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 学生实验:组装电路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第11章第二节
学时 第一学时(共一学时)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定义及特点,并会判断两只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 2、会连接两只灯泡的串、并联电路。 3、会画串、并联电路的电路图,会连接实物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根据具体要求连接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小灯泡串、并联电路,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兴趣和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信息素养: 会熟练运用Smart notebook的部分功能。
学习者分析 已经有连接电路的经历。早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上,学生就曾经用电路的基本原件动手连接过电路。 储备的知识使学生有能力完成探究式学习。学完《认识电路》后,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通、断、短路的知识,本节课教材中有“观察与思考″为学生提出了具体任务和需要思考的问题,使问题明确,任务具体,容易操作,学生在尝试探究中体会、总结并完成所要求的电路连接,再在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己连接的实验电路的基础上画出电路图,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乃至串、并联的概念,在已有知识和一步步的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会熟练运用Smart notebook功能。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重点: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 难点: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总结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解决措施: 实验探究:按要求连接电路。 白板展示实物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4、对比三个电路图,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引题 0′00″—— 0′21″ 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从上一节课所学引出这节课内容。 课件展示课题
新课进行 0′21″—— 19′34″ 完成探究实验,画出电路图,这也是本节课重、难点。 观察与思考,引出问题,用实验的方法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用实验桌上的实验仪器探究“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进行分组实验;白板展示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白板展示课件,学生从主题资源包中拖拽电学原件,用笔画线完成实验电路图的展示,使实验电路实物图尽展眼前,再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使学生分组实验课更具体、更高效。
新课进行 19′34″—— 23′24″ 根据画出的三个电路图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电路图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师生问答式共同生成。 白板展示课件,幕布遮盖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彩笔圈画标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这样做强调了重点,使学生加深了印象。
观察与讨论 23′24″—— 36′40″ 把所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教室里的日光灯是如何连接的?(由此生成的课堂内容也是学生“由生活到物理″的延伸)。 学生小组内讨论,发表见解,画电路图,有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电路图(组内同学接力完成)。 课件展示问题.。
课堂练习 36′40″——40′00″ 练习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课后练习1 各自练习,愿意展示的学生从主题资源包中拖拽练习题中需要的电学原件,用笔画线,展示自己的练习。 白板展示课件,学生从主题资源包中拖拽练习题中需要的电学原件,用笔画线,展示自己的练习,这种展示手段既简单又明了。
六、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