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6 A D B C A C
7、囊 碌 幸 陪
8、略
9、⑴习惯周末(1分)睡懒觉(1分)的主人公星期一迟到了(1分)。
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2分)
10、单调、清冷
11、“抱”字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1分),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1分),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1分)。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12、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或:戍边士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3、距离 明察,弄清楚 无,(如果)没有 困苦不堪
14、D
15、(1)后来太子结束了做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或:庞葱就不能再被魏王召见了)。
(采分点:罢;后句补充主语“庞葱”)
(2)(3)略
16、“三人成虎”(1分),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2分)。
17、①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视觉美感);②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③钢结构和膜结构结合,刚柔并济。
18、①把阳光“采集”到地下;②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③雨水玻璃幕墙汇向蓄水池;④采用了喷雾、自然风等环保的降温方式,“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19、B?
20、略(必须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参考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设计创造性地选用了汉字的“人”作为创意点。而吉祥物的蓝色则表现了地球、梦想、海洋、未来、科技等元素,符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像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就像海洋一样,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
21、①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一套紫砂壶。②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③我嘱咐他关汤锅,结果汤溢得满煤气灶都是。④和我聊天,话却很少,只是傻笑、点头。⑤他去买盐,到了小店却忘了买什么。⑥他买衣服后,在商场门口转圈儿,根本辨不清方向。
22、1)“言不由衷”说明“我”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不一样,“我”并不稀罕吃父亲种出来的那些东西,但为了不让父亲扫兴,还是表现出欢喜的神情,表现了“我”对父亲的体谅、孝顺。
2)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衰老,表现了“我”看到父亲老去时内心的伤痛。(如果从描写手法、遣词造句等其他角度赏析,言之有理亦可)
23、插叙的内容,描写了父亲昔日的意气风发、精力充沛,与父亲现在的衰老形成对比,表达了“我”对父亲老去的哀伤。
24、略,心理活动要表现出父亲在岁月面前认输的迷惘和失落。
25、略,《背影》一文要体现出“我”对自己“聪明”的自责、对父亲送行买橘举动的感动/感激,本文要体现出“我”对父亲的安慰和要回报、照顾父亲的情感。称呼1分。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2.1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拾级shè 古刹chà 旋涡xuán 温馨 xīn
B.炽热chì 迸溅bèng 攒聚cuán 精髓 suí
C.青苔tái 贮藏chǔ 愕然è 寒噤 jìn
D.褴褛lǒu 腥臊sāo 殷红yān 不屑xi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二天,手机电影节颁奖,他的《大无畏》获得了最佳喜剧奖。
B.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C.“作业本”在微博上的影响力,已经不足以用个人特例来描述,而被认定为“‘作业本’现象”。
D.你究竟是没有听到我的话?还是压根儿就不想听我的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各地各部门都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C.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一面高呼承认“一个中国”,一边又对台湾军售,让每一个中国人胸中义愤填膺。
B.开发区鳞次栉比的树木为九龙湖校区的环境净化提供了保证。
C.滴水穿石的现象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D.我们青少年学生一定要不迷信权威,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就要强词夺理。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永州时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我们学过的《捕蛇者说》就是其中一篇。
B.普里什文,是苏联作家。他在《林中小溪》中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著名的《史记》,课文节选的《陈涉世家》部分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世外桃源”一词就是由他的作品《桃花源记》而来。
6、下列一段话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噔的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摔下几丈远。②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③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④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⑤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A.①③④⑤② B.②③⑤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③⑤②④①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人的一生,犹如赶路,背负行nánɡ( )马不停蹄,从起点到终点,从生到死,奔波劳lù( )中也遇人无数。能有缘遇到,同路,并肩走上一程,即算缘分和xìnɡ( )事。然而人生的残酷在于,绝少或者没有人能一路相péi( )。
8、默写。(9分)
(1) ,单于夜遁逃。
(2)日星隐耀, 。
(3)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正是河豚欲上时。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宜多应者。
(6)业精于勤荒于嬉,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8)《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文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看漫画,结合提示,完成下面题目:(5分)
⑴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图5的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从这幅漫画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9—10题。(6分)
(甲)李白《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乙)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0、甲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的特点。(1分)
11、“宵眠抱玉鞍”一句中,请赏析“抱”字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说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②质:做人质。 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 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愿王察之( )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1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夫市之无虎明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B.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D.夫市之无虎明矣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通常用来比喻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14 分)
世博轴上的“阳光谷”
①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全长约1000米,宽约110米,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说它是主轴线,是因为它处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左右分别连接中国馆、浦东主题馆群、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艺中心,这 5座建筑有着“一轴四馆”的合称。世博轴分地下、地上两层,它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
②在这条主轴线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结构,它们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阳光谷”——顾名思义就是让自然光洒落“谷底”。
③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它们的上部开口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体高40多米,有十多层楼高。整个建筑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从地下悄然绽放,晶莹剔透。世博会期间,每个“阳光谷”内部都以一种自然资源(火焰、树木、大地、水、金属和大气)为主题,体现自然与技术的交融。当阳光、空气、雨水等来自天空的要素,被这些“开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间时,世博轴上平添了几分浪漫气质。
④视觉美感之外,“阳光谷”还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此外,雨水也能顺着这些广口花瓶状的玻璃幕墙,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再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满足了“阳光谷”两侧下沉式花园的灌溉,并用作厕所冲洗。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同时,为了保证这个“绿色地下空间”的舒适凉爽,世博轴除了采用了喷雾、利用自然风、采用黄浦江水源和热地泵等环保的降温方式之外,它的“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头顶上的这些“大伞”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使用寿命30年,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每米5吨。
⑤“阳光谷”的钢结构和膜结构一起,刚柔并济。这种最先进的技术赋予了世博轴“温柔”的人性化特质。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4-6个杆相交,仿佛一个张开的手掌。这些节点的拼接,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最终导致“喇叭花”上部无法封口,因此对建筑精度要求相当苛刻,具有世界级的难度。然而,随着“阳光谷”的成功建造,这种高难度的节点技术已被再次运用到黄浦江对岸世博园区的一个水门的建设中。
⑥当你信步在世博轴这个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洒下的阳光,抬眼望去是朗朗天际。关注人、自然、技术的相处之道,“连接天与地”,这就是世博轴赋予人的感动,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
17、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阳光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细读文章第④段,说说“阳光谷”是怎样来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句子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3分)
? A.世博轴全长约 1000米,宽约 110米,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
B.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
C.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
D.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20、仔细观察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图片(注:吉祥物底色为蓝色),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必须用上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20分)
他在岁月面前认输
丁立梅
(1)他花两天的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捆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
(2)他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扁豆了。”
(3)“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的阳光里。仿佛那竹架上,已有果实累累。其时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落在院子里,小院子像极了一个敞口的罐子。
(4)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巴掌大的一块地,能长出什么来呢?且我根本不稀罕吃那些了。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我说:“哦,真不赖。”是因为我突然发现,他除了搭搭瓜架子外,实在不能再帮我做什么了。
(5)他在我家沙发上坐,碰翻掉茶几上的一套紫砂壶。他进卫生间洗澡,水漫了一卫生间。我叮嘱他:“帮我看着煤气灶上的汤锅啊,汤沸了帮我关掉。” 他答应得相当爽快:“好,好,你放心做事去吧,这点小事,我会做的。”然而,等我在电脑上敲完一篇稿子出来,发现汤锅的汤,已溢得满煤气灶都是。他正手忙脚乱地拿了抹布擦。
(6)我们聊天,他的话变得特别少,只顾盯着我傻笑,我无论说什么,他都点头。我说:“爸,你也说点什么吧。”他低了头想,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你小时候,一到冬天,小脸就冻得像个红苹果。”想了一会儿又说:“你妈现在开始嫌弃我喽,老骂我老糊涂,她让我去小店买盐,我到了那里,却忘了她让我买什么了。
(7)“呵呵,老啦,真的老啦。”他这样感叹,叹着叹着,就睡着了。身子歪在沙发上,半张着嘴,鼾声如雷。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8)可分明就在昨日,他还是那么意气风发,把一把二胡拉得音符纷飞。他给村人们代写家信,文采斐然。最忙的是年脚下,村人们都夹了红纸来,央他写春联。小屋子里挤满人,笑语声在门里门外荡。我上大学,他送我去,背着我的行李,大步流星走在前头。再大的城,他也能摸到路。那时,他的后背望上去,像一堵厚实的墙。
(9)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10)我带他去商场购衣,帮他购一套,帮母亲购一套。
(11)他拦在我前头抢着掏钱:“我来,我有钱的。”他“刷”一下,掏出一把来,全是五块十块的零票子。我把他的手挡回去,我说:“这钱,留着你和妈买点好吃的,平时不要那么省。”他推让,极豪气地说:“我们不省的,我和你妈还能忙得动两亩田,我们有钱的。”待看清衣服的标价,他吓得咋舌:“太贵了,我们不用穿这么好的。”
(12)那两套衣,不过几百块。
(13)我让他试衣。他大肚腩,驼背,衣服穿身上,怎么扯也扯不平整。他却欢喜得很,盯着镜子里的自己,连连说:“太好看,我穿这么好回去,怕你妈都不认得我了。”
(14)他先出去的。我在后面叫:“爸,不要跑丢。”他嘴硬,对我摆摆手:“放心,这点路,我还是认得的。”等我付了款,拿了衣出门,却发现他在门口转圈儿,他根本不辨方向了。
(15)我上前牵了他的手,他不习惯地缩回。我也不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牵过手。我再次牵他的手,我说:“你看大街上这么多人,你要是被车碰伤了怎么办?你得跟着我走。”他“唔”一声,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他安安静静地跟着我,任由我牵着他。
(16)我的眼睛,有些模糊,是夕阳晃花眼了吧?
21、第(9)段说“老下去,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文中哪几件事表现了父亲的老去?(概括出四件即可)(4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照要求赏析下面词语或句子的表达之妙(6分)
1)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选角度赏析句子:
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8)段插叙的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15)段写“他‘唔’一声,脸上露出迷惘的神情,粗糙的手,惶惶地,终于在我的掌中落下来。他安安静静地跟着我,任由我牵着他。”请结合上下文,对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和本文一样,都塑造了非常鲜明的父亲形象,请你从这两篇文章中自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以文中“我”的身份,对父亲说一段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6、失去也是一种收获,贫穷也是一种财富,哭泣也是一种享受……生活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东西,换个角度去理解,你就会从悲叹中找到慰藉,在躁动中学会冷静……
请以“______也是一种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答题纸 2012.1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客观题: 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14
19
答案
主观题:
7、
8、(1) ,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2)日星隐耀, 。(《岳阳楼记》)
(3)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宜多应者。(《陈涉世家》)
(6)业精于勤荒于嬉, 。(《进学解》)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蒹葭》)
(8)《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文句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分)
1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分)(1)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愿王察之( ) (4)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15、(6分)(1)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分)1)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言不由衷地对他的“杰作”表示出欢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选角度赏析句子:
灯光下,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都白得刺目,似点点霜花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26、失去也是一种收获,贫穷也是一种财富,哭泣也是一种享受……生活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东西,换个角度去理解,你就会从悲叹中找到慰藉,在躁动中学会冷静……
请以“______也是一种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目:____________也是一种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