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试卷(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3 19:32:22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达标(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
1.“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 (   )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2.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3.(宰相)王钦若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   )
A.唐蕃会盟 B.藩镇割据
C.澶渊之盟 D.郾城之战
4.(2021·崇左质检)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 (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5.“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
A.民族交融 B.政府引导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
6.如图主题为“还我河山”,由此判断它要讲述的 (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
7.下列哪个朝代能看到人们穿棉衣的场景 (   )
A.春秋初期 B.隋朝后期
C.唐朝初期 D.北宋后期
8.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精巧的手工技艺
C.繁荣的南方经济 D.独特的活字印刷
9.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 (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10.他开疆辟壤,以其雄才霸略与心怀天下的豪迈胸襟,创建了大一统的元朝,成为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他”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 (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府
12.(2021·南宁质检)《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   )
A.榷场的贸易量很大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3.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时期,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醉里挑灯看剑”。他们分别 (   )
A.苏轼、李清照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苏轼、柳永
1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15.宋元时期,中国陆路与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促使宋元中外交通范围扩大的因素不包括 (   )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南方海上贸易频繁
C.驿站的建立 D.海路交通发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遂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请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 如何管理的 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盛况,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17.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某实验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以“宋朝的都市和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依据材料一,说出宋朝市民两种文化生活的形式。并概括说出上述这组图片反映了宋朝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材料三 宋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
——摘编自《中学历史新知识新视野》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说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问题回答,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的关系。
18.东亚大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反映。以下是中国古代先后出现的几种货币。
(1)请分别说出上图中货币出现的时期(朝代)。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漆侠认为:“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不仅远超此前的汉唐,而且为后来的明清所不及。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实为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之宝藏。”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代表性地点/政策/人物
北宋都城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 ①
宋代城市中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 ②
宋朝时期文化高度发展与实施的基本国策分不开 ③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④
(4)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回答一点即可)
PAGE单元质量达标(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
1.“河南封丘县陈桥驿:大宋王朝从这里走来”。与这一文化旅游宣传词有关的历史典故 ( C )
A.纸上谈兵 B.草木皆兵 C.黄袍加身 D.破釜沉舟
2.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 D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3.(宰相)王钦若曰:“城下之盟,虽春秋时小国犹耻之,今以万乘之贵而为澶渊之举,是盟于城下也,其何耻如之!”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 C )
A.唐蕃会盟 B.藩镇割据
C.澶渊之盟 D.郾城之战
4.(2021·崇左质检)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 ( A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5.“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
A.民族交融 B.政府引导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
6.如图主题为“还我河山”,由此判断它要讲述的 ( B )
A.卫青北击匈奴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黄巢起义
7.下列哪个朝代能看到人们穿棉衣的场景 ( D )
A.春秋初期 B.隋朝后期
C.唐朝初期 D.北宋后期
8.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 ( C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精巧的手工技艺
C.繁荣的南方经济 D.独特的活字印刷
9.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 ( B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10.他开疆辟壤,以其雄才霸略与心怀天下的豪迈胸襟,创建了大一统的元朝,成为第一位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皇帝。“他” ( B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 ( C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西域都护府
12.(2021·南宁质检)《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 D )
A.榷场的贸易量很大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13.在宋代的文学史上,有两位来自济南的著名词人,人们称他们是“济南二安”。他们都生活在两宋时期,一位是女词人,所作的词风格婉约,“凄凄惨惨戚戚”;另一位是男词人,所作的词风格豪放,“醉里挑灯看剑”。他们分别 ( B )
A.苏轼、李清照  B.李清照、辛弃疾 
C.李清照、关汉卿  D.苏轼、柳永
1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 )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15.宋元时期,中国陆路与海路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促使宋元中外交通范围扩大的因素不包括 ( B )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南方海上贸易频繁
C.驿站的建立 D.海路交通发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遂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密切了唐蕃关系。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密切了唐蕃关系。
(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 请说出建立辽、西夏、金的民族名称。
答:有战有和,和为主流。辽:契丹;西夏:党项;金:女真。
(3)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 如何管理的 这一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盛况,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答: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回族。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
答: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交融等。
17.宋朝时期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某实验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开展以“宋朝的都市和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依据材料一,说出宋朝市民两种文化生活的形式。并概括说出上述这组图片反映了宋朝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形式:蹴鞠;观看傀儡戏;观看杂技表演。(两种即可)特点: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材料二 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答:打破了市坊的界限(或宋朝的城市打破了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限制);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材料三 宋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繁荣或重文轻武的国策,还在于宋朝政府所采取的开明的文化政策和对文人的优待,宋代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等……
——摘编自《中学历史新知识新视野》
(3)依据材料三,请概括说出宋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经济繁荣;重文轻武的国策;开明的文化政策;对文人的优待。
(4)结合以上问题回答,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市民娱乐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二者相互影响。
18.东亚大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反映。以下是中国古代先后出现的几种货币。
(1)请分别说出上图中货币出现的时期(朝代)。
答:朝代:图一是秦朝、图二是唐朝、图三是南宋。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材料三 著名史学家漆侠认为:“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不仅远超此前的汉唐,而且为后来的明清所不及。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实为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之宝藏。”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代表性地点/政策/人物
北宋都城开封最为繁华的地方 ①大相国寺
宋代城市中出现了固定的娱乐场所 ②瓦子
宋朝时期文化高度发展与实施的基本国策分不开 ③重文轻武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④李清照
(4)结合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回答一点即可)
答:因素: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维持社会稳定等。(任意写出一点即可)
PAGE