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课时《杠杆》课时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1课时《杠杆》课时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3 07: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人教版)
12.1课时《杠杆》课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B.钢丝钳
C.镊子D.开瓶器
2.工人用独轮车搬运砖头,车箱和砖头的总重力是2000N,独轮车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保持如图的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臂是1m
B.独轮车是费力杠杆
C.动力臂是0.7m
D.人手竖直向上的力F的大小是600N
3.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
B.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D.匀速项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的力臂逐渐减小
4.如图所示,一根杠杆,支点在中点位置,两边加上钩码后,恰好水平平衡 下列情况下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
A.左右两边钩码各减少一个 B.左右两边钩码各减少一半
C.左右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1格 D.左边钩码组加上一个,并向右移动一格
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左边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保持不变,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右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点位置固定,改变测力计的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则能描述拉力力臂与θ角间的变化关系图像是选项中的(  )
A.B.C.D.
6.如图所示,为提升重物,现选用轻质杠杆,不考虑杠杆支点O点处的摩擦,每次利用杠杆把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重物悬挂在A点,动力作用在C点时,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
B.当重物悬挂在C点,动力作用在B点时一定比作用在A点时要省力
C.无论重物挂在A点还是B点时,利用该机械所做的有用功都相等
D.如果动力作用在C点且方向始终保持与杆保持垂直,则提升重物过程动力大小不变
7.用图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保持左侧的钩码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 A 固定,改变测力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动力臂l 也随之改变,所作出的“F-θ”图象和“F-l” 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示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 )
A.垂直于OA向上B.竖直向上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
9.如图所示,一个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向右的力F,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0.一根长为L,重为G的粗细均匀木棒,当支点在中点时刚好平衡,如果把左端锯下全长的四分之一,并叠放到左端剩余部分上面,则杠杆将为(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C.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 )
①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
④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如图所示的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O点为杠杆的支点,则力F的力臂是
A.OF B.OD C.OC D.D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3.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当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桨属于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4.如图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重力G=900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N。
15.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此时F______(是/不是/不一定是)最小的拉力,保持重物静止不动。使绳绕A点从如图位置沿虚线CD顺时针转动时F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F与其力臂的乘积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
16.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李用一根轻质木棒扛着包裹前进,第一、二次扛了同一个包裹,但包裹悬挂的位置离肩膀的距离不同,如图(a)、(b)所示,小明感觉第二次手用的力较大。第三次他换了一个较轻的包裹,用第二次的方式扛着,如图(c)所示,他感觉这次手用的力比第二次小。请分析这个活动中用力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每次木棒静止在肩膀上的位置、小明手握木棒的位置相同)
(1)分析比较图(a)与(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b)与(c)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
17.哑铃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运动器材,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实用而受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如图是我们在使用哑铃时,上臂完成托举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若把上臂举哑铃时看作一个杠杆,则此杠杆是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在上举的过程中,阻力臂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
18.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上的B点挂一重物,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
19.如图所示,支点为O的杠杆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臂L2的力F2。
20.在图中分别画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F1和F2的力臂l1和l2。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21.小青用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用杠杆刻度均匀,各钩码相同。
(1)静止于支架上的杠杠如图甲示,应将杠杠右侧的螺母向_______调节,使杠杠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
(2)在杠杆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记录数据,总结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根据结论可知,要使杠杆呈图乙中的水平平衡状态,应在B点挂_______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替换B点的钩码,始终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_______。
22.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所用钩码均相同,杠杆质量均匀,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1)实验前杠杆左端高、右端低,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接下来应将杠杆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尝试在A点下方再加挂2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他可以将挂在B点的钩码______(填具体操作);
(3)小明又尝试用弹簧测力计代替B点悬挂的钩码,并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计阻力影响)
(4)小刚同学用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小明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
23.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B,O为支点,OB长40厘米,AB长10厘米,B端所挂物体重为60牛,求:
(1)在A点使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改用18牛的力仍在A点竖直提起原重物,求重物的悬挂点离O点的距离。
24.如图所示,用质量分布均匀的刚性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铁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系于OB的中点C处,此时AB恰好静止于水平位置,且细线恰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滑块P(小滑块的大小不计)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滑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
(1)小滑块P的质量。
(2)小滑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推力最多做多少功?
25.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C
6.C
7.C
8.B
9.A
10.C
11.B
12.C
13. 运动 水 费力
14. 400 450
15. 不是 先变小后变大 不变
16. 手握木棒的位置和木棒放在肩膀上的位置大致相同,相同的包裹离肩膀较远时,手用的力较大 手握木棒的位置和木棒放在肩膀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包裹离肩膀距离相同时,包裹较轻,手用的力较小
17. 费力 减小
18.
19.
20.
21. 右 4 不变
22. 平衡 左 左 向右移动2格 不变 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
23.(1)80牛,方向竖直向上;(2)9厘米
24.(1)2kg;(2)1.4J
25.(1) 300N;(2) 26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