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

文档属性

名称 社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02 18:42:00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
社戏鲁迅
“社”,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
蕴藻 家眷 漂渺
xǐnghángdànxù daodàicuān duofúchán
yùn zǎojuànpiāo miǎo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是一出怎样的戏?戏好看吗? 戏并不好看,而结尾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矛盾吗?为什么?
夏夜行船在课文第11段中,从哪些角度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嗅觉触觉视觉听觉想象(清香)(扑面吹来)(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
依稀的赵庄,几点火)(歌吹)(戏台、渔火)3、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
的心情。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1、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
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归航偷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也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很少见到的。总结 本文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