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现代顺风耳—电话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话是如何把声音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1.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投影
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任务驱动,自学讨论。 3、检查自学效果。4、学生探索性总结,教师更正并补充。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如果我们想了解远在他乡的亲友的近况,你可以怎么做?由导出新课题电话。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电流把信息传递到远处 活动1:教师介绍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然后让同学们看PPT课件和阅读P145—P146。小组交流讨论下列问题:(1)最简单电话是哪两部分组成?(2)电话是怎么样传声的? 教师归纳总结:(1)电话由听筒和话筒组成。(2)话筒由金属盒、碳粒、膜片构成。人对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膜片忽松忽紧的压挤碳粒,使金属盒的电阻忽大忽小,在电路里就产生了强弱随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是声音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信号。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薄铁片构成。当电路中忽强忽弱的电流通过听筒里的螺线管的时候,磁铁对听筒薄铁片的吸力就发生忽大忽小的变化,薄铁片在这种忽大忽小的力的作用下就振动起来,听筒薄铁片的振动情形跟话筒膜片的振动情形是一样的,就听到与话筒前面的讲话相同的声音。它是使变化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探究点二 电话交换机 活动1:思考下面问题,一个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的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花香接通,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 活动2:思考能够想出一个办法,要求减少线路的数量,但人能保证5部电话中的任意两部可以互相通话?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装交换机,就知需要5对电话线。 活动3:播放交换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从片中了解交换机的发展,以及电话使人与人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探究点三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活动1 :教师让学生通过举手来传递数字信号。两个同学离远一些,举手表示“1”,不举手表示“0”,通过“0”“1”的不同排列传递信息。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活动2: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电话信号分为哪两种,什么叫做模拟信号?什么叫做数字信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回答。 归纳总结:电话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种。用电流传递信号叫做模拟信号,它具有的特点:将声音转化为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它具有的特点是将一系列点和画组合的信号可以代表一个完整的句子。 莫尔斯电码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学生们看屏幕图片引入课题利用这种设计引导学生去自主研读教材。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任务,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任务驱动,自学讨论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获取新知。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目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我主要设计三种方法进行突破: A、研读教材 B、同学间合作讨论 C、教师巡回指导。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让学生明白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各种各样,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3、检查自学效果 学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可以让那些自学能力差的同学及时的学到新知识,不至于掉队。(分层教学) 4、学生探索性总结,教师纠正并补充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用“这节课,我学会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会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纠正或提示学生,并且显示相应的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 2分钟 18分钟 15分钟 5分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