我们看着做到半截,即将完成的导弹,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这个事情也刺激、教育了我们:搞‘两弹一星’,必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你不是把图纸资料等都拿走了吗?好,我们自己想办法搞。中国人,你是压不倒的!”
——张蕾:《孙家栋: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光明日报,2019-07-04(01)
1967年
第一颗氢弹
爆炸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0年
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导弹试验成功
1966年
4、我国分别是何时取得这些成就的?
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时间:
国名 美国 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我国为何能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
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时间:
国名 美国 苏联 英国 中国
时间 7年零4个月 4年 4 年零7个月 2年零8个月
我国为何能取得“两弹一星”的成功?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取得成功的原因: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你从邓稼先和钱学森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
【合众国际社东京10月17日电】(记者:史密斯) ……俄国背弃了关于提供技术和物质援助的保证,只是促使中国人自己加倍努力,并且增强了他们的决心。
——摘编自:方华 史册主编. 参考的启示:国事卷 4[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48、P50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党中央和国务院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
【美联社新德里10月16日电】(记者:芬克)……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它既是动人的,也是吓人的。……随着星期五的消息报道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共产党中国龙在世界这部分地区数亿人的心目中长得更高大了。
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②打破了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实力
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5、尝试归纳“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
2011年9月
天宫一号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太空行走
1992年9月中央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等;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神舟一号
神舟五号杨利伟
神舟七号翟志刚
天宫一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作为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重大突破。
太空漫步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1天。 此次飞行打破了由美国和前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太空漫步
③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太空漫步
(一)农业:袁隆平——杂交水稻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思考: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何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第一个特等
发明奖获得者
世界意义: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二、杂交水稻和青蒿素
(二)医学:屠呦呦——青蒿素



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严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是一种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据统计约有20亿人口生活在流行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其死亡率极高。
材料:据WHO《世界疟疾报告2015》估算,从2000年到2015年,ACT(注: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合疗法)等措施使全球620万疟疾患者免于死亡,其中包括5岁以下的儿童590万。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年鉴 2017年 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P44
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重要意义?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药学奖。
2021年6月世卫组织宣布
中国获得消除疟疾认证
瑞典国王为屠呦呦颁奖
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方针。
茶馆老舍
电影英雄儿女
青春之歌杨沫
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路遥(1949-1992)
本名管谟业,山东高
密人,被归类为“寻
根文学”作家。
莫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敦煌莫高窟-55项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11: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
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
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
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识。
【思考探究】
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中华民族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和依据
科技文化成就
1964原子弹
1966导弹
1967氢弹
1970人造地球卫星
科技
文化
两弹一星
1999“神一”(无人)
2003“神五”(载人)
2008“神七”(出舱)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抵抗疟疾青蒿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农业医学
载人航天
“双百”方针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振奋民族精神
打破核垄断
增强国防实力
提高国际地位
文化自信
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国家
课堂总结
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青藏铁路
C
堂堂清
2.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
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 )21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
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下列有关这位科学家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这位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他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他的成就证明中国是现代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④他的成功说明科学研究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4.“可以说青蒿素挽救了疟疾肆虐地区人们的性命,诺贝尔奖颁发给当年研究团队中的耀眼明星,实至名归。”此句中的“耀眼明星”是指(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利伟 D.屠呦呦
D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②青蒿素的发现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⑤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A.⑤③④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③④⑤①②   D.④⑤②③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